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文化之名人故居「求杨姓女孩名字两个字的」
- 作者: 麟广
- 来源: 投稿
- 2023-01-13
求杨姓女孩名字两个字的?
你的做法有点意思,叫别人给你女儿起名字。按你的想法可能是“众志成城”,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优胜劣汰”。自己孩子起名叫字理应自己或者请教族长大老等,有较高智商高素养远见识广,挥毫就章能墨砚池海量,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能人的前辈方能致上。大多都由自己或者父母,观察孩子后天生世成长过程,会向哪方面发展的潜力,不影响其性格,给别人听起来顺耳顺溜既可。别人给你取名字,未曾见容仿貌,怎好下准启齿?再且家族相貌,性格脾气这些也很重要。不知道你的女儿是外向形,还是鹤立鸡群花枝招展,适应能歌善舞冠压群芳,体格*活跃活泼形,取这些名字可用之处从何定论?如果是稚气天真,才思灵俏纯真,冰清玉洁恬静秀美,不入世俗弱不经风,悲悯忧郁身量苗条小家璧玉。这些都可以从家族中,相喻可察。
给子女号添名字关乎到后天性格事关致重,不可蔑视。就我不才观字测音给你略献殷勤。你说你姓杨,给女儿取两个名字。我们汉字取名字大都把斜音牵涉进来,就像你这杨字,杨字木易杨,杨柳也是花枝招展的。可雕可塑,起名字也就是能工巧匠。配上好的名字,就显得桃花喻醉惹人爱,要是配上不合适的字就会招惹是非,盗走芳心破罐摔,如果讲清楚一点就是容易走错路。杨字听起来就像扬字相符。扬字意思趾高气扬,很骄傲的样子,很张扬,很夸大,安静不下来。安静不下来就会胡思乱想,那就不一定就会搭错车。这样说来说去就是想让她静下心来,低调做人,才能慢慢思考,畅动脑筋,多读一些书,多认识一些字,多懂一些道理,拓展一些知识,就是多一些财富。我的建议就是取一个“静”字挺适合,叫“杨静”文清修养不张扬,两字互补的意思。女子才华慧惠与,锦衣玉食华花许。天生丽质难自取,矜持戒律要自履。
第二章 名人故居
李贽故居
李贽故居坐落在万寿路上,门牌为123号,占地面积仅495平方米,是李贽高祖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所建。故居曾改为“林氏宗祠”,因其祖本姓林,后林李同宗,故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这座二进三开间的普通民房,又被改为“林李宗祠”。至2004年,鲤城区委、区政府才将年久失修、破败简陋的李贽故居重修一新。
李贽故居临街大门上所题匾额,是中国佛协原*赵朴初的手笔,刚劲雄厚。步入故居,即是前落,仅一房或叫一厅,短促不成格局,只能算是通道。坡屋顶,砖石木结构,极为简陋。再走几步,是一个绿树掩映的小天井。zui吸引瞻拜者眼球的,是庭院中那两米多高的李贽半身铜像。像左侧立两块石碑,一方是清康熙四十年(1711年)瀛洲林李分派三世祖东湖公墓道碑,另一方是“瀛洲林氏世堂”碑。右侧竖立一方“李贽故居重修记”石碑。
李贽塑像后,就是故居中落,也属主建筑正堂。长期打开的双扇大门上,红底衬着凝重的黑色楷体字,一边是“国恩”,一边是“家庆”。正堂宽6米,进深仅9米。厅口双边有副对联:“联济南陇西为鼎族,蔚政事文学之名贤”;内厅正中楹联:“两支双名宦,三世四乡贤”;厅堂双侧更引人注目的,是李贽当年在云南姚安知府任上自撰的对联:“听政有悠闲,不妨瓮运陶斋,花栽潘县;做官无别物,只此一庭明月,两袖清风”,为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周焜民所书。
从中堂左侧边门穿过,有小巧的后院,石桥石桌石椅,猩红植草,有些小桥流水的样子。
几百年前,在那个“偶语可至弃市”的年代,李贽的狂言不悖、大胆妄为、指天戟地,就像一道闪电,撕裂的是厚达两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厚黑天幕,那种振聋发聩,甚过魏晋时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忤逆。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认为,作为逆潮流者,李贽的勇敢,表现在他敢于对一切传统的东西说“不”;对那些“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的东西说“不”;对“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地“鄙儒、迂儒、腐儒、俗儒”们说“不”;对“以孔学为是非”的绝对真理说“不”;对六经《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说“不”:对体制内一切认为正常的游戏规则说“不”……
李贽(1527-1602年),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祖籍南安,生于泉州古城万寿路林宅。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三十五年(1556年)携妻女到河南辉县任教谕,后迁南京国子监博士。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三年为政,顺民施教,抑强护弱,修城建桥,捐俸修学宫、孔庙,开办书院。离任时士民遮道相送,致“车马不前”。
但在当时的统治者眼里,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认为他是祸水,离经叛道。他写《焚书》《续焚书》《藏书》等,议论世风,讽刺圣贤,侮讽朝政,痛骂伪道学、伪君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书的传世可能被焚,而仍著书立说,传经布道。出家却聚众讲学,开设学堂书院,敢招女生,带女*。因此,连后代的剧作家汤显祖都埋怨他“自是精灵爱出家,钵头何必向京华”。两次在湖北麻城被勒逐出境,却不怕死不怕囚,勇闯京城,不曾想,在距京四十公里的河北通县就被截囚,并决定遣送回原籍。万历三十年(1602年)春,李贽决意“荣死诏狱”“成就此生”,以达到“名满天下,快活快活”的人生大境界。75岁的“老顽童”,视死如归,终于夺过剃头师傅那把锈边斑斑的钝刀“引刀成一快”,不负老年头。以丹红的血,喷溅浓墨似铁的封建社会的黑幕夜空,留下一道耀眼千古的闪烁。
李贽好名,在立德立功立言上被人或褒或贬,或崇为圣人或贬为败类,或认为其德高尚,或讥其为庸俗*,但无论如何,他对铁板一块的虚伪的儒学道学体系的抨击,对伪道学伪君子,以及犬儒庸儒小儒的揭露,对封建社会主流意识的批判,都表现出一种一往无前、奋不顾身的精神来。
其狂放不羁和坦荡磊落的襟怀和表现,至少唤醒了中国知识分子,该让这世界这社会重换一种活法了!
李五“世锦芳留”
泉州人李五乐善好施、赈灾济贫,成为几百年间泉州百姓敬仰的慈善模范。他重修洛阳桥,将桥面增高三尺;捐修六里陂水利工程:重修吟啸桥,让泉州古道通畅;建桂岩书院;宁波鄞县开仓赈灾……李五的慈心善行、济世情怀,深得百姓的缅怀与崇敬。
泉州古榕巷东南角、西街井亭巷城心塔南隅,旧万厚铺地界,原有李五三排九落大厝。据传,这三列大厝正大门,距离泉州古城四座主城门距离都是一样的。又由于它处在泉州古城鲤鱼穴正中心。所以,泉州人就将这里叫做泉州城心李五九落大厝。
明正德二年(1509年)李五的孙子李约斋,将家从晋江池店凤池迁到这九落大晋。时有总督为其祝寿,并贺乔迁之喜,特赠匾额“世锦芳留”以祝贺。后来,岁月流逝,“世锦芳留”四字前面的“世”字掉落,泉州人就将那地方叫“锦芳留”。
锦芳留后花园,本有棵千年古榕,也是古榕巷名字的由来,可惜毁于1958年的“*”、大炼钢铁时期。早前,锦芳留由纵横三座五间张大厝组成,每座大厝又有护厝,共100多间房屋,组成一个巨大的建筑群。大厝后边还建有花园,门前有大石埕,埕外正中有照墙。另外,大厝还配有书房、假山、水井等附属建筑,总占地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单檐硬山式屋面,穿斗式构架,翘脊飞檐,外墙出砖入石,是典型的闽南红砖皇宫式建筑模式。并列三座大厝共九大厅、九个天井,由厅两边廊侧门相通。九个天井雨水及生活废水全部归流di一座中心大厝,叫“九九归堂”。没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外表,整座建筑群以宏大的气派、质朴无华的概貌,印证在古泉州的城市中心。
五百年来,世锦芳留主体建筑也大多毁塌,李五的子孙也从这里星散到原籍池店,或石狮港前、东店、曾坑、永宁一带,或远迁福鼎、*,甚而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世界各地,现仅余一户李氏后裔,在两进单间及逼窄的左厝后落,独守着李五昔日的一丝丝荣光。
李五(1386-1 457年),正名英,字俊育,号自然,因家族中排行第五,故人称李五。泉州晋江池店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举人。少年李五,琵琶、洞箫、南音、清唱乐艺皆精。初年涉榨糖业,后来经营桂圆甘味土特产,进而通过水运,北上江浙京津从事贩运。逐渐致富后,开始经营凤池糖。一次大台风的偶然机遇,让他悟出了赤砂糖的制作方法。自此,赤砂糖为他扩大了销量和影响,也为他带来了滚滚财源,并带来了乐善好施的声名。时年,宁波、温州一带瘟疫流行,李五听说赤砂糖能为病人增强抵杭力,有强身祛病的功效,立马让手下伙计将大量的赤砂糖倾倒在鄞县一带城乡的水井中,救活无数灾民。
世锦芳留,其人可风。泉州人的慈悲情怀传承有自,这也是泉州之所以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真正可贵之处!
