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种血型(三十二种血型是什么)
- 作者: 军寒
- 来源: 投稿
- 2023-08-07
大家好,32种血型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三十二种血型是什么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32种血型和三十二种血型是什么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三十二种血型是什么
你好!
常见血型4种:一般常分A、B、AB和O型。
另外还有如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稀有血型此前共有26种。这些稀有血型往往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两种全新的血型,由此人类血型的总数增至32种。
如有疑问,请追问。
全世界总共有多少种血型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有30种,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和“Rh血型*”。
科学史记载:在17世纪80年代的英国,有位医生曾经给一个生命垂危的年轻人输羊血,奇迹般的挽救了他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20世纪初,我们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人类最早认识的血型*是ABO血型*。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健康人的血清对不同人类个体的红细胞有凝聚作用。如果把取自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成对混合,可以分为A、B、C(后改称O)三个组。后来,他的学生Decastello和St*li又发现了第四组,即AB组。
数年后,兰德施泰纳等人又发现了其他*的血型*,如MNS血型*、Rh血型*等。1930年,兰德施泰纳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几十年来,新的血型*不断被报道,由1935年成立的国际输血协会专门负责认定与命名工作。得到承认的30种人类血型*包括超过600种抗原,但其中大部分都非常罕见。
2012年02月28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全新的血型,由此人类血型的总数增至32种。发现这两种全新血型的是美国佛蒙特大学生物学家布莱恩·巴利夫为首的研究团队。巴利夫和同事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两种名为ABCB6和ABCG2的特殊转运蛋白,随后经法国国家输血研究所确认,这确实是两种此前未被识别的转运蛋白,含有这两种蛋白的新血型则分别被命名为“朗格雷”和“尤尼奥尔”。
ABO血型*红细胞血型是1900年由奥地利的K.兰德施泰纳发现的。他把每个人的红细胞分别与别人的血清交叉混合后,发现有的血液之间发生凝集反应,有的则不发生。他认为凡是凝集者,红细胞上有一种抗原,血清中有一种抗体。如抗原与抗体有相对应的特异关系,便发生凝集反应。如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便会发生凝集。如果红细胞缺乏某一种抗原,或血清中缺乏与之对应的抗体,就不发生凝集。根据这个原理他发现了人的ABO血型。后来他又把不同人的红细胞分别注射到家兔体内,在家兔血清中产生了3种免疫性抗体,分别叫做M抗体、N抗体及P抗体。用这3种抗体,又可确定红细胞上3种新的抗原。这些新的抗原与ABO血型无关,是*遗传的,是另外的血型*。而且M、N与P也不是一个*。控制不同血型*的血型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即使在一个染色体上,两个*的基因位点也相距甚远,不是连锁关系,因此是*遗传的。
Rh血型*Rh是恒河猴(Rhesus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阳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中,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
在我国,RH阴性血型只占千分之三到四。RH阴性A型、B型、O型、AB型的比例是3:3:3:1。
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因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原将*RH阴性人体产生RH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但是,RH阳性者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有些血型抗体是不完全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细胞结合后看不出凝集现象,血清中有抗体但不容易发现。1945年抗人球蛋白试验应用到血型检查中来,这种试验就可检查不完全抗体,从此,许多血型抗原陆续被人发现。每当发现一个新抗原后就要确定这一抗原与已经发现的血型是什么关系,这样在人的红细胞上便确定了若干血型*。此外,还有一些抗原,或因其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太高,或因其在群体中分布的频率太低,对它们无法进行遗传学分析。在没有弄清它们的遗传关系以前,暂且把这些抗原分别叫做高频率抗原及低频率抗原,对于它们的归属有待进一步确定。
