正在加载

王阳明重返仕途「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怎样处置他的妻儿」

  • 作者: 祥志
  • 来源: 投稿
  • 2022-12-24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怎样处置他的妻儿?

   陈友谅在元末时期,可以说是把农民*进行到底,不像朱元璋、张士诚一样,都曾在元朝朝廷中任官。陈友谅从1350年在洪湖*,就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到了1360年,终于奋斗成为了皇帝,国号汉。

   陈友谅为朱元璋zui大的敌人

   陈友谅在很多史书中,都是诡计多端、阴险狡诈的形象,这多少和朱元璋有关。因为他是朱元璋打下明朝前zui大的敌人,所以成者为王败者寇,或多或少被黑化了。zui终,陈友谅败在朱元璋手下,兵败鄱阳湖。鄱阳湖大战,是中世纪时期规模zui大的水战,陈友谅也在战争中,中箭而亡。

   

   古代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皇帝王国或者枭雄战败,他们的家人基本上就是被斩草除根,或者被软禁起来,女眷也是不能幸免,会被当做战利品,为奴或者纳入宫中。陈友谅的妻儿们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

   陈友谅当了几年的皇帝,宫中妃子肯定不少。陈友谅其他的妃子没有什么记载,其中有名的有四位,分别是一妻三妾,杨苕华,娄玉贞、陶氏、阇氏,还有两个儿子,长子陈善与次子陈理。

   长子陈善被软禁

   陈友谅死后,陈汉*大败,开始四处奔逃。朱元璋的*则趁势追捕,俘虏了上千人,其中还包括陈友谅的妃子阇氏和太子陈善。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处死陈善,选择把他软禁起来。关于陈善后来的下场,史书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可能就囚禁致死了。

   

   次子陈理被流放

   而陈友谅的次子陈理,在张定边等人的支持下,在武昌登基,改元德寿。但是只过了一年,朱元璋就派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打的陈理投了降,当时的陈理,年仅13岁。

   刚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并没有为难陈理,直到后来才被流放到了*。

   《明史》卷一百二十三中有记载:

   “理居京师,邑邑出怨望语。帝曰:‘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洪武五年,理及归义侯明升并徙*,遣元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护行。赐*王罗绮,俾善视之。

   阇氏进入后宫

   杨苕华、娄玉贞、陶氏这三位的下场没有什么特别的,基本上都是死于非命,而阇氏因为外表出众,被朱元璋纳入了后宫。

   

   朱元璋在《大诰》中记载:

   “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时,攻城略地,与群雄并驱十四年,在军中从未妄夺一妇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后,因恼怒陈友谅屡屡起兵相犯,故夺其妾而归。”

   这样说,可能真如朱元璋所说,是为了报复陈友谅,因为之前很多时候都被陈友谅压着,这种动机就与阇氏的外貌关系不大了。但是也有可能,因为阇氏确实是外貌非常出众,朱元璋为了能够合理的霸占她,而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

   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欢迎随时评论与留言。


王阳明吃了耿直的亏,被贬到贵州龙场去做驿丞。

他不以那里的条件艰苦为苦,反而以修身、养性、悟道为乐。

“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

——王阳明

1.良知,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王阳明以一部奏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身陷囹吾,找不到任何外在的依靠。父亲王华虽为礼部左侍郎,但也帮不上忙。对于刘瑾等人的做法,王华也是看不惯的,但是他没有能力阻止这一切,只能采取敬而远之,甚至可以说不参与、不合作的态度去应付。他对儿子的做法是极为赞赏的,他曾说:“我的儿子要是能为一名名垂青史的忠臣,那我也就满足了。”

正德二年(1507年)春末夏初,王阳明从牢狱里出来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去做驿丞。龙场为贵州通往川东官道上九个驿站之一。属于偏远山区,经济条件比较落后,自然环境也比较恶劣。其实,外在的这些条件王阳明都是不在乎的。

春寒料峭,正是新一季生命生长之时,不料却是王阳明仕途夭折之日。王阳明离的那一天,显得有些凄凉和冷清。毕竟,他现在是大权在握的刘瑾打击的对象,谁还敢来送行?当然,也有几位真正的好友前来与之道别。

几位好友聚在一起,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不免都有些感伤。望着眼前这些好友,王阳明也心生无限感慨。正所谓患难见真情,风光之时笑脸相迎的不一定是真朋友;危难之时真正为你担忧的才是真朋友。

在这些真朋友中,有一个人叫倪宗正,他也是浙江余姚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倪宗正在京城中以诗文闻名,与王阳明一样有着一颗忠君报国之心。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时,因为劝阻武宗南巡而遭杖刑。在一点上,与王阳明的遭遇差不多。英雄惺惺相惜,眼看王阳明要离开京师,倪宗正作了一首《送王伯安谪龙场》:

一凤鸣初日,悠悠别上林。

流离文士命,慷慨逐臣心。

但得精神继,何忧瘴疠侵?

*长满月,豪情还自珍。

倪宗正希望王阳明在龙场那样瘴疠侵袭、猛兽横出的地方,也要保持自己应该具有的品性。

王阳明与湛若水自从相识之后,便互为知音。分别在即,自然有说不尽的话,道不尽的情。湛若水连作九首诗,表达与王阳明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王阳明的开导。其中一首写道:

皇天常无私,日月常盈亏。

圣人常无为,万物常往来。

何名为无为?自然无安排。

勿忘与勿助,此中有天机。

在湛若水看来,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定数,不要拘泥于一时的成败,要看zui后的结果。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不要纠结,否则只能让心灵的负累。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到来,不要胡思乱想,否则只能劳神费力。活在当下,才是zui重要的。

拜别亲友后,王阳明踏上了前往贬谪地的征程。寂寞的旅途中,他时常会想起这几位挚友,反复品读着他们写给自己的诗歌,以宽慰自己的心。其实,经历了廷杖之辱,经历了五六个月的牢狱磨炼,对自己眼下的处境,王阳明已经能够淡然处之了。

在去龙场之前,王阳明决定先回余姚老家一趟,看望一下家人,然后再赴贵州龙场。

出了京师,坐上小船,一路顺京杭大运河南下,路上王阳明隐约感觉有两个人一直尾随着自己。他们跟着他日行夜宿,他走他们也走,他停他们也停,他去店里吃饭休息,他们也去店里吃饭休息。凭着直觉与经验,王阳明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盯上了。

王阳明猜测的没错,这两人的确不是什么好人,他们是刘瑾派来的*。

王阳明已经被贬了,按说对刘瑾造不成什么威胁了,为什么刘瑾还不放过他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王阳明在京城讲学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在*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二是刘瑾认为王阳明的父亲在*多年,与朝中诸臣联系紧密。除掉王阳明可以震慑王华等人。通俗点说,就是杀鸡儆猴。