顾珀侍郎第
泉州老城中山路235号,原标准器材公司一侧有条小巷,从街面转入不上十步,有一方素朴小天井,连同小巧玲珑的古式厢房、门庭,让你无暇细想它昔日的堂皇和荣光!入第二进,有闽南式案桌,供奉顾氏祖先。据其族裔子孙表示,将把此厅连同二厢房建成顾珀纪念馆,正在筹备之中。过二进门庭后,即见一方天地豁然开朗,左前竖有一方折断后续补的石碑碣,读完那碑碣才知道其中的原委。
空旷的庭院后有新建的别墅,据说是顾拍的嫡房子孙中zui发达者所建,右侧改建的平房,也有些年月了,住着顾珀的另一后裔。整个侍郎第占地面积不下三亩,或新或旧、或高或低、或空或挤的建筑与旷地,诉说着旧日的荣光和一个家族兴衰成败的故事。据旧《晋江县志》载“侍郎顾珀宅,在崇名铺”,原四进,现存的建筑除二进大厅外,前后二进均已改建。从现存二进大厅前那在泉州老城少见的大石门看,当年四进的侍郎第建得够气派堂皇的!
从府县志记载及后代人的评述看,顾珀,是明代有名的仕宦。《闽书》《郡志》《清源文献》等,都把他列入“传”记中。
“顾珀,字载祥,号新山,晋江人。少而忠信好义。”其先祖在宋代时即由莆田移徙定居泉州,理由是看中泉州清源山的山水之秀,因而“占籍家焉”,由此看出,其祖宗是有眼界有见识有文化的!到他父亲顾美这一代,其识见胸怀,更是与常人有别。顾美“明白以才具优”,是个仗义疏财的人。四邻凡有穷困者,他都不时要周济的。对于那些欠了他家几十年债而又真正贫穷潦倒的,他干脆一把火把那欠条债单烧了。府县志有载,明弘治六年(1493年)岁次癸丑,山东大饥荒,顾美响应朝廷号召,以家中存粟并出钱买粟以赈济山东灾民,为皇帝分忧,被皇帝赐冠带、表彰为“义民”。后来与明代泉州有名的理学*蔡清的父亲蔡观慧及当通政使的张苗等十四人,组织“逸乐会”。或许是名士*遗传给了后代,或许是慈善积德余荫子孙,顾珀年少时即聪敏颖慧,异于常人,5岁即善对偶,其父老友蔡观慧曾经试着出一上联“宰相本书生”,让顾珀填下联,小顾珀眼珠子一转,马上对出“忠臣繇孝子”,让人惊叹!据说,顾珀出生的时候,清源山呼呼啸叫,不知道是不是*发出的地声,但至少说明,这人异乎寻常。后来,顾珀长大些了,就常到清源山中水流坑附近的泰嘉岩那边去读书,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走路下山,到城中文庙拜谒孔子及师长。传说,某日,他从文庙回泰嘉岩天色已暗,有两盏灯在他前面引导,旁人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叫“顾大人”。另外据传,某次,他祖母带他去后寮庙,那庙里供奉的神明竟然在见到他后马上站起来行礼。顾珀少年即立大志,曾与清源山有约:“他日能有尺寸,当使斯岩其有兴乎?”嘉靖十四年(1535年),顾珀致仕退隐清源林泉,依前约重修泰嘉岩,并亲自题匾曰“新山旧隐”。岩灵人杰,或许这名人真的与山有因缘。据《晋江县志》引《闽书抄》载,嘉靖二十年(1550年)正月,时总督湖、广、贵、川、滇军务的惠安名宦张岳,自惠安过清源山来探望慰问年已86岁、卧病在床的顾珀,说他刚才过清源山,发现山的颜色变了,让他多加保重!过了*,顾珀就去世了。嘉靖帝闻悉,钦赐祭葬,赠“都察院右都御史”。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安徽和州人万庆到泉州当知府,有感于顾珀在他家乡当官时的德行功绩,特倡议重修泰嘉岩,并立“新山书院”匾额,出资刊印顾珀著作《新山文集》。天启六年(1626年),顾珀逝后76年,泉州官民在古城府文庙东侧、李廷机祠之左建“顾新山祠”奉祀他,还在南鼓楼丽正门内建一座司徒坊纪念他。
志载,顾珀为官,历明代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为明代泉州乡贤。“珀清夷简谅,恬澹寡欲,室中绝媵侍之奉、声乐之娱。值仆皆短衣芒鞋。居常绝意干谒。若一方利病,则不惮盹切陈之有司。教子侄以守礼循义。至今里中传达之。”不因为自己曾当了大官张扬显摆,为人低调清廉,对内外上下要求严格。关心邻里百姓疾苦,慈悲为怀,诗礼传家。邻里有穷人家死后没钱下葬,他“竭力周恤”。“不义者忌珀之知,而衣冠后进,望以为楷”那些不义之徒,见了他都害怕,那些当官的及后世读书人,把他当做楷模。由此可见顾珀的为人和德*。明代泉州、理学家陈紫峰评价顾珀,称其“历仕中外,如凝冰出壑、素月悬秋”。临终前,顾珀遗言告诫子孙,说他自己当到这么大官,全赖祖宗积德。虽然平生居官守法,清廉自守,但因官大退休金多,还是有些积余的,因此可以用他租田所收来的租谷,周济抚恤宗族中那些生活较困难的叔伯兄弟。
自明弘治八年(1495年)中举,到十二年(1499年)登进士,顾珀先是知虹县,后在正德年间补安徽宣城旌德令,再报安徽和县守,“公平明断,勤积贮”。顾珀平生傲骨铮铮,不畏权势,为赈饥恤灾民,坐忤权奸刘瑾,被逮捕,并被廷杖,受尽屈辱,但他始终矢志不忘初衷,以百姓家国利益为重。嘉靖六年,顾珀被复职起用为南京吏部考功郎,后升湖广布政参议。正德十六年(1521年)升湖广按察副使后,因年纪大了,又看不惯朝政*,申请退休回泉养老。
冰德清*,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情怀和追求,顾珀在泉州民问,被传为母山清源的山神转世。纵观其一生,确实不辜负北山清源和乡人的期望,让乡人引以为傲!