MN血型*红细胞膜上另一类血型抗原叫MN抗原,即红细胞膜上的血型糖蛋白A。它在SOS凝胶电泳谱上显示两条区带,即PAS-1和PAS-2,血型糖蛋白A是两者的二聚物。已知血型糖蛋白A由131个氨基酸组成,其一级结构已测定(图2)。血型糖蛋白A的肽链呈三节式结构,中间第73~92号氨基酸为疏水性肽链,可横穿膜脂层;N端肽链位于膜外侧,与血型活性有关,在这段肽链上分布有15条O-糖苷键型糖链和1条N-糖苷键型糖链,糖链中唾液酸占红细胞膜上全部唾液酸的一半以上;C端肽链位于膜内侧,含较多酸性氨基酸。
MN抗原由M抗原和N抗原两部分组成,如果用神经氨酸酶将M抗原切去1个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则为N抗原,如再切去一个唾液酸则抗原性完全失去。MN抗原的抗原性还和肽链上的氨基有关,若将氨基用乙酰基保护后即失去抗原性。随着S和s两个抗原的发现,此血型*现在一般称为MNS血型*。
HLA血型*HLA血型*是人类白细胞抗原中最重要的一类。与红细胞血型相比,人们对白细胞抗原的了解较晚,人体第一个白细胞抗原Mac是1958年法国科学家J.多塞发现的。HLA是人体白细胞抗原的英文缩写,已发现HLA抗原有144种以上,这些抗原分为A、B、C、D、DR、DQ和DP7个系列,而且HLA在其他细胞表面上也存在。
HLA抗原是一种糖蛋白(含糖为9%),其分子结构与免疫球蛋白极相似(图3)。HLA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含2条轻链和2条重链),重链上连接2条糖链。HLA分子部分镶嵌在细胞膜的双脂层中,其*膜的部分相当于免疫球蛋白IgG的Fc区段,轻链为β-微球蛋白。由于分子结构上的相似,故HLA与有保卫功能的免疫防御*密切相关。
此外,HLA和红细胞血型一样都受遗传规律的控制。决定HLA型的基因在第6对染色体上。每个人分别可从父母获得一套染色体,所以一个人可以同时查出A、B、C、D和DR5个系列中的5~10种白细胞型,因此表现出来的各种白细胞型有上亿种之多。在无血缘关系的人间找出HLA相同的两个是很困难的。但同胞兄弟姊妹之间总是有1/4机会HLA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因此法医鉴定亲缘关系时,HLA测定是最有力的工具。
稀有血型就是一种少见或罕见的血型。这种血型不仅在ABO血型*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中也还存在一些更为罕见的血型。随着血型血清学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将所发现的稀有血型,分别建立起的稀有血型*,如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
还有一种叫孟买型的稀有血型*,在这种血型的红细胞上,没有A、B和H抗原,但在血清中却同时存在A、B和抗H三种抗体。
在稀有血型*中,除RH血型*外,其他各血型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因此,它们在实际的临床上远没有ABO及RH血型*重要,但是,就其具体来说,如用血不当,有些抗体仍可出现致命的恶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稀有血型的检测,建立完整的稀有血型档案,对于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适应我国**形势的需要,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基本上,O型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血型。但在某些地方,如挪威,A型血型的人较多。A型抗原一般比B型抗原较常见。AB型血型因为要同时有A及B抗原,故此亦是ABO血型中最少的。ABO血型分布跟地区及种族有关。
6月4日,聊城市中心血站血型室从聊城一名41岁献血者的血液中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血型基因A204血型等位基因,这种“血型”十分罕见,可以说是“熊猫血中的熊猫血”,是全球首次在黄种人身上发现。该“血型”人作为供者,其*成功率远高于其他人群。
过去人们认为只有人才有血型,现在已知狗、鸡和许多动物都有血型*。生长在美国缅因海湾的角鲨有4种血型。大马哈鱼至少有8种抗原类型或类型的组合。这些不同类型的出现通常随不同地区的种群而异。家畜也有血型,马有4种,牛有3种,猪也有4种。
在人类学上,根据A型、B型及AB型三型的出现率的多少组成一个指数叫做种族生化指数来研究各种血型在各人种中的分布规律。O型的高频率分布在欧洲西北部、西南非、部分澳大利亚及南印度和中美洲;B型的最高频率分布于中亚及北印度;A型在欧洲、西亚及澳大利亚南部的土著中的是最高的,而在某些美洲印第安人部族中是最高的。