到了杭州,他到城外的圣果寺进行躲避,没想到两名刺客也追到了圣果寺。当时圣果寺中有两名年轻人,他们久闻王阳明的大名,见到王阳明后欣喜不已。与王阳明的交谈中,得知了王阳明的遭遇。他们也发现了那两个鬼鬼祟祟的人,便假意与那两人套近乎,请他们喝酒。几杯酒下肚,两名刺客便向他们说明了来意,希望他们不要阻拦。

两人满口答应,好奇地问道:“你们为何要杀他?”两名刺客说:“我等奉了刘公公之命。”两人中的一人问:“你们准备何时动手?”刺客回答说:“等到天黑吧。”另一人说:“既然要等天黑,就不用着急,他一介书生,谅他也跑不到哪里去。你们多喝点,*时会更兴奋。”刺客觉得有道理,心中大喜,想不到能遇到如此好客之人,于是大吃大喝起来。

在此期间,两位年轻人已经暗地里却将消息透漏给了王阳明。

王阳明没想到,刺客已经追到了这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跑吧。王阳明转念一想:跑我是跑不过刺客的,要想个计策才好。想了一会儿,他提笔在墙上写了一首《绝命诗》:

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

生曾许国渐无补,死不忘亲恨不余。

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

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

天黑之后,两名刺客扑进了王阳明所住的屋子。看着墙上的《绝命诗》,其中一名刺客眉头一皱道:“难道他要投江自尽?”另一名刺客喊道:“嘀咕什么呢?赶紧追。”

王阳明气喘吁吁地逃到钱塘江边,望着滚滚江水,他想出了一个假死的招。他把鞋子脱下,一只扔到水里,一只放在岸边。把外套脱了,也扔在江边。然后招手喊来一只船,跳上船走了。

当刺客赶到时,王阳明早已乘船走远了。刺客在江边找到了王阳明的鞋子和衣服,再结合墙壁上的那首诗,便断定王阳明已经投水自尽,于是匆忙返回京师,报告刘瑾去了。

若干年后,王阳明忆苦思甜道:“良知,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这一段遭遇对王阳明来说既是不幸,也是幸事。正因为经历了这么多,才让他看清了许多人、许多事。

2.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

王阳明跳江而亡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也传到了王阳明家人的耳朵里,他们哭得呼天抢地。

王阳明本想回余姚老家看看,仓促之间逃亡,竟顾不得分辨方向。走了有一阵子后,他让船夫将船靠岸。当时,天色已经很晚了,四周都是荒山野岭,他顺着山道走了几公里后,发现前面隐隐约约有灯光。他走近一看,居然是一座寺庙。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他禁不住感叹道。佛家人以慈悲为怀,他觉得自己有着落了。他走上前敲了敲门,可是半天没有人应。刚刚燃起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王阳明不甘心,又敲了起来。门“吱呀”一声开了。

开门的是一个胖和尚,他似乎在嗔怪王阳明扰了他的美梦,面露不悦之色。王阳明赶快上前施礼:“我是过路之人,走到此处天黑了,想在寺里借宿一晚,希望能行个方便。”胖和尚打量着他,说:“我们这里寺小香火稀,没有客房,恕不留客。前面有座庙,你可以到那里过夜。”

说完,“哐当”一声将门关上了,任凭王阳明再怎么敲,就是不开门。

原本以为佛门之人都以慈悲为怀,没有想到却是如此的不近人情。没办法,他只好继续往前走。没走多远,他见有一座庙宇,欣喜地走了过去。走近才发现,这庙宇已经破败不堪。窗户都已经坏了,屋顶有的地方还露着天。即便如此,也总比露宿荒山要好。于是,王阳明走进破庙,找了些稻草,靠墙给自己铺了一张“床”。

可能是这一天太折腾了,躺下之后很快他就睡着了。睡着,睡着,他忽然听到一声门响,接着进来一股冷风,他激灵一下醒了。紧接着他听到一声低吼,吓得他一下子坐了起来。趁着月光,他定睛一看,一只猛虎活生生地站在他的面前。

王阳明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奇怪的是那些老虎只是低吼,并不向前。到后来,他眼睁睁地看着老虎,老虎眼睁睁地看着他。过了一会儿,老虎转身走了。

至此,王阳明才明白,原来胖和尚将他指到这里,是希望老虎把他吃掉,如此一来,他的包裹就都是和尚的了。没想到一个出家人,竟然会坏到这种程度。他感叹道:“看来,人类的恶远胜于猛虎啊。”

老虎走了,王阳明也睡不着了。天色开始泛白,远处传来了脚步声。王阳明赶紧躺在稻草上,故意鼾声大起。胖和尚走进屋一看,顿时傻眼了。本以为王阳明已经葬身虎口,没想到他居然安然无恙。

胖和尚走到近前,想仔细看看。王阳明假意被惊醒了,胖和尚立即假惺惺地问:“施主昨天就在这里过的夜吗?”王阳明说:“你又不肯收留,我当然只能在此处过夜了。”胖和尚惊讶道:“这座山上经常有老虎出没,这座破庙已成了虎穴,难道老虎没回来吗?”

王阳明一听,立即发挥了他的口才优势。不慌不忙地对和尚说道:“昨天半夜老虎的确来了,进屋之后,跪下两前爪,便向我磕了三个头,然后转身去了门外。一直在寺门口低吼,可能是为我吓唬别的野兽吧。”

胖和尚听到此处,认为自己碰到了连老虎都不敢侵犯的神人。立刻毕恭毕敬起来,邀请王阳明回了寺中。王阳明本不肯去,胖和尚执意相请。王阳明只好跟着他来到了寺庙中。

在寺庙中,王阳明被胖和尚敬若神明。看着胖和尚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王阳明无奈地摇着头。善与恶他好像有些分不清了。

多年以后,*薛侃与王阳明在花圃除草时问:“老师,世界上哪种善是很难培养的,哪种恶是无法消除的?”