庄国桢侍郎第
从泉州老城井亭巷10号的小巷头往巷中走50米左右,左折即井亭巷74号、原庄国桢侍郎第,泉州人谐音把它叫“祠堂第”。入口处两旁,原设有内卫门房,南面还设有马厩。向南拐弯,眼前一片开朗,两个大石埕让你眼前一亮,整个府第规模宏大,约占地三亩。旧居坐北朝南,现大埕对面墙后所隔,据说是明朝宣德年间,富甲天下的李五李俊育的“世锦芳留”九落大厝建筑群里的后花园。庄国桢侍郎第,旧时计有三座五开间七落大厝,如今,仅剩两座七进五开间老式建筑。其中,西边一座保存较为完整,历经修缮,由庄氏后人居住至今。而东边那座,仅剩残墙颓壁,只能靠想象唤起旧时记忆。更不堪的是,进深七落的后半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征用,现盖起公寓,与官宅格调格格不入,显得不伦不类。
据《晋江县志》载,庄国桢,字君祉,号阳山,晋江人。明嘉靖壬戌年(1562年)进士。初授会稽令,后以卓越的政绩拜户部给事中,转工部给事中,后历官浙江、江西、广西、广东、云南。丁外艰,除服后,补河南道,适逢黄河水泛滥,他去荒政、裁浮费、汰浮冗。任期满,摧升为副御史,晋南京刑部左侍郎,后改北京户部右侍郎。母丧回乡守制后,不再出仕。年七十去世。子四人,次子懋华万历二十四年(1579年)登进士,四子懋声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三子懋仪以父荫光禄寺丞。庄国桢一生守官尽职,为文喜典重深厚不务钩棘,得岳父王慎中之指授为多。为人“器度端凝,宽和严整,遇事屹然不可夺。”卒后入祀泉州府乡贤祠。后人为他在行春门外立“中丞开府”石牌坊一座.以示尊崇。
黄凤翔尚书第
就像大多数古代名人故居的遭际那样,黄凤翔尚书府,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泉州电子仪器厂的改建而显得十分违和。要进入尚书府,已经没有正门可供出入了,只有眼望中山中路299号两边一片店铺,而心生感溉。只可勉强从299号的“邪门歪道”进入。原先规模宏大的尚书府,现在仅存一个中厅及一个大庭,让人凭吊或存一些念想,其余部分,或被改建,或易换门庭主人家。
走进中厅,抬头被一方“榜眼”匾额所吸引,两旁小字注释“荣登明隆庆二年傍眼”、“膺任南京礼部尚书”、“纪念文简公”等字样,让人多少读懂尚书府主人曾经拥有的官衔和荣耀。如今,原有的大厅已被改建为黄氏后人祭祀祖先的祀堂。倒是厅中左壁所悬挂着的一副对联“文章道德开先,万古烟霞成豹隐;载籍音容在望,一龛烟火似萤囊”,让人心生尊崇之情。这副泉州地面几百年间深获美誉的对联,是黄凤翔当年去清源左峰赐恩岩题镌“欧阳石室”的神来之笔。对联对仗工整,用典雅致、贴切,堪为纪念泉州历史上di一位进士欧阳詹所有联对中的绝对,它把欧阳詹的文章、为人、道德情*及拼搏奋斗精神.以及泉州人对他的景仰、怀念,全囊括在这26字联对之中。由此,也可看出黄凤翔的才情、胸襟。
黄凤翔(1538-1614年),晋江人,生于泉州老城熙春铺仕曹巷黄宅,自小聪颖,博览群书,精通文史。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中举,隆庆二年(1568年)登进士第第二名(榜眼),初授翰林编修,教习小内侍读书,辑录《贞观政要》《礼经》《学记》等。万历初(1573年),参与编修《明世宗实录》,升修撰,纂修会典,管理诰敕,充经筵官,为皇室进讲四书五经。万历五年(1577年)主持会试。万历十年 (1582年)升右中允。十二年(1584年)升南京国子监祭酒,培养出诸多优秀人才。十六年(1588年)任北京国子监祭酒。十七年(1589年),升北京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充经筵讲官。二十年 (1592年),任礼部左侍郎。二十一年(1593年),改吏部职;四月,调任南京礼部尚书。后屡上疏辞职,以养亲乞请致仕。二十二年 (1594年)十月,荣准辞归故里,事母至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十二月十四日辞世,被钦赐祭葬。自黄凤翔起,其家族簪缨辈出,整个家族四代八进士、十举人,为泉郡文山黄氏望族。
黄凤翔一生文名卓望,是泉州历史上一名学识与修养俱佳的先贤,主纂有《嘉靖大政记》《嘉靖大政编年录》《田亭草》等,还曾主持编纂万历《泉州府志》。其故居,在古城会通巷通政小学北,后改“黄文简公祠”。
陈俞侯观察第
址在中山中路73号与75号间。转进去几步,眼前立现一堵老墙,有个开敞的石门厅,右转,有屋俨然,门牌号“济东巷8号”钉在大门旁墙上,并不引人注目。房屋规模格局都不大。传统大户人家的石埕,大厝大门面前堂也很局促,仅一进的大厅及堂屋抱厦又被改建,倒是翘脊飞檐仍在,但不气派。前后左右的房子都是新翻建的,观察第昔日的荣光已荡然无存,附近石壶巷现存有老井及大石壶石马槽,据传,是这观察第的附属物件和配套设施。查找资料,解读了半天,才知道济东巷的来历,是因为这观察第的主人陈俞侯,曾经做过山东济东的知府,故名。
陈俞侯,曾任清初山东济东知府,后来又累官至四川按察副使。因此,老家人就把他所建的府第叫观察第,所住的这条巷子叫济东巷。
陈俞侯在清初是以荫入仕,这是清王朝为安抚汉族仕林而采取的一种抚政,意在巩固政权,争取尽力消除*仇恨、化解*,收买*民心的一种积极举措。在政绩治声方面,陈俞侯并不突出,倒是他的父亲、明末进士、明唐王时的文渊阁大学士陈洪谧的声名在外。
陈洪谧(1600-1668年),晋江龙屿陈厝人,据说其远祖是晋江渎头的陈逖,五代后梁贞明年间的状元。
陈洪谧年少时聪颖好学。明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崇祯四年(1631年)登进士第,初授南京户部主事,后迁员外郎,擢守苏州九载,民称他叫“陈佛”,后历登莱别使、太仆寺少卿、兵部右侍郎。唐王时,授兵部左侍郎,后改礼部郎。明隆武元年(1645年)秋,与泉籍名宦蒋德璟、黄景昉及漳浦黄道周等,同被召用,并拜文渊阁大学士,后以母老乞归,年六十九卒。
陈洪谧游清源山的诗句“晓谷花耕深带雨,夜船渔火静通潮”,被人传诵一时,为咏清源名山之上乘佳句。子俞侯,孙元焰、元焱,曾孙熙高、熙垣,元孙国豪,奕世登科,为泉郡儒门望族。
陈俞侯的祖父在泉州老城似乎名头也不比他小。其祖父陈鹄,字文晖,晋江龙湖东边鲁东(卢塘)村人,被尊为府学耆士“鲁东先生”,为明理学名儒,有著名门生十八人同朝为官。陈鹄生于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二月十二日,以八十四岁高龄卒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廿日。陈鹄府学乡荐后初授浙*田令,仕内爱民如子,重视文教,青田人在他提拔为户部主事后,为他塑像生祀。后隐居家乡鲁东,训育家乡子孙,做公益善事,口碑传于四方。
