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关于立秋的古诗词 立秋节气诗词精选(【立秋节气诗词】古诗文大全,精选诗词赏析)

  • 作者: 阳兆
  • 来源: 投稿
  • 2023-06-22

摘要:

立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含义是“秋之初始”,标志着气温开始逐渐转凉,秋季的气息渐渐浓郁。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就用各种诗词赞美这个美好而神秘的节气。本文将介绍【立秋节气诗词】古诗文大全,精选诗词赏析,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节气的意义和迷人之处。

正文:

一、古诗文大全

1.《杂诗》中的《立秋》

作者:孟浩然

谷雨已过三伏天, 惟见微凉立秋前。

梧桐树下客堂前, 猿声啼不出人烟。

此诗将三伏天和立秋节气联系在一起,描述了夏末秋初的气候变化和大自然的变幻。孟浩然以雅致的笔调,抒发了对立秋的感怀。

2.《古诗十九首》中的《立秋》

作者:白居易

挂席章罗夜气香, 新凉初度瘦狐娘。

伊耆王阁人诵经, 燕园夜哭黄花仙。

白居易在此诗中,将立秋和夏末的暑气、虫声和秋凉等元素结合在一起,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起来。

3.《景物与思》中的《立秋日记梦》

作者:许渊冲

夏蝉声尽欧风至, 立秋点缀一水碧。

梦中杨柳秋风起, 真似牛衣古旧携。

此诗以简洁清新的笔调,描绘了凉爽的秋天和飘逸的杨柳。作者以梦为桥梁,将自然美景和老树、古衣等元素融合在一起。

4.《送友人》中的《立秋上司空见赠》

作者:李白

湾成半月清江水, 不暖不凉空气新。

人有悲欢离合月, 月无终始漫天轮。

此诗以江水和月亮为主线,影*人生离合和岁月无情。李白娓娓道来,描绘出一个宏伟的自然画卷。

5.《临江仙-滁州西涧》

作者:李白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以秋夜为背景,描述了滁州西涧的美景。文中寄托了李白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二、精选诗词赏析

以上古代经典名篇中选出有关立秋的诗词,那么这些诗词都有什么共同点和特点呢?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描述气候变化

抒发对立秋这个节气的感受,无不离不开对气候变化——从“三伏天炎炎”到“秋气初丝丝”的感知和反应。文人们有时借助现象来抒发自己的大自然情怀,如李白的“湾成半月清江水,不暖不凉空气新”,张抡的“时见海棠未雨痕,初逢马蹄便洒尘”,孟浩然的“谷雨已过三伏天,惟见微凉立秋前”等,相似之处在于都融入了对季节的感悟和气温的记忆。

2.抒情颂美

大部分古代诗人是带着情感和心情,针对大自然的某一个时节进行歌咏和讴歌。文学历史上,怀古抒情、悲喜交集成为诗词的主流。在对立秋这个节气的赞美中,也融入了文人的人生感悟和传世之思。如白居易的《立秋》“伊耆王阁人诵经,燕园夜哭黄花仙”,王安石的“落叶都成秋思雨,一川西去一帆悬”,纳兰性德的“天涯明月共潮生,*怨遥夜,竟夕起舞弄清影,只缘身在zui荒凉”。

3.奇物触发

一些诗人在闲游,或者旅游途上,看见一件奇物或者无聊的世\事而引发一个恍然大悟,又或者刻骨铭心的感慨。对于立秋来说,这个时节落叶纷飞,一些动物迁徙或储备渡冬食粮等等景象,都容易激起诗人的灵感。如李清照“空思*永,*度盘桓。枯桐叶落底,寒烛影摇魂”,郑燮的“琴移杏离声尽处,日斜林影戏装寒”,苏轼的“世事波盪浩关山,尽输睡得清忘”,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4.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

诗词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每个诗人都在自己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基础下创作,反映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独特魅力。立秋节气也是如此,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诗词文化瑰宝。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唐朝杜甫的《秋符》等,从中不难感受到该节气在中国文化中本质的地位。

结论:

本文介绍了【立秋节气诗词】古诗文大全,精选诗词赏析,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些古代经典之所以能够经久不息的文化内功和文化价值。其中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分别是气候变化、抒情颂美、奇物触发和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等方面详细解读了这些诗词。通过对这些经典名篇的研究,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国文化和诗词文化的魅力,也对立秋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