王阳明回答说:“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培养与消除。若是如此看待善恶的话,仅是从躯壳方面来看的,角度首先就选错了。”

听完这番话,薛侃依然满脸疑惑,王阳明继续说道:“就拿花与草来说,它们原本都是一样的,它们之间哪里有好与坏之分?只有当人们的意愿不同时,即所站的角度不同,才会有不同的结论。例如,一个喜欢花的人,便会认为草是微不足道的,甚至认为草的存在影响了花的美丽,认为草是坏的;相反,如果人们希望看到一片绿茵的话,就会认为草是好的,认为花太过短暂,是不好的。如此不同的结论,正是由于人们内心的好恶造成的。”

但是,在当时王阳明还没有悟到这些,对和尚的小丑般的行为充满了鄙视。

吃完斋饭后,王阳明在胖和尚的带领下游览寺院。走到后殿,他发现一个道士正在殿里打坐。王阳明仔细一看,这个道士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新婚之夜于南昌铁柱观中论道的无为道长。分别时,无为道长曾说,二十年后与王阳明相见于海上,如今正好二十年。

二十年过去了,无为道长的容貌如同二十年前一样,鹤发童颜,一点都不见老。他乡遇故知,王阳明分外高兴,迈步走了进去。无为道长听见脚步声,睁眼一看,也认出了王阳明。面带笑意,起身行礼道:“二十年过去了,一向可好?”

还像二十年前一样,道长与王阳明相对而坐,促膝聊了起来。王阳明毫不保留地向无为道长讲述了自己这二十来年的经历。

道长听完之后,问王阳明:“你以后有什么打算?”王阳明叹气道:“从此隐姓埋名,归隐山林。”

无为道长摇头道:“不可,不可。你父亲现在朝中,你归隐不要紧,可刘瑾会把你老父亲抓起来。你归隐了,刘瑾会说你叛逃蒙古,或者南投土匪。有了这样的理由,给你定个叛国投敌的罪名,你王家可就完了。”

其实,王阳明说得也是气话。道长的一席话让他变得更理性了。

无为道长继续说:“如果不到龙场上任,等于违抗旨,这样一来,你们王家都要遭殃。”听了道长的话,王阳明为自己考虑不周感到后悔。决意听从无为道长的话,如期到龙场上任。

并且无为道长告诉他,凡事都应该辩证地去看。去龙场上任,未必是一件坏事。后来发生的事也证明,龙场是王阳明一生的福地。

3.心灯亮了,世界才会更明亮

王阳明与无为道长辞别之后,并没有直接去龙场,而是就近去拜访了自己的一位老友,这位老友听闻王阳明沉尸钱塘江底后,始终将信将疑。以他对正王阳明的了解,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不至于以*避世的。正担心之际,忽然见王阳明来访,让他大喜不已。

老友立即命人摆上酒席,热情款待王阳明。酒桌之上,王阳明向老友讲述了这几天的遭遇。老友耐心开导,王阳明一扫心中的不快,但是说到zui后,情绪又低落了下来。他闷了一口酒,缓缓地说:“幸而不死,离京匆忙,不知道老父亲现在如何了?不知道刘瑾等人有没有找他的麻烦。是我连累了他老人家,是我不孝啊。”

老友一听,原来王阳明还不知道父亲的近况,于是对他说道:“你走后,刘瑾又代皇上向你父亲下了一道圣旨,将你父亲调任为南京吏部尚书。用明升暗降之举,将你父亲赶出了京城。离你到龙场上任的日期还有几天,你可以自此去南京看望一下他,他一定也听闻你投江的消息了,还不知道怎么伤心呢。”

王阳明留宿一晚后,与老友拜别。临行时,娄老友语重心长地对王阳明说:“有人曾经问佛教禅宗五祖弘忍禅师:‘学习佛法为什么不选择在繁华的都市、人群集聚的地方,却要在荒山野岭里修行呢?’弘忍回答说:‘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不会在人群*之地长出。因为远离人群,才可以不被刀砍斧削,能够自然而然地长大成材,成为栋梁。’自古以来,圣贤是由恶劣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希望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像毛竹一样,先扎根,然后蓄势待发。”

老友良苦用心,王阳明谨记于心。告别老友后,他便赶往南京看望被自己牵连的父亲去了。

父子相见,悲喜交加。因为儿子的事,王华*离开京城。对于王华来说,儿子没有性命之忧,就是值得高兴的事了,至于在哪里为官,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可是没过多久,传来王阳明被刘瑾追杀跳水而亡的消息,家里人哭成一片,王华却淡定道:“吾儿不会死!”

这是一位父亲的自信,也是对王阳的自信。王华认定,凭王阳明的聪明才智,不会被人暗算,更不会自寻死路的。可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王阳明的消息,这让他的心里有些不安了。如今看到儿子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这位老父亲也禁不住流下了喜悦的泪。

想到因为自己的事情,连累了父亲,让父亲*了不少心,王阳明感到很愧疚。所幸父子二人均安好,经历此番变故,父子之间的感情更为深厚了。

王阳明还要如期去龙场赴任,耽搁久了也怕给父亲带来更多的麻烦。于是,与父亲匆匆一晤,便又启程了。

临行前,父亲派了家中的三个仆人跟随,并语重心长地劝导道:“龙城不比京城,定有很多不便之处,你一定要放宽心。蛰伏一段时期,必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父亲的这些话其实都不必说,王阳明已经比父亲看得通透。但是儿子在老子面前,永远都是那个需要时时教诲的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儿子的见地早已经超越老子了。不管怎么说,父亲的良苦用心王阳明是明白的,他朝着父亲深深鞠了一躬,带着三个仆人上路了。

途经杭州的时候,王阳明又走进了胜果寺。想到在这里的遭遇,不仅感慨万千。

当时,三个正在杭州参加乡试的年轻人,听说王阳明在胜果寺,特意前来拜访。这三个人分别是:徐爱、蔡宗衮、朱节。

他们知道王阳明是刘瑾的眼中钉,但是他们不畏强权,依然想要接近王阳明。由此可见,他们都是胆略过人之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们确实都是不同凡响之人。

三位年轻人非常仰慕王阳明的才华,一见面,便要拜王阳明为师。王阳明一再推脱,三位年轻人再三请求。王阳明见三位年轻人好学上进,均为可塑之才,便欣然应允了。这拉开了王阳明一生收徒的序幕。

三人行过拜师礼后,王阳明对他们说道:“我今天很高兴,不是因为我可以为人师了,而是为学的路上又多了三名同*。举火把的人多了,照得路就更亮。除了眼前的光明,我们还要追求心里的光明。心灯亮了,世界才会更明亮。”

是啊,在如此坎坷的遭遇之下,王阳明没有被击垮,依然满怀信心,靠得就是心中不灭的心灯。当然,他也要感谢这一路上的贵人。例如,大儒娄谅、无为道长、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自己的父亲。他们发自肺腑的话语,就像是在给油灯加油一样。有了他们的鼓励和支持,王阳明的心灯更亮了。