施琅释雅山元勋第
施琅元勋第在鲤城东隅衮绣铺通源境菜巷,释雅山东麓,附近有施琅所建冬园及园林景观苑斋。其地地势轩昂,北揽清源,南挹紫帽,东望圣殿,西渺双塔。府第原占地5万平方米,有旧、新二衙。新衙坐北朝南,大五开间,左右癛步,双护厝,三落大门东向,经抱厦出入。又有大小宗祠、延宾馆、东园菊圃、松石山馆诸筑,现在仅有厅堂前后二进。宅屋三大进,以中堂为主尾。前厅带大门籍显堂皇,红砖白石,雕梁画栋,穿斗翘脊,规模宏伟。厝前一石铺大埕,旧时为宾客车马轿停处,埕西端出口处,有穿斗式木制古牌楼。
前厅即一大型花厅,专供宴会宾客,厅西配以前后二房,后厅连通后天井,后进为三开间,侧配两庑,前厅配大天井。
可惜,随着时光烟云的流逝,释雅山上的施琅故居也已倾圮倒塌,不复往日荣光。
施琅(1621 -1 696年),晋江龙湖衙口村人,生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青少年时从师学习战阵击刺诸技,兼精兵法,智勇双全,称“万人敌”,尤擅水上作战。
刚从军时,施琅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清顺治四年(1647年),跟从郑成功抗清,很得郑成功器重,被委为左先锋。后降清,屡立战功,康熙元年(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三年封为靖海将军。后因对*问题意见不一,调入京师为内大臣,封伯爵,奉朝请。
康熙二十年,清廷着手制定*的各种方案。安溪人、内阁大学士李光地深知施琅水上用兵的非凡才能,奏请康熙委以重任。复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担负“专征”*的重要职责。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六月,施琅由铜山(东山)岛兴师,大败澎湖守将郑氏集团骁将刘国轩。攻占澎湖后,施琅立即展开*攻势,力争和平*。农历八月十三日,施琅率领大军到达*,郑成功孙郑克塽献降表,施琅为此顺利完成*的使命,晋封靖海侯。
平台之后,朝廷发生一场关于*弃留问题的辩论。施琅坚决反对放弃*。他上《恭陈*弃留疏》,有力批驳弃守论的种种错误论调,使朝廷决定在*设一府三县二总兵,与厦门合设道官一员,拨兵一万名防守。*遂成为福建省的一个府。在决定*弃留问题上,施琅立下不朽的功绩。治台期间,施琅主张“轻赋薄敛”,疏请减征民赋十分之四,又力陈选用郑氏集团遗弃人才,以便人尽其用。康熙皇帝对施琅的建议一一采纳。
复台后,背负杀父杀兄杀子三代仇隙,施琅不杀郑氏一男,不嫁郑家一女,以博大的心胸和家国情怀处理好与郑氏一门关系。另外,施琅面对闽南沿海迁界致海边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情况,及时奏报朝廷复界,恢复因战乱造成离乱之前的生产、生活秩序。
施琅病逝后,其后人将他戎马生涯中的奏折文章,辑成《靖海纪事》一书,流传后世。
丁炜观察第
丁炜观察第,位于泉州老城金鱼巷,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170平方米,二进三间张,翘脊飞檐,闽南皇宫式建筑,硬山式屋顶,外加前埕、围墙、护厝、小花园,一座传统的闽南古民居。凹寿式大门及左右墙面,有精美的木雕、辉绿岩麒麟浮雕。主厝进深12.9米,面阔12.3米。现在为金鱼巷68号的“回园”其实是古厝的后花园,与前厅以一墙隔开,墙体筑有一圆形门,是古厝少见的“月洞门”,门上红砖镶圆,在一片古朴素雅中更显韵味十足。当年书房旁的“书卷”形窗户极富特色。
回园占地约200平方米,园的墙窗成“卷书”形,窗间装饰竹节,墙南端砌筑有“月洞门”,红砖镶圆,圆拱砖券月亮门上嵌辉绿石匾额,刻着“回园”二字,为丁炜亲自书写。园内曾筑着亭池假山,中央有一座清澈的池塘,园周围种植竹林莳花,大有江南私家园林风韵,惬意且舒适。丁炜卸职还家后,在这回园中度过晚年。
世事变迁,丁炜府邸几经易主,zui后在上世纪 20年代被新门外树兜著名的泅水华侨、泉州同盟会会长蒋以麟购得。如今,回园风光也没有了史料记载里的气派,但老房子仍伫立于历史的洪流之中,见证了丁炜“金台十子”的文人风范,也见证了如今居住在府邸的蒋氏家族过半人员从事教育的光荣事迹。
丁炜(1627-1696年),字瞻汝,又作澹汝,号雁水。清代泉州晋江陈埭人,*,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青少年时居家力学。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定远大将军济度取漳州,朝廷诏许自行选拔府县官吏。丁炜应试,授漳平县教谕,嗣改鲁山县丞,后升直隶献县知县。献县地僻事简,政事之暇,丁炜致力于诗词古文的创作和研究。康熙八年 (1669年),丁炜内调为户部主事。当时,议论要征福建盐税,丁炜以迁界未复,盐田大都荒废,力争不可,遂令征税事停止施行。不久,转员外郎,升兵部郎中,出任赣南分巡道。任内,他亲自登门拜访知名人士魏礼,延请魏礼到使院。丁炜在使院内辟园种花,名曰“甓园”,招集四方名士吟咏其中。自云:客至传觞,梦回观史,较陶公(侃)运甓差堪比。赣南产稻谷,米船运往下游,向有陋规,中途截收“例征”若干。适有檄令,征其税以代定南协饷,牙吏乘机滥征勒索。丁炜因而摘出地方十弊,呈请上官禁止、革除。制府于成龙甚为赞赏。后升湖广按察使。丁炜到任后,发现囚于死狱者20余人,都是为劫盗诬扳牵连的,经讯问,察其冤情,遂宽贷出狱。后因事降职。武昌有兵士夏包子等*,胁攻使署,巡抚以死抗拒。时丁炜居武昌寓所候调,闻乱急东走安庆,向巡抚杨素蕴求救。事平,补姚安知府。在任修《姚安府志》。后杨素蕴巡抚湖广,把丁炜居武昌时请兵平乱事上闻,遂官复按察使。丁炜复职后上京师,途中得眼病,离居金陵(南京)就医,不久遂归。康熙二十、二十一年间,泉州闹饥荒,丁炜量力周济。康熙三十六年(1697)卒。
除了政声官绩,丁炜还是清代泉州著名诗人,一生致力于诗词古文的创新和研究,著有《问山诗集》10卷、《问山文集》10卷、《紫云词》1卷、《涉江集》1卷。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对他的诗十分赞赏,把他和宋荦、王又旦等列为当时颇负文名的“金台十子”,认为清代闽中诗家中,丁炜名声仅次于周亮工。
“政声人去后”,“文章千古事”。丁炜,十足的古代文人仕宦的标本,不负泉城名郡的声望!
万正色故居
浔尾万氏正色,堪为泉州古城增色!