灵长类的血型可以通过抗A和抗B血清来测定。黑猩猩的血全部属于O型或A型,猩猩属于B型,大猩猩有B型也有A型,长臂猿血型有A型、B型及AB型。低等灵长类在红血球里没有抗原,但在它们的唾液里分泌ABO抗原。旧*猴大多数是血型A型,新*猴血型也是A型,但个别的在唾液里有象B一样的抗原。在某些灵长类中发现具有类似人类M的抗原,如在黑猩猩体内发现了具有M血型和N血型,在灵长类中也发现具Rh抗原的。
ABO血型鉴定通常只用两种抗血清即抗A及抗B血清,就可将群体分为四种血型。
根据血型的遗传规律,和临床工作方例起见,配偶间所生子女的血型如下:
1、各种ABO配偶所生子女的血型(表现式):
婚配式子女可能有的血型子女不可能有的血型
A×BA、B、AB、O无
A×AA、OAB、B
A×ABA、B、ABO
A×OA、OB、AB
B×BB、OA、AB
B×ABA、B、ABO
B×OB、OA、AB
AB×ABA、B、ABO
AB×OA、BAB、O
O×OOA、B、AB
2、遗传式:
婚配式
父母基因型后代基因型
A型×A型
IAIA×IAIAIAIA
IAIA×IAiIAIA、IAi
IAi×IAiIAIA、IAi、ii
A型×O型
IAIA×iiIAi
IAi×iiIAi、ii
A型×AB型
IAIA×IAIBIAIA、IAIB
IAi×IAIBIAIA、IAi、IBi、IAIB
B型×B型
IBIB×IBIBIBIB
IBIB×IBiIBIB、IBi
IBi×IBiIBIB、IBi、ii
B型×O型
IBIB×iiIBi
IBi×iiIBi、ii
B型×AB型
IBIB×IAIBIBIB、IAIB
IBi×IAIBIBIB、IBi、IAIB、IAi
A型×B型
IAIA×IBIBIAIB
IAIA×IBiIAi、IAIB
IAi×IBIBIBi、IAIB
IAi×IBiIAi、IBi、IAIB、ii
AB型×AB型
IAIB×IAIBIAIA、IBIB、IAIB
O型×O型
ii×iiii
26种血型都是什么
最佳答案-由*者2007-06-2712:42:15选出
血型一般是指红细胞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抗原的遗传多态性,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发现了人类第一个血型*--红细胞ABO血型*。100多年来,已发现红细胞表面存在二十六种血型*400多个红细胞抗原。这些血型*有ABO、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DUFFY、IL等,其中ABO、Rh血型*在临床输血与产前检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ABO血型*有A、B两个血型抗原,A型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B型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AB型红细胞表面同时存在A抗原和B抗原,O型红细胞表面没有A抗原和B抗原;同时,A型的人血请中存在抗B抗体,B型的人血清中存在抗A抗体,O型的人血清中同时存在抗A、抗B抗体,AB型的人血清中不存在抗A、抗B抗体。这些抗体是“天然”存在的,称为规则抗体,一般我们通过正反定型就可确定ABO血型,由于规则抗体的存在,ABO血型不合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故临床上要求ABO同型相输。
Rh血型*Rh血型能识别的抗原共43种,常见有D、C、c、E、e五个抗原,目前,临床常规检测的是D抗原,红细胞表面存在D抗原的称为Rh(D)阳性,缺少D抗原的称为Rh(D)阴性,在汉族人群中Rh(D)阴性个体的比例为3-5‰,故Rh(D)阴性称为稀有血型。Rh(D)阴性个体受外界Rh(D)阳性红细胞剌激时,机体会免疫产生抗D抗体,剌激途径有输血和妊娠,这种抗体称为不规则抗体。Rh血型不合也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上同样要求Rh(D)血型同型相输。有过妊娠史、体内已产生抗D抗体的Rh(D)阴性孕妇,其体内的抗D抗体可对Rh(D)阳性胎儿的红细胞造成伤害,引起死胎或产后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
白细胞血型白细胞膜上的抗原可分三类:一是红细胞血型*抗原;二是白细胞本身所特有的抗原;三是与个体各组织共有的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又称组织相容性抗原(HCA)。目前HLA被检出的抗原分7个*,共148种,又被分为HLA-Ⅰ类和HLA-Ⅱ类抗原。此类抗原在输血、妊娠,特别是组织*中意义重大。
血型是遗传的,儿女的血型是由父母双方决定的。
人类ABO血型分布表
国家或民族OABAB
中国(北京)29273213
中国(广州)4623256
日本30382210
阿努伊人(日本)17323218
*28323110
鞑靼人28302913
泰国3722338
菲律宾4522276
澳大利亚原居民613900
印度(孟买)32292811
*3431296
埃及3336248
埃塞俄比亚4327255
俄罗斯3336238
乌克兰3740186
格鲁齐亚4537124
爱沙尼亚3436238
波兰3339209
犹太人(波兰)3341188
犹太人(德国)4241125
奥地利3644136
法国434773
意大利(米兰)4641113
西班牙3847105
巴斯克人(西班牙)514441
塞尔维亚3842165
土耳其4334186
匈牙利3643186
还有另类血型是植物血型,目前缺乏对它的研究,所以还有待日后去查找。
混合血型