对于这三位年轻人,他这样评价道:“徐生温和谦恭,蔡生深沉潜藏,朱生明智敏锐,这些都是我比不上的地方。”徐爱后来成了王阳明的妹夫。在众多*中,王阳明zui钟爱就是徐爱。从正德七年(1512年)开始,徐爱开始陆续记录王阳明论学的谈话。《传习录》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徐爱所记。可惜徐爱只活了三十一岁。

在胜果寺,王阳明写下《别三子序》赠予三人。另外,还写了一封推荐信给湛若水,希望三人去京城参加会试时,能得到湛若水的照顾。

去龙场赴任的日期愈来愈近了,王阳明不敢再耽搁。于是,带着三个仆人,匆匆忙踏上了去龙场的路。

4.内心精纯,方避免境由心生

正德三年(1508年)的春天,三十七岁的王阳明携三个仆人抵达贵州龙场。

来龙场之前,王阳明已通过各种渠道对龙场做过一些了解,知道它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之中,是一片蛮荒之地。对那里的一切,王阳明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到那里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是太乐观了。

王阳明携仆人在万山丛棘中找到那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龙场驿时,他整个儿人都被惊呆了。按理说,驿站是为来往官吏、差人提供中途休息、食宿、补给、换*处所。应该有驿丞一名、驿吏数人、马匹若干、粮食数担,供过路官差使用、食用。

但是龙场驿站比较特殊,由于山高路远,一年接不了一回或者两回朝廷公务,朝廷甚至快把这个地方给忘记了。那里只有两间摇摇欲坠的房屋,一匹瘦马,和一个老驿丞。也真是难为刘瑾等人了,竟然能从大明王朝广袤的土地上,找到这么一处远到不能再远、小到不能再小、荒蛮到不能再荒蛮的地方来安置他的眼中钉王阳明。

除了那两间破屋子,就再也没有多余的房间可供人住了。王阳明只得和他的几个仆人亲自动手修补房屋,搭建草庐,以便能够暂时容身。

老驿丞终于盼到了新驿丞,可把他高兴坏了。他的岁数已经很大了,腰都直不起来了,一直盼着新驿丞来,自己好告老还乡。王阳明来后,他把该交待的交待完,又对王阳明嘱咐道:“王大人,如果你在这里碰到了中原来的人,一定要小心啊!”

“这是为什么?”

“这里荒凉凶险,来这里的中原人,不是被贬谪的,就是被流放的,好好的人谁肯来这里啊?”老驿丞答道。

“本地的苗人怎么样?”王阳明问道。

“语言不通,难以与他们进行交流。一些苗民信奉蛊神,有时会抓中原人杀了祭神”

王阳明一听,脊背直冒凉气。看来,这里的情况要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糟糕。

修补好房屋,搭建好草庐,他们拿出随身带来的小酒喝了起来。当时正值春季,外面春雨绵绵,小鹿不时从草庐前跑过。王阳明的心中不由地生出一种悠然自得之情。他们正沉醉之际,刮起一阵大风,草庐瞬间就塌了,房屋又开始漏雨了。

看着灌进酒壶中的雨水,王阳明知道,这样修修补补是没用的,还得找一个稳妥的住处才好。于是,他带着仆人翻山越岭,四处寻找,终于觅得一个石洞。这个洞穴与阳明洞有些相似,所以王阳明就叫他“阳明小洞天”。石洞虽然有些潮湿,却可以挡风遮雨,比那两间破屋好多了。简单收拾了一下,主仆四人立即搬入洞中。他们以石板为床、为桌凳、为灶台,过起了原始人的生活。

能觅得“阳明小洞天”,王阳明觉得这是一种缘分,这让他想起了在阳明洞的那些日子。在龙场能觅得这样一个洞穴后,他认定了这是他静修的绝佳之处。于是,他每天在洞中*。在静修中,他慢慢体悟到心是感应万物的根本。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事物。在身处逆境时,仍然忠于自己的信念,忠于自己的良知,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才能成为像孔子那样的圣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静修,他胸中的郁结逐渐消散,整个人也精神了起来。就在他心境大开之时,三个仆人却相继病倒了。

在这荒凉之地,怎么能让三个仆人尽早康复呢?王阳明决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药理知识,亲自采草药,熬了给三个仆人吃。王阳明从小都没干过粗活累活,也没服侍过他人。但是自从来到龙场后,便与这三个仆人相伴,他们已经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了。苦难已经让王阳明学会了放低身份,去关照他人。

王阳明很清楚,保持好的心情对病人的康复极为重要。在仆人们生病期间,王阳明会为他们吟诗作赋,有时甚至会载歌载舞给他们看。一个原本潮湿、阴森的洞穴,在王阳明的带动下,经常传出朗朗的笑声。王阳明通过这种方式为仆人们排解了寂寞,调节了他们的心理状态。

但是如此调节还不够,传说本地苗人善用巫蛊之术,一旦对某人使用了蛊毒,那么这个人就必死无疑了。三个仆人以为他们中了蛊毒,心里非常恐惧。对这种说法,王阳明是不相信的,他断定仆人们只是水土不服所致。为此,王阳明为仆人们卜了一卦,打消了仆人们的顾虑,彻底减轻了他们的心里负担。

在王阳明的精心照顾之下,三个仆人的病很快就好了。三个仆人刚来到这里时,心里失望极了,但是在王阳明的影响之下,他们的心渐渐也改变了。每天进入“阳明小洞天”都像钻进了仙境一般。在他们看来,主人就是洞中仙,而他们也跟着沾了不少的仙气。

通过这场磨难,王阳明不仅去除了身上的“强”,更彻底摆脱了身上的“浮”,深刻地认识到良知对于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后来,王阳明在与*的话时说:“圣人之所以被人们视为圣人,zui主要的在于他们内心中没有掺杂任何*,内心纯净,犹如纯金—般,不含一丝一毫的铜铅等杂质。”

在王阳明看来,凡人与圣人之间的区别便在于内心是否精纯。只有真正做到了内心精纯,才不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才不至于由境生心,徒增烦恼。

5.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住的问题解决了,吃的问题显现了出来。来龙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粮饷始终没有发下来,到底能不能发下来,王阳明在心中打了个问号。眼看带的干粮快没了,惹得心情刚有点好转的仆从又情绪低落了起来。民以食为天,王阳明也着急了。

他想起当年孔子带着*们来到陈国时,也曾遇到类似的问题,*们饥饿难耐,有人病倒了,子路忍不住对孔子发牢*:“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孔子用这一句告诫自己的*:君子即使穷困,也要坚守气节。

王阳明以圣人为标杆,当然穷困也会坚守气节,但是他不会坐以待毙。当时正是春季,正是播种的好时节,他们便按照中原种地的方法焚草开荒种粮。

当然,庄稼不会一下子长出来,王阳明只好带着仆人翻山越岭去采野菜,解决一日三餐。在采野菜的过程中,双手经常被荆棘划出口子,脚底也会磨出血泡。但是,王阳明从不抱怨,总是乐呵呵地出门,乐呵呵地归来。

其实,他们一举一动,都在苗人的关注之下。有几个迷信蛊神的苗人早已打起了杀了他们祀神祈福的主意。本来他们已经备好了刀剑,准备天黑动手。没想到要动手的时候,发现刀剑竟然不见了!