万正色故居址在今泉州市区东街第三巷内,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俗称“万厝埕”,后因子孙卖予王姓人家,又称此地为“万厝埕王”。
万正色故居有五开间、大落、双护厝、东厅等,前门立有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84年5月、泉州市人民政府于1998年5月分别设立的两方“万正色故居”石牌。文物保护石碑zui终未能护住名居隔世的荣光,故居惜于年前毁于租住的民工失火。
万正色本是旧鲤城东门外浔尾人。从小就很孝顺,曾用心治好*的眼疾“风泪眼”,又代他父亲侍牢。因为家里贫困,交不起学费,转文习武,后来以黄姓从军。因他长得魁梧,胸前罗列八颗奇痣,又力大无穷,声如洪钟,作战勇敢,一柄大刀打天下,所向披靡,所以被称为“黄大刀”。由*有勇有谋、招降海盗夺取失地有功,被提升为山西平鲁卫参将。此时,有了功名后的万正色决定恢复本姓万氏。后来,万正色因平定陕西兴安府兵变,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见和嘉奖,加授为湖南岳州水师总兵。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万正色新官上任三把火,di一把火就烧向固守岳州城四年之久的吴三桂。水攻、火攻、智攻、强攻,连续十七次鏖战,战战完胜。万正色zui后计取岳州城,随后兵锋所指,连下湖南常德、长沙诸郡,威震湘岳。
康熙十八年,万正色向康熙皇帝上《闽人习海上事状》,内中分析与踞台的郑经对峙的局势,积极建议海陆军立体布防、协同作战。康熙大悦,降旨加封其太子少保衔,随后调任福建水师总兵,兹后又升其为福建水师提督。第二年,荷兰人企图利用清军势力收*,万正色上疏朝廷加以谏止,并随呈进攻方案。自这年2月至5月,万正色率军收复福建沿海所有郑氏占领的岛屿。康熙帝深感用人得当,亲自授予其“世袭罔替”之职,拜其为喇布勒哈番。康熙二十年,康熙命令万正色“规取*”,但万正色认为*难攻,也没有必要去攻,请求暂缓进军*。康熙遂改其任福建陆路提督,*任务改由新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独任专征”。康熙二十五年,万正色奉调云南,踏上了他被劾被非议的荆棘丛生之路。
神粬老范志大厝
把几味中草药制成海内外闻名的神粬,此人德风可范!创制神粬奇迹的吴逸飞还真以古代贤相范仲淹为范,矢志拯救黎民苍生。
吴逸飞,晋江霞浯乡人,清康熙年间出生,长大后边读书边学医。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他把原来泉州地区多种建粬108味草药改为82味神粬,提高药效。乾隆十七年(1752年),吴逸飞举家迁泉州东街菜巷口,开一间名为“承志”的小药铺,专营草药、神粬、茶饼。后来,因经营不佳,*迁往桂坛巷的观音妈宫边。对溽暑时到宫烧香拜佛的信徒和游客,广施药茶。久而久之,吴氏神粬茶名声就越传越远,生意大有起色。吴逸飞因慕宋名相范仲淹“不为名相,则为良医”的情*,特取店名为“范志”,以示以范仲淹为榜样,以药济世济人。
传说某日,吴逸飞收救一昏倒宫边的乞丐,那人感其恩,特赠送他一本宋代药书,内有建粬的原始配方及制作方法。兹后,经过多次反复的研究、试验,吴逸飞保留了古方中的52味基本药材,压制成四小块,每块一两,以此别于其他神粬*。因药效奇显,范志神粬遂声名大振。据说,当时泉州府学考试,主考官中暑后服用范志神粬,马上见效。回京后,就带一些回家,不曾想这些药还救了中暑的皇太后的命。为此,乾隆帝龙心大悦之下,赏赐范志堂“恩褒奖凭”重彩。
清光绪二年(1876年)左宗棠新疆平叛,部队也全靠这只神粬抗暑。后来光绪帝又为神粬加封“万应”二字。
清宣统三年(1911年),范志神粬参加南洋勤业展览会,获金奖。同年,又参加吕宋嘉年华博览会,获一致好评,自此,范志神粬更在南洋一带打开销路。
随着神粬声名日隆,范志药铺生意也随之兴旺发达,财源广进。吴逸飞发迹后着手建造两座五进三开间大厝。嘉庆年间,随着人丁兴旺,接手承继范志家业的吴逸飞二儿子吴淡亭,又主持建造了第三座范志大厝。现存的范志大厝由这三座五进三开间的大厝大院群组成。三座大厝自成一体,而又格式一致,各院落间以防火墙相隔。再在两侧墙设门,院院相通相连。另外,大院两侧又建有双排护厝。总体算来,大建筑群东西向宽63米,南北向长105米,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有各种房屋200多间。大厝的面前堂,原来有一*的石埕,专门用来晾晒神粬、药材。而大建筑群双边又加建亭台楼阁、假山、鱼沼、花圃等,还建设一座桐阴书屋,供塾师课督吴氏子孙读书做人。另外,大厝内还设有南音馆、*馆等休闲娱乐场所。目前,除周边倾圮或基建被毁的大埕、园林、附属建筑外,主中心大厝尚余房屋144间,有36户300多人在那里居住。
锡兰侨民旧居
锡兰山国是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印度佛教的发源地,泉州与锡兰山国的交往渊源有自,从其泉州侨民旧居,可旁证泉州海交的繁盛!
址在泉州古城区涂门街上、关岳庙西边的这座世家大厝,坐北朝南,四进三开间硬山式建筑,原有四落四榉头三庭井,东边还附建有连排7间护厝,并配建有天井、水井、后花园。建筑格式完全是闽南翘脊飞檐、皇宫式建筑的那种,丝毫不见锡兰山国的哪怕一丝一毫的建筑模式来。至今,前二落已易主他姓,仅余后落,没了堂皇的“脸面”与进深,被铁栅隔离,仅能从侧门进出。
大厝建于明末清初。1996年月,泉州旧城区涂门街关岳庙片区改造*,厝主林先生在整理家中旧物时,发现家传百年的老房契,上面记载着他祖父在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从阮鼠世、阮铜世手中购房的事。而后深入研究又发现,这房子的原主人还不是阮氏兄弟,而是阮家从世家手中买的。
1996年12月,泉州考古工作者在泉州东岳山一个叫洗脚坑的地方,发现世家家族墓地。考证后得出,这是锡兰王子后裔的家族墓群,上有“明使臣世公孺人蒲氏墓孙华立”“通事世公慈淑谢氏墓”等字样;从中推测出,zui迟在明代,锡兰山国就曾派使臣来华,并定居泉州,且死后葬在泉州。而且这些锡兰人与泉州本地妇女通婚,还被允许在中国有公职、做“通事”这类工作。由此,再考证出“洗脚坑”原为“世家坑”讹称。
查史志记载发现,早在公元四世纪末,也就是晋孝武帝时,锡兰人(今称斯里兰卡)就曾派沙门昙摩带一尊玉佛到访中国。中国有名的高僧法显和尚,也在义熙六年 (410年)到锡兰取经,并带回佛经多部。《明史》《外国传·锡兰山》更记之确确。天顺三年 (1459年),王葛力生夏剌·昔利把交喇惹遣使来贡。后经考证,这位来贡的王子因王位被侄儿继承,断了回国为王的念头,只好无奈地在泉州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并取自己那一大长串锡兰语姓名的di一字“世”字作族姓。后来,数代单传,到世隆这一代仅生三女,只好将其中一女“世益娟”招许姓一男入赞,并申明其后世要以“许世”为姓,传至今日,尚有许世吟娥一位。 2001年,泉州市人民政府据此将世家大厝完好保存,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消息传到*,*世氏后裔连夜召开家族会议,并派人携族谱前来泉州寻根。据那本修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族谱记载,锡兰王子在泉州传至十五世世振治,于道光年间,到他杭州表兄弟杜中士(翰林院庶吉士杭州督粮道)处,后来返泉途中,遇到盗贼,被*一空,只好渡台到彰化、高雄教书为生,自此传宗接代,在台开花结果了。
许邦光光禄第
半生刀笔吏,文采光华,笔力雄健!许邦光为人为文为官,皆为吾邦增光增彩! 从三朝巷这边过去,许邦光光禄第原属三朝巷2号,近年已被改建为高楼,隔断了。从古榕巷西端数过去,即有门牌64、66、68号。光禄第原占地三亩多,主体建筑为三开间三进大厝,两边配有护厝。除此之外,宅中尚有一水池园林与藏书楼,园林中有笔架假山一座,三峰并峙,有小石桥分别通向三峰,曲桥通幽,为当时老城名胜,后毁。现前落一片空地,后落改建为小洋楼,故居仅剩一进三开间。宅第原在三朝巷中,开阔门庭,有长约百米的灯排厝及一座家庙,现或废或易主。
许邦光(1781-1833年),字汝韬,号莱山,原籍晋*阳陈村许厝,后迁泉州市区古榕巷。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举,十六年登进士第,与林则徐、郭尚先同榜,三人兹后交往密切,引为同道中人。年长林则徐五岁的许邦光,深得林则徐敬重,两人几十年间书函交驰,常探究世事人生。林则徐凡路过泉州,特别是他在两广总督任上,往来福州、广州之间,必到泉州古城古榕巷拜访许邦光。郭尚先也为许邦光府上座上宾,日后两家还结成*之好、儿女亲家。