血型(bloodgroups;bloodtypes)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分为abo三种,也有特殊的。
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现已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浆蛋白,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通常人们对血型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ABO血型以及输血问题等方面,实际上,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动物血型的发现也为血型研究提供了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血型一般常分A、B、AB和O四种,另外还有Rh阴性血型、MNSSU血型、P型血、和D缺失型血等极为稀少的10余种血型*。其中,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输入,因此被称作万能受血者,O型可以输出给任何血型的人体内,因此被称作万能输血者、异能血者,实际上,不同血型之间的输送,一般只能小量的输送,不能大量。要大量输血的话,最好还是相同血型之间为好。
发展史
科学史记载:在17世纪80年代的英国,有位医生曾经给一个生命垂危的年轻人输羊血,奇迹般的挽救了他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20世纪初,我们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人类最早认识的血型*是ABO血型*。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健康人的血清对不同人类个体的红细胞有凝聚作用。如果把取自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成对混合,可以分为A、B、C(后改称O)三个组。后来,他的学生Decastello和St*li又发现了第四组,即AB组。
卡尔·兰德斯坦纳
数年后,兰德施泰纳等人又发现了其他*的血型*,如MNS血型*、Rh血型*等。1930年,兰德施泰纳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几十年来,新的血型*不断被报道,由1935年成立的国际输血协会专门负责认定与命名工作。得到承认的30种人类血型*包括超过600种抗原,但其中大部分都非常罕见。
2012年02月28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全新的血型,由此人类血型的总数增至32种。发现这两种全新血型的是美国佛蒙特大学生物学家布莱恩·巴利夫为首的研究团队。巴利夫和同事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两种名为ABCB6和ABCG2的特殊转运蛋白,随后经法国国家输血研究所确认,这确实是两种此前未被识别的转运蛋白,含有这两种蛋白的新血型则分别被命名为“朗格雷”和“尤尼奥尔”。
血型的发现开创了免疫血液学、免疫遗传学等新兴学科,对临床输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型*也曾广泛应用于法医学以及亲子鉴定中,但已经逐渐被更为精确的基因学方法所取代。
部分*
ABO血型*
红细胞血型是1900年由奥地利的K.兰德施泰纳发现的。他把每个人的红细胞分别与别人的血清交叉混合后,发现有的血液之间发生凝集反应,有的则不发生。他认为凡是凝集者,红细胞上有一种抗原,血清中有一种抗体。如抗原与抗体有相对应的特异关系,便发生凝集反应。如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便会发生凝集。如果红细胞缺乏某一种抗原,或血清中缺乏与之对应的抗体,就不发生凝集。根据这个原理他发现了人的ABO血型。后来他又把不同人的红细胞分别注射到家兔体内,在家兔血清中产生了3种免疫性抗体,分别叫做M抗体、N抗体及P抗体。
用这3种抗体,又可确定红细胞上3种新的抗原。这些新的抗原与ABO血型无关,是*遗传的,是另外的血型*。而且M、N与P也不是一个*。控制不同血型*的血型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即使在一个染色体上,两个*的基因位点也相距甚远,不是连锁关系,因此是*遗传的。
Rh血型*
Rh是恒河猴(Rhesus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阳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中,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
在我国,RH阴性血型只占千分之三到四,RH阴性A型、B型、O型、AB型的比例是3:3:3:1。