这些苗人迷信蛊神,于是到蛊神前卜卦,结果不太好。苗人道:“看来他们不是一般的人物,我们做事要小心一些,不可鲁莽行事。”

话说那刀剑到底哪里去了?原来是被流窜到此的中原人盗了去。此人叫齐彦名,在霸州惹怒了一家大户,混不下去了,便逃窜到此地。因为缺钱,便偷了几把刀剑到集市上叫卖。巧的是丢刀剑的苗人在集市上逛,居然看到了他们丢的刀剑。一气之下,他们将齐彦名绑了起来。

苗人说:“我们不妨将这个人擒到那个驿丞那里,看看他会怎么处理。如果他包庇中原人,我们就找机会把他们都杀了祀神。”

于是,这些苗人绑着齐彦名来到龙场驿站。几位苗人连比划带说,王阳明听得似懂非懂。正费解之时,齐彦名沉不住气了,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说道:“不就偷了几把刀剑吗?让这些苗人瞎比划什么!瞎叨叨什么!要杀要剐随便,别再浪费时间了!”

齐彦名一开口,王阳明明白了。原来是这名中原人犯了错,被这几个苗人抓住了。王阳明曾在刑部任过主事,处理案子那可是小菜一碟。

既然他是中原人,语言交流没有障碍,那这是就好办了。王阳明微微一笑说:“好吧,那我今天就不审了。现在是六月,天气太热了,你把外衣脱了吧,这样自在些。”

齐彦名说:“脱就脱,正好可以凉快凉快。”

待他脱完,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太热了,不如把*也脱了吧!”

齐彦名说:“男子汉大丈夫,光着膀子又有何妨。”

待他脱完*,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脱了吧,什么都*岂不更*洒脱?”

听到这里,齐彦名紧张起来,连忙说:“不可,不可,不可如此!”

王阳明说:“有何不可,有何不方便?你连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吗?看来你还有救,还有羞耻之心,是有道德良知的!”

齐彦名点头称是,然后把自己的罪行全部交待了出来。

王阳明大怒道:“你*了刀剑,必须要进行惩罚。我罚你用木板打自己手掌一百下。”这齐彦名也真是条汉子,只见他右手拿起木板,照着左手狠狠打了起来,越大越狠,直打得左手献血直流。

在场的几个苗人虽然听不懂王阳明和齐彦名之间的对话,但是看到这里,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新来的驿丞没有包庇中原人,他们很满意。自此,再没动杀害王阳明的念头。

那几个苗人走后,王阳明掏心窝子地说:“本官是个小官,无权去查你的过去,但是我想送你一句话:‘不要因为*而毁了自己的一生。’你还年轻,还有廉耻之心,找个正经事做吧。”齐彦名连忙扣头谢恩,与王阳明拜别。

通过这件事,苗人对王阳明的印象改观了。他们尽管语言不通,但亲切的笑容是任何人都能读得懂的,王阳明无事时便常到附近的村寨里走走,用笑容慢慢融化了那道横在他们之间的冰墙。苗人们不再视中原人为洪水猛兽,甚至给王阳明送来了一些粮食。

在于苗人的频繁接触中,苗人简直视他为神灵了。他们惊讶于王阳明不仅会修建房屋,还会垦荒种田。而且还会为病人把脉看病,更神奇的是他还会给人看手相。

在交往的过程中,王阳明渐渐学会了苗语,苗人也渐渐学会了汉话。他们惊讶于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惊讶于王阳明的博学多才。

苗人见王阳明所居住的石洞非常潮湿,便在一个山坡处,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搭建了一座很大的院落。里面既有卧室,又有客厅,还有凉亭。在如此荒凉的地方,这样一座宅院,简直像仙居了。当苗人告诉王阳明,这所院落是为他而建的时,王阳明很感动。

后来,王阳明说过“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样的话,意思是去除人心的不正之念,以保持本体的中正。无论是对齐彦名,还是对当地的苗人,他都是在尽力“去其心不正”。“去其心不正”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王阳明心底的纯正。

苗人为其建院落,看来苗人已经被其“去其心不正”。王阳明给这座院落的书房取名“何陋轩”,客厅取名为“宾阳堂”,凉亭取名为“君子亭”。因为院落建立在龙场的山冈上,因此取名“龙冈书院”。他决定用这座院落讲学,教化民众。

6.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似乎是上天早已注定的一样。历经坎坷,兜兜转转,在王阳明三十七岁的时候,来到了龙场这个荒凉之地。龙场,这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地方,竟然成了王阳明一生的转折点。

在这里,王阳明经常会想:圣人处在这样的境地,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悟呢?如果孔子没有多年周游列国的悲惨经历,他会产生那么多的感悟吗?对于“格物致知”,王阳明始终没用彻底弄明白,还记的他当年“格竹子”,就是为了弄懂“格物致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时对“格物致知”有了一定的认识,达到还没有达到彻底明白的地步。

任何感悟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就不会有茅塞顿开的一天,就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有一天,他正睡觉的时候,忽然梦到了“格物致知”的奥秘,兴奋地一跃而起,大声说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可能就是日有所,夜有所梦的结果。他一下子明白了,所谓的圣人之道,只需向自己内心深处去挖掘和寻找即可。

当王阳明领悟到圣人之道的含义后,就像疯了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熟睡中的仆人都被他惊醒了,忙跑过来问怎么了。王阳明说道:“圣贤之道,不在他处,就在自己的心里啊。只要自己的心里有良知,就是圣人。孔子即使处于逆境,颜回即使居于陋巷,他们都会忠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为外界环境所影响,因此他们才是圣人啊。”

为了进一步验证“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个道理,王阳明将用牢记于脑海中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中的一些名言来进行佐证,结果发现完全符合。王阳明从还在祖父的怀里时,就开始学习朱熹的著作了,书中的内容他早已烂熟于心。长到后,他致力于解开圣人之道的秘密,但是一直无法参透。没想到于睡梦中,居然让他顿悟了。

自己之所以没有及早地悟出圣人之道,因为看了太多宋儒的臆断之说。宋儒们并非真要还原圣人之道,而是为了阐述自己的理论。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就将圣人之言曲解了,自己也跟着走上了歧途。