许邦光嘉庆十六年登第后,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后转侍读学士。历任庶吉士教习、会试主考官、湖南学政,累官至光禄寺卿。长期供职于翰林院,历任文颖馆、武英殿、国史馆、治河方略馆编修、纂修、本衙撰文、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起居注总办。道光二十年(1831年)出任大理寺少卿,负责复审广东某案,经反复核验,*冤案,让100多位犯案者免死。京畿灾变,许邦光及时赈灾,救治无数人。湖南学政任上,拒绝请托,公正取人,并严格法办借考发财、勒索生员的廖姓卫所千总。1989年,许邦光外裔孙、惠安旅港侨领曾纪华,与陈仲瑾次子陈泗东,将其《榕轩诗赋钞》手稿,连同许祖淓《聊中隐斋遗稿》合编成《许邦光父子遗集》,以缅怀、纪念许邦光一生文迹。许邦光一生中zui值得推崇是他曾任《大清一统志》福建编修官。许邦光一生著作颇丰,书法也曾名噪一时。据说,当年皇宫内廷绢帖多出自其手书。清道光泉州名噪一时的进士龚维琳及硬骨头御史*镛,均为其得意门生。
苏廷玉故居
址在泉州市鲤城区通政巷北侧的苏廷玉故居,其实是他的第二个儿子苏士准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为其退休后养心赋闲所购置的宅第。
苏廷玉故宅规模庞大,陈允敦教授所著《泉州古园林钩沉》写到其中的“鳌园”时介绍:“范围甚大,屋宇连绵,后门直出奎章巷,东临南大街,一列店屋皆其产业。”以“通政巷东北畔临街处店面两间,充作高级典当铺,取名‘元祥’,人称‘元祥苏’。”
苏廷玉故居以五进五开间、燕尾脊结构官厅为主体。后来,故居易主,或改建为民居。1919年,旅菲华侨陈光纯购其书房、*绣楼、花山及附属旷地,建两层洋楼于旷地。
现存通政巷4号三进官厅,通高6米,各有厅柱24根,厅前存一大石埕,二、三进厅堂前,各有一方天井及东西两厢榉头。三进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 自道光二十年(1840年)遭朝廷解职退休后,苏廷玉回泉安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以四品京堂职衔,再次起用,除会同孙善宝办理苏州粮台外,苏廷玉晚年一直致力于家乡公益,“凡有裨于国家、桑梓之事都极力图成”。捐修泉州考棚、文昌庙、尊经阁等,还自掏腰包买下古代32幅大士像,装潢完整后送给清源山弥陀岩收藏。他还为关岳庙、武帝庙、府学明伦堂、元妙观等题写碑记。在弘扬先哲、激励后昆的同时,不忘著书立说。
苏廷玉与泉籍名士*镛、陈金城(陈伯达曾祖父)是交谊诚笃的同窗好友。在京时,他们“相从无虚日”,志趣高格,以报国经邦济世为己任。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挚友陈化成于上海吴淞炮台殉国,苏廷玉与陈金城等悲恸莫名,亲为其写墓志铭与神道碑文,痛悼陈化成:“热血满腔,英灵千古;国事孔殷,忠魂来补。”
平时,苏廷玉总教导家人子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自身熟知兵法,以守边卫国为责。
在任上,苏廷玉以“公明慈惠”著称。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在四川按察使署布政使任上,面对米价飞涨、一时挤死38人的残酷现实,苏廷玉果断打击富商囤积居奇恶行,开仓赈济,捐俸银平粜以抑物价,为此,在他离职时,当地百姓万人泣送。
初任松江府时,苏廷玉以老到稳健的作风和手段,认真审理安徽建德典史秦学健三次京控一案,连续百日秉烛查证,公正地判决这桩历积五年、牵涉证人百余人的悬案,让各方心服口服。道光十二年,山东按察使任上,苏廷玉亲自勘办老虎洞私设押所案,当场释放百姓百多人。
作为宋名相苏颂的二十六世孙,苏廷玉不辱祖训,15岁即中童子试,嘉庆十九年登进士第,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及松江、江宁、苏州等地知府,陕西延愉绥道、江苏督粮道、苏松太道、山东按察使、四川按察使署布政使、总督加兵部侍郎衔。直至大理寺少卿,*令致仕回原籍。
现存的苏廷玉故居,是他的第二个儿子苏士准的业产,址在今通政巷北、中山路西一侧。五进五开间,出后门达奎章巷,屋宇连绵,东临南大街。苏廷玉故居现存除三落古大厝位于通政巷内,另存位于中山路西侧奎章巷7号的*楼。 咸丰二年(1852年),苏廷玉辞世。苏氏身后在泉州城厢留下一*宅第和店铺、产业。
黄宗汉 黄贻楫故居
今鲤城区镇抚巷北侧,北至元妙观口,有一片宅第属黄氏故居。
镇抚巷北侧原有黄氏鳞次栉比相连的11座大厝,皆坐北朝南,典型的清代建筑,布局严谨精巧,富丽堂皇。每座大厝基本格局三大进三开间带双护厝、书房连着花园。大厝大厅正中挂着“探花”金字匾,系黄宗汉儿子黄贻楫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获殿试第三名时所立。正大厅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清紫葵罗钟间气,蒙存浅达有遗书”,原联题写在清代京城泉州会馆大门两侧。正厅大门上有黄宗汉自撰对联“雄文豹蔚尊鸾阁,家业蝉嫣荫鲤庭”,而大厅屏风上方高悬着咸丰四年(1854年)仲春,皇帝赐给时任浙江巡抚黄宗汉的“忠勤正直”大匾,此匾颇有些说道。下厅正中又悬挂着一块“进士”匾,乃黄宗汉所立。厅中门有黄贻楫自撰对联“修其孝梯忠信;以为黼黻文章”。
黄宗汉家族堂号“满库”,zui早居丰*海法石,世代务农,后有人兼做补鞋手工,又有人开始做点小生意,贩卖土特产往来于泉州与莆田、涵江之间,家道逐渐殷实。到第八世,发了财的这支黄氏族人入城卜居打锡巷,并自建住宅,让子孙读书,第九世开始用心编出家谱昭穆辈分“荣耀祖宗贻谋孙子永承家庆世受国恩”——有钱了不忘祖宗,开始有家国意识了。第十世分三房,长、三两房仍居打锡巷,第二房移居距此百步之遥的元妙观口,遂发展为“观口黄”一支。第十一世,即出举人黄念祖。
黄宗汉生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虽自幼聪颖,五岁就能认字背书,却七岁丧父,只好由兄宗澄教养生活。十七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连捷登进士第,进入翰林院,散馆后改兵部主事,先后充军机章京、历官员外郎、郎中,迁御史、给事中。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出为广东督粮道,调雷琼道,历山东、浙江按察使。咸丰初年,擢升为云南巡抚(未到任),第二年,调任浙江巡抚。1854年,升为四川总督。咸丰六年(1856年),调京任内阁学士,兼署刑部侍郎、顺天府尹,出为两广总督。九年,由粤调京,越年,为吏部右侍郎。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病死热河,慈禧发动宫廷*。少詹事许彭寿趁机弹幼主战派黄宗汉与陈孚恩、刘昆并党肃顺,建议“革职永不叙用”,朝廷准奏。慈禧还不解恨,又追夺先帝所赐予黄宗汉的“忠勤正直”御书匾。为此,还连累其长子黄贻楫。黄贻楫17岁中秀才,随侍其父上任山东、浙江、四川、广东,平生有用世之志,且随父宦历,经历丰富,虽六考进士不中,乃矢志奋学,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以第三名中了探花。*章、才学,考卷本应为状元,但因慈禧记恨其父与肃顺同党,遂被祸连,降为第三名。
第二次*战争后,黄宗汉以钦差大臣身份关防督粤,与侍郎罗惇衍、京卿龙元僖、给事中苏廷魁锐意收复广州,时人称为“一督三绅团”。被慈禧革职收匾后,黄宗汉于京城中闭门读书,写文章,深研学问,自号“望云老人”,其所著奏议文章,后由其子辑为《黄尚书公全集》23卷,内含著名的《筹防纪略》《筹海纪略》等。
庄俊元翰林第
兴许是宋大儒朱熹题在欧阳詹故宅的那副对联:“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温陵甲第破天荒”的影响,更可能是开泉di一进士欧阳詹首开泉州甲第之先的文宗的灵气濡染,甲第巷104号庄俊元翰林第,似乎有了泉州文人名仕更多的儒雅之气。
想一想“翰林第”三个字,就足以让你怦然心动,心生景仰!更不用看那占地一亩多、三进三开间双护厝,有“日圃”“月圃”园林配套的翘脊飞檐皇宫式官式大宅的富丽堂皇和气质了!如今的翰林第,仅仅余下名头和一片残垣断壁,连同一口古井,和一个仅供瞻仰的大厅,前厝和中厅已然破败,书房、园地、后花园也都只能让你在废墟上凭空想象。倒是隔壁106号他兄弟的那座老宅第大门两边的那副“为善zui乐”“在福则冲”的庄俊元手书对联,还能让你联想到庄翰林的才情和潇洒俊逸,连同他的气度胸襟。大厅两面清代木墙,与天井外出墙入石的石砖,让你凭吊和哀伤,也让你体味人事沧桑。
庄俊元,让百年后的泉州人记取的,是他那飘逸俊雅地题镌于闽南、特别是泉州名胜古迹、寺庙宫观间的楹联墨宝。志载,庄俊元的书法,潇洒道劲,堪追明代“南张北董”的书法家张瑞图,为晚清书法大家之一。近代“光汉体”书法,就是黄光汉摹法庄俊元一路而创的。至今,泉州可书者,很有一帮粉丝崇拜者。据说庄俊元当年题镌清源山上名胜“清源洞”时,是在烧酒喝到*分醉的时候,豪兴大发,手握家僮华发书就天地大书。其流布于闽南民间的楹联书法,通达工仗、劲遒隽逸,成古建筑富于艺术价值的附属文物,为古迹和文物添彩增辉。
庄俊元为故乡人称道的地方,还在于他对家乡文教育业的推动和促进方面。他在泉州掌教书院二三十年,对泉州地方文教颇多建树,誉满泉郡!
