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元宵节的诗歌 与元宵节相关的诗词名句(元宵节诗词名句与描写,一起领略元宵佳节的魅力)
- 作者: 初友
- 来源: 投稿
- 2023-06-23
摘要: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di一个重要节日。本文以元宵节诗词名句与描写为主线,探讨元宵节的魅力,让读者更深入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一、元宵之夜
元宵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也被称为“上元节”、“元夜”,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这一晚上,人们会点亮彩灯,赏花灯、玩猜灯谜,品尝元宵、糖葫芦等美食,一家老小欢聚一堂庆祝节日。
“燃灯夜,宴玉楼。”在诗词中,元宵节的盛况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元宵》中写道:“水晶帘外玉搔头,红斾不动曜微秋。湘君久被陶弘景,射策孤飞羽化由!” 他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和喧嚣,表达了对这个节日的喜爱。
此外,元宵节还有组织花灯*的习俗。宋代文学家苏舜钦在《灯谜》中写道:“*良夜永,加之全乡争赛。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平生不会赏,无辞更向前。” 这份欣喜之情体现了人们对于元宵灯会的热爱和期望。
二、元宵佳肴
元宵是元宵节必备的食品,它是由糯米粉制成,内馅有各种口味,如豆沙、芝麻、水果等。一年之中,只有元宵节这一天,人们才能吃到正宗的元宵,因此,吃元宵成为了元宵节的一大习俗,也象征了“团圆”这个重要的价值观。
唐代诗人张籍在《元夕》中写道:“半卷红窗翠帏卷,露凝香烛小银灯。”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元宵的外形和象征意义。另外,元宵还有传说中的“寓意”,李清照在《点绛唇·元夕》中就提到了:“何时倚虏天下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句中“婵娟”指的就是月亮,而元宵的外形与月亮相似,象征着“团圆”和“和谐”。
元宵节的佳肴除了元宵之外,还有糖葫芦、锅巴糕、油条等美食。唐代诗人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夜喜灯》中写道:“红烛小斜照春楼,月疏影转乱千条。偷声咽咽应难诉,赢得*薄幸名。” 他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人们在这个节日中的欢乐心情。
三、元宵谜语
元宵谜语是元宵节独特的传统活动,相传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一位名叫刘义的军阀曾在元宵节举行过谜会活动。从此,这一传统便被发扬光大,并流传至今。元宵谜语有时会以猜灯谜的方式出现,有时则会在纸上写出,供人猜谜。
清代文学家叶梦得在《元宵·孤灯吐秘》中提到:“照得晴花朦胧色,午吞春冷社桥居。背照皓牙皆较素,前照桃花半带银。识得罗浮山下草,谁家玉笛暗飞琴!言传不如身透着,镜里多情突转腰。” 这是一首有趣的元宵谜语,揭示了谜底是“烛光”。
在元宵谜语中,还有许多与节日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的主题,如杯盘狐鸣、团圆迎春、东坡屏风等,不仅考验猜谜者的智力,还可以让人更深入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底蕴。
四、元宵情结
元宵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承载着人们对于“团圆”和“和谐”的追求。元宵节的文化价值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美食和灯谜游戏,更体现在人们的精神和情感层面。
清代文学家林徽因在《元宵》中表达了对于元宵节的眷恋和情感:“可惜......一张张白纸,一望而穷的疏窗,一桩桩恨铁不成钢的愁情,把人隔了出去。而轰轰隆隆的烟火,却将人从秋收收尽的土地上,将人从茫茫的、金童玉女的雨后天上,拖进一个又一个泡沫橘子灯笼的世界里去了。” 她用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元宵节的氛围,抒发了对于家乡、亲情和岁月的眷恋之情。
元宵节所承载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不仅是历经沧桑的民族记忆,更是人们寄托情感的载体和情感共鸣的源泉。
五、总结
总之,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团圆和祥和,更是人们寄托情感的重要时刻。通过阐述元宵节诗词名句与描写,我们更深入了解了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相信在未来的元宵节中,我们能更加珍惜这个美好的节日,回归传统,感受节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