于是,王阳明根据自己默记的《五经》内容,结合自己的感悟,给《五经》作注,写出了《五经臆说》一书。这本书将格物致知与道德理论相联系,发展出“致良知”的理论,这是王阳明思想上的又一大进步。

如何讲学,他在京师已经实践过了。有了顿悟,王阳明讲述任何经典的时候,都变得得心应手起来。许多当地的苗人,因为崇拜王阳明的才学,也自发地来听王阳明讲学。王阳明的讲学在文人士子、平民百姓之间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不仅达到了普及传统文化的目的,而且达到了潜移默化地教化当地百姓的目的。

就这样,龙岗书院的美名逐渐传开了,而且传到了当地的很多官员的耳朵里。他们很好奇王阳明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听过他讲学的人都对其竖起了大拇指。

当时,黄绾受命承祖荫,担任后军都督府都事,住在偏僻的贵州,内心很不痛快。或许同病相怜的缘故,黄绾前来向王阳明请教:“阳明先生,从繁华京师来到这荒凉之地,按理来说你应该悲伤才对,如今看上去你却神采奕奕,请问你是如何控制自己的心态的?”

王阳明回答道:“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因为阅历、背景、生长环境的不同,判断标准也是不同的,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种标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每个人心中zui真实的体验。我之所以不悲伤,反而神采奕奕,是因为我心中有良知。只要心中有良知,走到哪儿都不会悲观的。”

黄绾接着问道:“阳明先生,我心中也有良知,为什么达不到先生的境界呢?”

王阳明回答道:“这就要说道制心的功夫了。只要能领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会拥有强大的心力。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感到伤心难过。”然后,王阳明向黄阐释“圣人之道,我性自足”该如何理解。

听了王阳明的阐释,黄绾顿时明白了,立即与王阳明订立终生共学之盟。其实,王阳明与黄绾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但是黄绾自称是王阳明的门生,愿意拜王阳明为师。

利用闲暇时间,王阳明开垦了一个小菜园。他经常扛着锄头去菜园里忙活。累了,就在树阴下枕着锄头把睡一会儿。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修理地球的工作,让王阳明感到很惬,他在诗中写道:

起草不厌频,耘禾不厌密。

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

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

过了几天,王阳明正在自己的小菜园里忙活,黄绾又从贵阳前来求教了。两人坐在田间地头,便聊了起来。

黄绾问道:“先生提倡致良知,我很认同,但我还是有疑问。拿我来说吧,我心中也有良知。可是当我生气的时候,我就忍不住会骂人;当我饥饿的时候,我就会忍不住偷别人家的果子。请问先生,我这样的人能成为圣人吗?”

王阳明见黄绾如此困惑,笑了笑说道:“你心中的良知,说的是人要有良心,并非真正良知。真正的良知,不光是人要有良心,还要有良行。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良知。如果光有良心,而没有良行,达不到知行合一,那就成不了圣人。”

听了王阳明的阐释,黄绾深为叹服。回到贵阳以后,逢人便讲“知行合一”。贵州的学子们知道了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良知学说后,便纷纷来龙冈书院求学。自此,贵州学风,开始兴盛。

7.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不仅参透了陆九渊格物致知的奥秘,而且对朱熹的借物参禅之说理解得也很透彻。王阳明在龙冈书院旁亲手种了两棵柏树。

有一天,王阳明借两棵柏树对*们说:“栽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要使这两棵树长得高,必须剪去多余的枝叶。要使德性足够好,必须除去对外物的喜好。”

王阳明的讲学,通俗易懂,前来求学的学子们都听得很明白,很透彻。一传十,十传百,来龙冈书院听讲的学子们越来越多,王阳明的大名也越传越远。

王阳明的好名声传到思州太守的耳朵里后,思州太守十分嫉妒,于是派人到龙场侮辱王阳明。龙场的居民气不过,将思州太守派来的人打走了。思州太守本想羞辱一下王阳明,没想到倒是扬了他的威风。气愤之下诬陷王阳明不守礼节,派人*上官。很快这件事在*上传开了,许多不明就里的人开始诟病王阳明。一些看不惯王阳明的官员想通过贵宁道按察分司对王阳明进行制裁,达到*王阳明的目的。

没想到的是贵宁道按察分司副按察使毛应奎并不是一个糊涂人,他博学多才、恪尽职守,是一个正直清廉的官。为了弄清楚这件事,他亲自来到龙场,通过与王阳明及当地居民的交谈,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与王阳明交谈的过程,毛应奎为王阳明的博学所折服,主动提出与王阳明结为好友。

在临走前,毛应奎提醒王阳明*的重要性,*之上要能屈能伸,建议王阳明暂时向思州太守屈服。王阳明也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点头答应了毛应奎,但是他始终认为气节是绝对不能丢的。于是,给思州太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思州太守被他说的心服口服,不再找他的麻烦。

王阳明的大名也传到了水西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的耳朵里,他派人给王阳明送来了粮食、肉食和马匹。王阳明只是龙场的一名驿丞,而安贵荣却是掌管一方治安的宣慰司使,为什么他会向王阳明送这么多东西呢?

安贵荣想结交王阳明,除了欣赏他,想向他请教圣人之道之外,主要是想请王阳明出谋划策清除水西的驿站和想办法让他再升官的问题。

当安贵荣让人向王阳明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后,王阳明立即给安贵荣写了一封信:“贵州宣慰使虽然是土官,但是相对比较*。如果你做了指挥使,那就变成流官了。水西是安家的家业,你做土官,可以把祖上留下的家业保护好;如果做了流官,就要去参政议政。按朝廷设官分治的制度,可能调你到山东,也可能调你到云南。要是这样的话,安家的家业又由谁来保护呢?”

安贵荣读了这封信,不由得冒出了一身冷汗,庆幸自己多了个心眼,请教了王阳明。要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那后果不堪设想啊。就这样,安贵荣放弃了减驿、加官的打算。

随着王阳明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各地的学子们不远千里来向王阳明请教。就在这时,王阳明的di一个*徐爱也来到了龙场。

见到自己的*后,王阳明非常高兴。徐爱已经听说了王阳明悟到圣人之道了,而且提出了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良知学说。但是在很多问题上,徐爱都有些疑惑,因而经过长途拨涉来请教。

见到王阳明后,徐爱急切问:“先生,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为何你提倡知行合一呢?”