庄俊元(1808-1879年),字克明,号印潭,自号四休子,泉州西街甲第巷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恩科进士,入翰林,留京学满文,以散馆一等一名授编修,协助改造满洲文字。后出知甘肃西宁府尹,再后兼道尹,在任六年。甘肃任上,庄俊元奉旨赴青海处理雍沙叶布少数民族案件,总办军需事务,恪尽职守。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黑城**,他向上级禀请严办,要求分清良莠,不搞“一刀切”,以免伤及无辜。为此,保全30多乡,成全无数百姓性命。他又禁止种植*烟苗,及时赈济饥民,禁止官吏乱抓百姓,荼毒生灵。咸丰三年(1853年),庄俊元引退回泉,自此家居三十年,常年兼任泉州书院山长。这期间,他举乐章、掌教书院、请减重赋、捐置育婴、修葺废坟、劝息械斗,并主动积极参与推动,务求实效。建宗祠,续修谱,奖掖后进,体恤乡邻孤寡贫困,做了很多好事。庄俊元性刚毅,内和婉,为人公道,去世后,时人敬悼不已。
庄俊元无论为官为绅,无论为文书法,皆不负甲第巷名望形象!其后代诗书传家,大多矢志敬业于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其后裔侄孙辈,有中科院院士、大科学家庄长恭等文教科技名人,可谓文脉延绵,传承有自!
陈光纯故居
泉州人下南洋筚路蓝缕的故事,完全不亚于中国近代史上山东、河北人“闯关东”和山西、山东、河北人“走西口”的悲凄壮烈。根的维系,让泉州人闯荡南洋,九死一生后,回返故乡,不忘回报桑梓、光宗耀祖。除捐助公益修桥造路等外,建宅立楼是华侨们zui重视zui普遍的事,因此,泉州的洋楼比比皆是,位于泉州老城区中山中路345号的陈光纯故居,就是其中zui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洋楼。
从中山中路345号折进去,先是一个洋灰斑驳的小牌门。走进去不上二十步,两幢中西合璧式的洋楼就那么打眼地矗立在你的视界两侧。沉着凝重而又热烈的清水红砖,是这两幢洋楼的外饰视觉形象。左侧一座,不久前刚修好。入门后,再上楼,那地砖及廊砖始终强调着你的这一切观感,让自小习惯于闽南泉州建筑的你,顺目而安逸!而大门廊柱及两侧正屋墙脚的砻石壁墙,也是泉州建筑出砖入石的基调。后人论证,说是这一切刚好契合泉州多雨潮湿的气候。倒是右侧那座洋楼正中凸显的半圆拱券造型门楼,自上而下,立马给人一种西洋的典雅、尊贵之感。上下连廊,也全都是半圆拱券承拱柱廊,除通风透气采光的实用功能外,还兼具视觉造型上的审美意趣。
整体全为石木砖结构的陈光纯故居,每幢都有16个房间,每个房间足有二十多平方米。而地板上的那些砖,据说都是从菲律宾特制海运过来的,为的是保证质量。当然,还包括那些用于勾缝、粉墙、砌筑的洋毛灰水泥。百余年过去了,岁月的包浆在这两幢洋楼的每一个角落都打上了印记,但整体建筑的牢固、结实,让人赞叹!虽然上楼的木扶手,及二楼木楼板因为上百年间、千百人的践踏,而消减了它的本质,但天花板上的精致雕刻和雕花吊灯窗,仍掩饰不住它昔日的雍容华贵。廊道外的那些翡翠色的栏杆瓷瓶,一柱柱典雅从容地接受主人与游客千万遍的检阅和挑剔注视。那有序而又为安全设定的排列。连同宽敞的廊道,让你联想起主人家在此吟风弄月的风雅。两层的小楼,正面的廊道连着两侧的山廊,通向卧室和中厅,让楼上楼下的家人,很方便地到这里纳凉赏景。
其实,陈光纯在泉州老城的房子不止这两处,而是多达140余处。附近的奎章巷、通政巷、花巷,到处是他的产业。出生于清末咸丰三年(1853年)的陈光纯,自小就随父亲旅居菲律宾,以努力打拼和勤俭闻名,他常对自己的店员、伙计和众子孙们念叨:“有勤无俭会磨死,有俭无勤会饿死!”继承了父业的陈光纯,把生意做到了极致,富甲南洋,却始终不忘祖国和故乡,是位积极主张发展教育、科学报国拯民的有识侨坤和*。他在南洋初识*后,即慷慨认购*发放的债券,支持*的*事业。1912年起,陈光纯投资110多万银元,在泉州古城购建110多幢房屋,并在市区设当铺,倡设华侨联合会,自任会长,还在海外创办马尼拉华侨小学及华侨公会。1918年,陈光纯携妻女回国,送女儿就读福州女子师范艺校后,他即捐献巨资,并捐献自己购建的大部分房屋,在花巷附近建立泉州启明女校。1919年,又建启明中学。他独资负担女校的开办费、办公费和教职员工的工资。1921年,陈光纯与陈仲瑾联手创办泉州西隅初级师范学校,任校董及董事长。1922年,陈光纯适遇泉州*堂司铎拉宾莫牙(汉名任道远),为他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弘扬*教义所感,献房捐资,建启明女校,并让妻女兼任女校教员。后因女校和*教堂原址校舍逼仄,他又花巨资购置花巷许厝埕*空地,另建泉州当时古城内zui高zui大的水泥三层大楼,作为启明女校与泉州西教堂用地。“*高楼,巍巍入云,在全城中,实为di一”。1924年,陈光纯去世。其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后人,为纪念陈光纯对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特在菲律宾马尼拉市陈氏宗亲会会址上,建立“陈光纯图书馆”。
入陈光纯故居右侧的那座洋楼,正中凸显的圆拱形牌楼门道两侧的那副对联“蓝水远来支分鲤郭,园林新筑地卜鳌山”,很能说明问题,把来自南安梅山蓝园村的陈光纯祖籍地,标榜在诗联冠头上,表明陈光纯始终不忘祖居故地,始终不忘初心。已踏磨得溜光平滑的内庭石埕一角,一口井静静地隐身其间,无声地诉说着岁月时光变幻和饮水思源的故事。这原是清末名宦苏廷玉的部分业产,被陈光纯收购改建。
1924年冬,病逝于马尼拉的陈光纯魂归故里,被安葬在古城北门顶埔执节宫东侧。年年岁岁,陈氏后人及其仰慕者纷纷到此示敬,瞻仰和怀念这位侨乡翘楚。
杨阿苗故居
址在鲤城区江南街道亭店社区,坐北朝南的皇宫式建筑格局。占地面积1349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大小房间30间,大小天井10个。建筑形式属重檐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木结构,斗拱梁架,典型的闽南古民居格局。大门路、花厅门路、大厅、下厅、壁垛、窗棂等和谐相融,集石、木、砖、瓷、竹、漆雕及泥塑、彩绘于一炉,工艺精湛,装饰一流。建于光绪二十年(1884年)的杨阿苗故居,前后历时12年,经精雕细琢,花费白银数十万两。
