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ai人工智能算命「ai算命大揭秘」

  • 作者: 景汉
  • 来源: 投稿
  • 2023-01-12

央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打着人工智能的幌子,披着面相学、心理学的外衣,“AI算命”应用程序曾吸引了不少用户。目前,在苹果应用商店仍有多款App提供类似服务。记者了解到,大多此类App需要用户上传照片、填写姓名,从而生成部分面相分析结果。若想获得详细运势分析,则需支付一定费用。

据业内人士透露,此类分析结果并不准确,关于运势的描述都来自软件后台数据库的模板。

事实上,今年1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重点整治任务之一就是加大炫富拜金、封建迷信等问题治理力度,要求严厉打击以自动算命、网络占卜等方式,违规获取个人信息或实施*等行为。

AI算命App是否真智能?

近日,央广网记者在苹果应用商店搜索“AI算命”,出现了近10款类似的应用程序。其中,排在di一位的是一款名为“AI算命”的App。

“AI算命”App在苹果应用商店的介绍显示,其通过融合现代AI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及中国五千年来所传承的周易人文思想、八字命理学、面相学的知识来解答用户运势变化的奥秘所在。其中,“AI扫脸智能算命”的功能是:“AI算命由人工智能实验室工程师结合国内相学*整理的面相学基本概念,运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语言让AI学习近20万拥有108个定位点的真实人脸样本数据,通过人脸识别进行AI数据的测算,匹配相学概念,zui大可能还原《面相学》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其规律之美。”

记者下载该款App体验发现,在上传一张照片后,*通过“测量三庭长度”“定位五官”“综合分析”,生成了AI面相报告。想要获取面相报告,“限时特惠68元,原价108元。”该报告包含“事业、爱情、财富分析”“三庭五官详解”“面相格局分析”“五行面相详解”“流年运势”。生成报告的页面上显示,“210316人已领取(报告)”。


(截图自“AI算命”App)

在苹果应用商店的另一款名为“面相占卜专家”的应用程序,记者上传照片约2秒后,即显示“报告已生成”,同时让用户输入姓名以领取面相报告。进入面相报告页面后,*出现了一段“面相概述”,以及解锁眼相、嘴相、鼻相和流年运势的按钮,每项解锁需12元。

一位不愿具名业内人士告诉央广网记者,用户上传照片得到的分析结果,来自软件后台数据库。换句话说,数据库里存有大量面相测试结果的模板,这些针对用户运势的描述就来自数据库里的模板。

“这些测试结果是随机出的,也就是说两次上传同一张照片,可能出不一样的分析结果;两次上传不同的照片,可能出一样的分析结果,这里头是概率的问题。”

记者多次在“面相占卜专家”App上传同一张照片,输入同一个名字,“面相概述”的内容却不尽相同。例如,对于同一张照片的面相概述,其中一次表述为“进入30后会因身体状态导致思考力欠缺,心有余力不足”,另一次则表述为“30岁后会因28-30岁的正确决定而崛起”。


(截图自“面相占卜专家”App)

此外,记者从苹果应用商店看到,不同于多款相关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为个人,“面相占卜专家”App的开发者是布谷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布谷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移动平台策划、APP开发、APP定*务,为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移动营销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京丰市监罚字﹝2021﹞24号)显示,布谷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曾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被罚款20万元。

律师:需警惕个人信息被滥用及财务风险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算命、占卜这类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往往是基于用户的照片、姓名,乃至出生日期等敏感个人信息,因此用户使用这类应用程序,存在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同时,还可能面临财产方面的风险,即这类应用程序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诱导(消费)的行为。

“还可能存在软件开发者基于其掌握的用户信息,把照片进行AI合成,做成某种具有侮辱性或负面性的图片,以此来进行敲诈勒索的情况,存在这样先例。”胡钢补充道,“算命本身就不符合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原则。因此这类服务本身就不具有正当性,那么(应用程序开发者或应用商店)由此获得的每一分钱实际上都是一种不正当服务的收入,甚至可以认为是某种消费欺诈乃至*。”