王阳明说:“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徐爱想了想说:“例如,世人都知道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往往不能孝顺父母,不能尊敬兄长。由此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

王阳明笑了笑,回答徐爱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良知,人人也都有私欲。知孝顺而孝顺,知尊敬而不尊敬,就是知而不行,并不是真正的良知。我们说某个人孝顺,是指他已经做到孝顺,才能说他是孝顺的。而不是指他嘴上多么的孝顺,我们就认为他孝顺了。知与行怎么能分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良知。”

听王阳明如此一解释,徐爱似乎明白了不少,但还是有些怀疑,于是又问道:“先生说的没错,可*我还是认为知与行是两码事。你看着芸芸众生的所作所为,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吗?”

王阳明说:“你能再给我举个例子吗?”

徐爱想了想说:“北京城里张彩所做的肮脏之事先生应该听说了吧?”

王阳明讲解道:“哦,那件事我有所耳闻。朝廷重臣张彩本是个熟读圣贤书之人,可是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竟然强抢刘介的小妾,使知与行相分离。对于张彩,我们不能说他懂得了圣人之道,我们顶多说他读过圣人的著作。读过,并不等于懂得,只有读过并且做到了,才是真正的懂得。知而不行,并不是真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我所说知行合一,正是针对知与行分离这一社会顽疾所开的良方。”

王阳明的解说,徐爱深为叹服,自此下定决心,传播王阳明学说。徐爱这次来,不仅为师父捎来了一些家乡土特产,还捎来了师母的几句话。师母想让王阳明纳妾,一是可以为王家传宗接代,二是可以替她照顾王阳明的起居。

王阳明听后,连忙摇头道:“做人要有三立:立德、立功和立言。如今我既没有立功,也没有立言。在德行方面怎么可以有所松懈呢?我是不会为了个人*而纳小妾的。”

天越来越冷了,王阳明身边的人都要回家过年去了。他的*徐爱也回家去践行“知行合一”的孝顺去了。

8.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正德四年(1509年)四月,原户部员外郎席书来贵州担任提学副使。他与王阳明是老相识了,来到贵阳后不久,便来拜访王阳明,顺便请教一些问题。

席书向王阳明问道:“关于‘格物致知’,朱熹解释为穷究事物道理、借物参禅;陆九渊解释为不为物牵,保持心性,回归天理。由此可见,朱熹偏向于理学,陆九渊偏向于心学。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从席书的这几句话中便可以看出,对于朱熹和陆九渊的言论他已经研究的很透彻了,王阳明没有必要再继续分析。只是向他讲了自己对于“格物致知”的感悟,以及自己的良知学说。王阳明的解说,让席书觉得很新鲜,但是一时之间难以参透。

第二天,席书早早地又来了。二人先是说起刘瑾等人把朝廷上下搞得乌烟瘴气一事,然后又聊起了京城中焦芳、刘宇、张彩等肮脏之事。

说到张彩,王阳明道:“知和行本来就应该合二为一。张彩为了满足自己的*,先是夺了刘介的小妾,后又夺了张恕的女人,礼义廉耻他都不顾了。其实,不是张彩不知良知,而是被私欲蒙蔽了,知行没有合一。”

席书听了,若有所思,然后问道:“那焦芳和刘宇呢?”

王阳明回答道:“焦芳原本也是一个正直的人,可是后来与刘瑾勾结起来,就变得心狠手辣起来,开始欺压各路官员。不是焦芳的良知丢了,而是良行渐行渐远了。刘宇为了自己的官位,大肆行贿,把大明朝的律法已经不放在眼里了,在他这里知与行已经完全分离了。”

席书说道:“看来官员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要想做到知行合一是很难的。”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终结。知行合一,知而不行是未知。张彩、焦芳、刘宇这样的人,也能为朝廷重臣,可见如今知与行已经分离到了何种程度。我们要想走圣人之道,就必须坚持知行合一。我们一定要学会用良行来检验良知。只有这样,才能驱散朝廷上的乌烟瘴气,才能让*清明起来。由此恢复儒家修己治人的真功夫。”

席书听了王阳明的这番话,不住地点头。忽然开口叹道:“可是我们的皇帝实在太过荒唐了。”

王阳明笑了笑说道:“刘健、李东阳、谢*是儒学*,他们都曾教导过正德皇帝,孔孟之学、明君之道正德皇帝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正德皇帝心中是有良知的,但是在刘瑾等人的蛊惑之下,皇帝的私欲被完全激发了出来,知与行严重分离。”

王阳明的解释让席书大为叹服,不仅说道:“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和私欲,就看哪一个占上风了呗。”王阳明接着他的话说:“是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白狼和一只黑狼,白狼代表着人善良的一面,是良知;黑狼代表着人*的一面,是私欲。如果黑狼战胜了白狼,就远离圣人之道了。只有白狼战胜了黑狼,良知才会变成良行,才能实现知行合一。形象点说,‘格物致知’要做的就是留住白狼、铲除黑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席书立感恍然大悟,十分感慨地说,“我苦读这么多年,今天我才明白圣人之道是什么,才懂得格物致知是什么,才意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通过与王阳明的交谈,席书对王阳明佩服之极。回到贵阳后,便与毛应奎一起修复贵阳文明书院,礼聘王阳明到书院进行讲学。席书年纪比王阳明大,官职比王阳明高,却一口一个“先生”叫着。并且亲率贵阳的一些学子们拜王阳明为师。自此,王阳明良知学说,在贵阳传播开来。

贵阳举子范季修要去四川巴县为官,对于怎么做官,他心里不是很清楚,于是来到文明书院向王阳明请教。

王阳明说:“县官虽然官职不大,但是离老百姓zui近的官。你只要做到亲民就可以了。”

范季修不解地问:“我要怎样做才算亲民呢?”

王阳明说:“你要明德于民,使民具有良好的品德。明德与亲民是一体的。你能做到把别人的老人当成自己的老人,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就做到了亲民。”

听了王阳明的话,范季修知道该怎么做了。带着王阳明的教诲,信心百倍地为官去了。

龙场在贵州宣慰司水西辖区。以贵州鸭池河为界,分为水西和水东。水西土司,由贵州宣慰使安贵荣统领;水东土司,由贵州宣慰使同知宋然统领。

宋然此人,喜欢酗酒,经常胡作非为,苗民对他都很不满。一日酗酒后,他命令手下的人鞭挞几个苗民,不料因此激起了民变。苗民纠集二万余人,起兵反抗,将水东治所洪边围得水泄不通。

朝廷得知此事后,立即命令水西土司安贵荣出兵平乱。安贵荣向来看不惯宋然的所作所为,不想出兵救援,但又怕朝廷怪罪。于是,安贵荣派人将王阳明请到府中商议。

安贵荣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说道:“既然是宋然惹的祸,那就让他承受恶果好了,与我们安家没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笑着说道:“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水东不保,水西又怎能保得住呢?如果现在不去平叛,乱民越聚越多,等到不可收拾的时候,朝廷便会怪罪安大人抗旨不遵了,到时安家还能保住吗?安大人不能不顾大局啊。”