故居虽在古城之外,但仍属古城鲤城区江南范围内,是典型的闽南人下南洋、筚路褴褛打拼奋斗、事业有成后荣归故里、光宗耀祖的一块金字招牌,是一座闽南人“下南洋”的凝固式雕塑纪念碑。
大门正面壁墙为青草石雕,除精致地雕琢出传统的梅兰菊竹等花鸟图画外,双边的青草石雕更镌刻着家风家训,遗训子孙后代,忠孝传家,诗礼续世。
杨阿苗,原名杨嘉种(1865-1932年),7岁随叔父往菲律宾,学会经商后,去菲各地开设30多个协成行分支行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全盛时期资产达1700多万菲币。
1991年,杨阿苗故居被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桂生进士第
泉州清末zui后一科进士(1905年,即清光绪三十一年)吴桂生,名增,自号养和居士,原籍南安丰州,登第后入府城金鱼巷建宅第,即现在老城金鱼巷84号。该第三进三开间三落双护厝,翘脊飞檐,属闽南泉州皇宫式官宅建筑。兴许是时在清末、正当朝廷苟延残喘之时,赶不上“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好时光,也做不上什么大官,因此宅第建筑很是一般,距现在近百年,已呈颓败之象,有待修缮。
登进士第后,吴桂生也没有当什么显赫的官,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才被任为有名无实的内阁中书。其时,朝政*,皇帝都做不了什么事,何况新官。吴桂生看事不可为,慨然辞官归泉,后被聘为清源书院山长。自此,他矢志家乡教育五十年,写下大量诗文,与一帮名绅相唱和,现今尚留有《泉俗激刺篇》《蕃薯杂咏》各一卷。
吴桂生是泉州近代新式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毕生为泉州地方教育鼓与呼,足迹遍及泉属城乡及南洋各地,对创办新式学堂,特别是中学堂,贡献卓著,在泉州民间享有声望。他曾在*十八年(1929年),倡建泉州昭昧国学,并任校长。还先后任泉州府中学堂董事长和培元中学教员。辛亥*爆发时,吴桂生与地方开明人士组织保安会,被推为会长,及时维持泉州地方秩序,避免社会动荡、百姓无辜伤亡。为此,他曾组织新门外延陵乡吴姓子弟200多人,入古城维持治安。*三十一年(1942年),吴桂生担任福建侨民紧急救济委员会委员,被推为花桥善举公所、开元慈儿院、温陵养老院董事,为泉州慈善公益事业做了很多贡献。
洲紫新筑宋宅
从老城西街的裴巷转入116号的“洲紫新筑”宋宅,才知道这里别有洞天!这宅第,其实是由两座前后相连的建筑及庭院组成。仅前面那栋古大厝,即有3000多平方米,左右各30多个开间。后边,是西班牙风格的洋楼和宅院。临街面的大厝,是三开间双护厝的闽南传统民居,有大小房间40间,厝外,有石埕百余平方米。后落,是双层洋楼,内部结构却是中式结构。因为主人是旅菲爱国华侨宋文圃,洋楼的图纸设计连同所用的木材、水泥,都是从菲律宾直接海运过来的!据宋文圃后人介绍,这院宅本来要用钢筋水泥建造,后来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路受阻而作罢,改用砖石结构。
1912年,旅菲华侨宋文圃从粘姓人家手中购买旧宅,至1915年才把它改建完成。这宅第,无疑凝聚着宋文圃这一代老华侨闯荡*、打拼南洋、成功回乡的热望和叶落归根的愿景。据说,明代著名的理学家蔡清曾在这地方原址执教。当年,宅落西北角建有书楼,蔡清常在那里著书立说、传道授徒。因此,宋宅似乎至今仍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儒风雅韵。
刘胜裕总行大楼
址在中山南路372号的这座刘胜裕总行大楼,是泉州近代商业发展的直接见证物,也是泉州近代商业的标志性建筑。楼高四层,上有亭台,建后很长一段时间,曾是泉州老城di一高楼。抗战时期,为泉州老城防空瞭望哨,当局曾在楼顶设岗瞭望,以观察四方,并在上面架设*,用以防空。
该楼由永春籍著名行商刘攸宜、刘攸足兄弟建造,时在1922年。开始建造时,楼主人请了当时上海著名的大设计师来勘察设计,设计师们把欧风美雨、十里洋场、海派风味以及泉州闽南本土建筑艺术都杂揉在一起。东南亚风情的骑楼,是中山路统一的立面设计,特别为当街的商铺及南来北往的客商着想,对多雨的泉州人来说,是种人性化的便利设计,又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二、三两层,圆穹式的罗马窗,溢满异域风情,让人眼界一新。特别是三楼转角及中间小门出挑凌空的阳台,更是夺人眼球,它既方便了屋主人观景、纳凉,又有让人视界一新的观感。四楼的罗马柱,以及绕楼半周护厝的镂空长廊,一改整座大楼硕大雄崇所带来的沉闷感,又为主人和客人创造一个远眺近观的空间,一个纳凉、休闲的平台。而四楼顶的亭台阁楼,既是瞭望哨,又拔高了洋楼的高度,增添了这座洋楼的高雅别致感。
整座大楼外观全部采用瓷砖及马赛克、洋灰白石仔等进行立面装饰,花鸟走兽扮亮洋楼的外立面,而洋楼内部的装修、装饰也同样别具现代思维与现代意识,除了地面、墙面大量采用瓷砖外,自来水设施和抽水马桶的设计和配备,都在泉州地面开风气之先!楼顶300担储水量的蓄水池,源自于层层过滤的“海绵材料”,滤网下铺设有精挑细选的大粒沙子、木炭及硫黄石等,抽上去的水zui后才导入蓄水池。至今,这座蓄水池依旧在发挥浣洗的作用。
洋楼主人刘攸足,在其时专做桐油生意,兴许是来自永春山区的缘故,他们做的桐油来自永春、德化、安溪,甚至更远的大田、尤溪、三明、漳平等地,地道纯正,质量上乘。其时,从泉州湾口的大船修造,到侨乡各地寺庙宫观的漆饰,直至家居民用橱桌眠床、篮筐瓶盒的漆髹装饰,无不需要大量的桐油。因此,刘家生意越做越大,钱银越赚越多,终于有了这座盛立于中山路与指挥巷*接处的大洋楼。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刘家第三代的三少爷娶了“南门土特产”大*商李家的千金*,门当户对,强强联手,两大泉州巨商,把双方家族推向“泉州di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