今年1月,中央网信办开展的“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任务之一就是加大炫富拜金、封建迷信等问题治理力度,遏制*网络文化传播扩散,要求从严查处宣扬封建迷信等问题,排查清理打着高科技名义宣扬迷信思想的*信息,严厉打击以自动算命、网络占卜等方式,违规获取个人信息或实施*等行为。

记者在vivo、华为等多个安卓应用商店输入“AI算命”等关键词,均未搜索到类似算命、占卜、面相测算等应用程序;在国内某电商平台搜索“算命”时,页面则跳转至“绿网计划”,提示“不信偏方,拒绝迷信。健康生活,崇尚科学。”

那么,仍在提供此类AI算命应用程序下载服务的应用商店,应该担什么责?

胡钢指出,依据我国《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消费者权益保*》等相关规定,应用商店应对上架的应用程序承担主体身份核验责任。“谁提供服务?提供的服务是否合法合规?”

今年1月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规定(征求意见稿)》指出,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对申请上架和更新的应用程序名称、图标、简介、信息服务、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行为等进行审核,发现与注册主体真实身份信息不相符的,发现含有违法违规和*信息的,存在数据安全风险隐患、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或者损害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停止提供服务。

“至少目前来看,这类AI算命服务本身就是不合法不合规的,并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风险。对应用商店来说,就应该对此类App进行必要的*。简单来说,就是不应该此类应用程序上架,或对已上架的此类App进行下架处理。”胡钢表示。

   #算命算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吗#
说说算命

算命,又称占卜,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职业。许多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消失了,而算命这一职业却总有它的市场。不仅如此,算命这一行当甚至还“与时俱进”,变得愈来愈“科学”。如今,电脑算命、软件算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由于算命这种行当没有营业执照,也不在*部门登记注册,所以,专职与*的算命先生究竟有多少,很难统计。算命先生有在路边、桥头营业的,也有租一间房子办公的。不管居于何处,算命者大致可分以下几种流派:“学院派”,以《易经》、河洛五行学说为依据;*派,通过察言观色算命;巫婆*,以鬼道邪术算命。无论何种流派,目的只有一个——混碗饭吃而已。至于电脑算命、软件算命,纯属游戏性质,娱乐一下未尝不可,切不可信以为真。

算命的过程如一场戏。我反对算命,但喜欢看戏。因此,我曾多次亲临“预测”现场,长了不少见识。zui逗的一次是陪一位朋友算命。那天,朋友心情不爽,拉我陪他算一把。我们在一处算命先生较为集中的地段考察一番之后,一致看中一位老者。老先生年逾古稀,一部银髯长可及胸,身边还有一本看上去破旧不堪、颇有年头的书。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世外高人?我和朋友径直走过去,说明来意后,朋友十分虔诚地摇了一卦。老先生看过卦形之后,随手拿起了那本破书,抖抖索索翻了几页,显然有点力不从心,总也找不到。于是,老者干脆把书丢给朋友:“自己找吧。”实在忍不下去了,我拉起朋友便走,从此不再迷信长胡须。

不管灵与不灵,人们都不应该算命,这是我一贯的看法。既然算命,当然得灵。如果不灵,谁愿听别人胡说呢?所以,不灵的首先要反对。那么,算得灵的为什么也要反对呢?假定某位先生算得很灵,他能改变你的命运吗?如能改变,为什么常见的“预测师”们都是蹲于路边桥头,一副潦倒模样?倘若他们真有自己吹嘘的神奇法术,能够扭转乾坤、改变命运,我想这些“*”早就不干这种营生了。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改变,他能改变你的命运吗?如果只能预知自己的命运而不能改变,算命又有何意义呢?假如你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电影,旁边有人却在喋喋不休地给你介绍故事的结局,那也太扫兴了吧。

*一生迷信,这一点不少文献都有记载。以蒋当时的地位和能力,他有zui“牛”的“*”相助,可以动用举国之力来摆脱困局、化险消灾,可结果呢?还是败在无神论者手下。蒋氏尚且如此,凡夫俗子又能如何呢?所以,算命先生真的靠不住。

人,还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