安贵荣听完,立即对手下的人说:“天高皇帝远,我们可以不听从朝廷的旨意,但是我们不可以不听从先生的良言。在这荒僻之地,先生潜心研究良知学说,倡导知行合一。我们愿意听从先生的指导。”安贵荣即刻下令出兵平乱。

苗人之所以敢*,就是断定安贵荣不会出兵相助宋然。没想到在王阳明的出谋划策下,水西居然出兵了,他们不想掀起大规模的战争,于是立即罢兵息战了。

宋然酗酒生事、激起民变,按罪当斩,但是zui后居然被罚米二千石、革职了事。由此可见大明朝已经乌烟瘴气到何种程度。

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谪戍期满,调任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任知县。离开龙场时,贵州宣慰使安贵荣、贵州按察副使毛应奎、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以及他的众多*前来送行。

就这样,王阳明带着他对圣人之道的感悟,带着“知行合一”的良知学说,离开了他生活了三年之久的龙场,开启了另一段人生之路。

   古时有位相貌出众的女子,因有人觊觎她的美色,她竟然主动把自己卖给了人家,还把卖得的银子交到了贫穷丈夫黄生手中。

这位女子叫做霍女。这等匪夷所思的事情她可没少做。她在认识黄生之前,还做过朱生的妾室。

朱生家境殷实,但非常吝啬。有一次,他偶遇了美若天仙的霍女,强迫她做了妾室。

霍女在朱家,穿衣要穿锦绣绸缎,吃饭要吃珍馐美味,而且每天必须喝一碗参汤。就这样待了两年多,把朱家吃穷后,她却逃跑了。

她逃到了家大业大的何家。有位大美人送上门来,何生恨不得耗尽一切来宠爱她。

朱生得知霍女在何家,他干脆变卖了家产行贿官府,希望打官司夺回霍女。何生怕留下霍女会耗尽家财,竟主动将她送回了朱家。

霍女在朱家待了几天,又逃走了。朱生变卖家产后家里愈发贫寒,也就打消了继续寻人的心思。

后来,霍女来到了黄生家中。她告诉黄生她的来处,黄生安分守己,哪敢收留?何况黄生家境贫寒,霍女却是从绸缎堆里出来的,怕是吃不了苦吧?

哪知霍女铁了心要留下来,而且每天早早起来*持家务。黄生对于夫妻相处之道也很在行,很会疼爱霍女。他们相见恨晚,恩爱有加。

黄生和霍女就这样过了好几年,感情也越来越好。

突然有一天,霍女邀请黄生和她一起回镇江娘家。

船行到扬州停在江边休整的时候,恰逢有位巨商子弟乘船经过。他看到凭窗远眺的霍女,被她的美貌惊艳到了,于是又折返回来,把船停在了隔壁。

“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你脱贫。”霍女突然对黄生说:“我没为你生得一男半女,你不如趁我现在还有点姿色,将我卖了,得了钱财可以买田置房、娶妻生子。”

她这话吓了黄生一跳:夫妻感情正是浓烈的时候呢,怎么舍得分离呢?何况是卖妻求财!

霍女见黄生不答应,就哄他说,“我说说而已。刚好有位富商的儿子在隔壁船上,我让船家妻子过去问问,就想看看自己能值几个钱。”

船家妻子果真帮忙周旋,并且谈好了价钱。一千两银子,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你去签署文书,我自有脱身的计策。”霍女催促黄生,黄生无奈,*在文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待对方交付了银子后,霍女径直走上了他们的船。不过片刻时间,这船便收回了缆绳,箭一般飞驶而去。

黄生大惊失色,放声大哭,央求船家开船追上去,船家却不同意,黄生只能随船到了镇江。

原是陪霍女回娘家的,如今身在镇江却不见了霍女。黄生想起了这骤然的分离,掩面抽泣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有人娇声呼唤“黄郎”,抬眼便看到了前头的霍女。黄生内心狂喜,拿起行李跟了上去。

霍女*后安然脱了身,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在黄生面前,果真是神奇。

黄生心里生出了许多疑问,霍女偏就不肯解释,只是笑着说:“我呢,遇到像朱生那样吝啬的人就想办法让他没落,遇到像巨商子弟那样有邪念的人就想办法骗他。现在你得到了银子,而且我也回来了,你就不要苦苦追问了。”

他们二人雇人帮忙背上行李,说说笑笑之间便来到了霍府。霍府看上去很是气派,霍府安排给他们夫妇住的房子也奢侈豪华,丫鬟每天都会把三餐的饭菜送到房间来。

某天,霍女对黄生说:“我打算找一好人家女子为你生儿育女。我假装是你的妹妹,由我父亲出面提亲。”

她不顾黄生劝阻,强迫黄生娶了一名叫阿美的清婉美丽的女子。平日里,霍女和阿美以姑嫂相称,黄生为此忐忑不安,霍女却显得很坦然。

有一天,霍女向黄生告别,说要和姐姐去南海看望阿姨,一个多月后回来,让他们安心在霍家居住。

他们夫妇独居在一个院子里,霍家虽然招呼周到,但略显生分。阿美心有疑惑,黄生便将自己不是霍家人的事说了。阿美虽然生气,但也说要等霍女回来,看怎样安排她们之间的关系。

可是过了几个月,依然不见霍女归来。黄生只好告别霍女父母,返回家乡。他们回到家中,拿出银子经商,生活富足。后来还生了个儿子,取名仙赐。

仙赐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在扬州住旅馆,有一位女子走进房来,说是他的另一位母亲。她抱仙赐坐在自己膝上,然后为他梳理发鬓,将她头上的花摘下来代替发簪为他戴上,又为他戴上金手镯,还送他黄金,让他拿去买书看。

zui后女子让他告诉父亲,朱生已经死了,需要帮忙买副棺木好好安葬他。

待黄家老仆人听到说话声进来找小主人的时候,女子却突然消失不见了。

仙赐回家后将这事讲给黄生听,黄生感叹了很长时间。后来黄生打听朱生消息,果然死了三天还未下葬,于是将他厚葬了。

@缘来是你antf

此篇改编自《聊斋志异》。

霍女是仙还是妖?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似乎看破了儿女情长,拿得起也放得下,颇为洒脱。

不过从文末她对待黄生儿子的情形来看,我觉得她其实对黄生用情至深,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不能相守一生而已。

至于她那“于吝者则破之,于邪者则诳之”的秉性,造就了朱生凄凉的下场。对此,霍女大概也是心有不忍,才让黄生厚葬了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