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因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原将*RH阴性人体产生RH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但是,RH阳性者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有些血型抗体是不完全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细胞结合后看不出凝集现象,血清中有抗体但不容易发现。1945年抗人球蛋白试验应用到血型检查中来,这种试验就可检查不完全抗体,从此,许多血型抗原陆续被人发现。每当发现一个新抗原后就要确定这一抗原与已经发现的血型是什么关系,这样在人的红细胞上便确定了若干血型*。此外,还有一些抗原,或因其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太高,或因其在群体中分布的频率太低,对它们无法进行遗传学分析。在没有弄清它们的遗传关系以前,暂且把这些抗原分别叫做高频率抗原及低频率抗原,对于它们的归属有待进一步确定。
MN血型*
红细胞膜上另一类血型抗原叫MN抗原,即红细胞膜上的血型糖蛋白A。它在SOS凝胶电泳谱上显示两条区带,即PAS-1和PAS-2,血型糖蛋白A是两者的二聚物。已知血型糖蛋白A由131个氨基酸组成,其一级结构已测定(图2)。血型糖蛋白A的肽链呈三节式结构,中间第73~92号氨基酸为疏水性肽链,可横穿膜脂层;N端肽链位于膜外侧,与血型活性有关,在这段肽链上分布有15条O-糖苷键型糖链和1条N-糖苷键型糖链,糖链中唾液酸占红细胞膜上全部唾液酸的一半以上;C端肽链位于膜内侧,含较多酸性氨基酸。
MN抗原由M抗原和N抗原两部分组成,如果用神经氨酸酶将M抗原切去1个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则为N抗原,如再切去一个唾液酸则抗原性完全失去。MN抗原的抗原性还和肽链上的氨基有关,若将氨基用乙酰基保护后即失去抗原性。随着S和s两个抗原的发现,此血型*现在一般称为MNS血型*。
HLA血型*
HLA血型*是人类白细胞抗原中最重要的一类。与红细胞血型相比,人们对白细胞抗原的了解较晚,人体第一个白细胞抗原Mac是1958年法国科学家J.多塞发现的。HLA是人体白细胞抗原的英文缩写,已发现HLA抗原有144种以上,这些抗原分为A、B、C、D、DR、DQ和DP7个系列,而且HLA在其他细胞表面上也存在。
HLA抗原是一种糖蛋白(含糖为9%),其分子结构与免疫球蛋白极相似(图3)。HLA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含2条轻链和2条重链),重链上连接2条糖链。HLA分子部分镶嵌在细胞膜的双脂层中,其*膜的部分相当于免疫球蛋白IgG的Fc区段,轻链为β-微球蛋白。由于分子结构上的相似,故HLA与有保卫功能的免疫防御*密切相关。
此外,HLA和红细胞血型一样都受遗传规律的控制,决定HLA型的基因在第6对染色体上。每个人分别可从父母获得一套染色体,所以一个人可以同时查出A、B、C、D和DR5个系列中的5~10种白细胞型,因此表现出来的各种白细胞型有上亿种之多。在无血缘关系的人间找出HLA相同的两个是很困难的。但同胞兄弟姊妹之间总是有1/4机会HLA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因此法医鉴定亲缘关系时,HLA测定是最有力的工具。
原理
红细胞血型抗原
红细胞膜中夹杂着3种蛋白质:糖蛋白、简单蛋白及膜收缩蛋白。红细胞抗原有些突出在细胞表面,好像伸出在地面上的树枝,如ABH抗原;有些镶嵌在细胞膜内,如Rh抗原。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反应的部分,叫做抗原决定簇。血型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有的已经清楚,但大部分不清楚。有些血型在体液中存在可溶性抗原,叫做血型物质。从人体分离出来的ABH及Lewis血型物质是糖蛋白,即在肽链的骨架上连接着一些糖的侧链,这些糖链便是特异性决定簇。ABH及Lewis血型物质的特异性决定簇很相似,只是在糖链上个别糖的种类或同一种糖由于存在位置不同,就显出不同的特异性。比如A与B的抗原特异性,只是在糖链上有一个糖不相同,便显示出不同的特异性。A抗原决定簇在糖链的终末端是一个N-乙酰半乳糖胺,而B抗原决定簇在糖链的终末端却是一个D-半乳糖。
红细胞上的ABH抗原决定簇,虽与体液中的抗原决定簇糖链结构相同,但连接的骨架不同。红细胞上的糖链是通过神经鞘氨醇与脂肪酸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所以红细胞上的ABH抗原是糖脂而不是糖蛋白。
MN·P及I血型的抗原决定簇也是碳水化合物。Rh抗原的决定簇可能是蛋白质,因为红细胞经硫氢化物、脲素及蛋白酶等物处理后,Rh活性即行消失。
有一些血型抗体,如抗IH,抗IA,抗IB,抗IP1等,只与带有I抗原及另外一个抗原的细胞发生反应,而不与其中只有一个抗原的细胞发生反应。说明这些抗原为复合抗原,在一个分子上具有两种特异性。
Lewis血型抗原实际上是血浆中的抗原,红细胞上的Lewis抗原是从血浆中吸附来的。I抗原在分泌液中虽有可溶性抗原,但不存在于血浆中。另外有些血型是在血浆中存在可溶性抗原,分泌液中却不存在。Bg抗原实际是白细胞的抗原,可能从白细胞脱落到血浆中,再从血浆中吸附到红细胞上,表现为红细胞的抗原。Chido血型及Rodger血型的抗原与血浆中的补体第四成分(C4)有关。用电泳方法分析人的C4,可以见到3种类型:泳动快的(F);泳动慢的(S);快慢两种成份都有的(FS)。血浆中只有F成份的人,红细胞上有Rodger抗原。只有S成份的人,红细胞上有Chido抗原。两种成份全有的人,红细胞上也同时具有Chido及Rodger两种抗原。
各种血型抗原在红细胞上的分布是不同的,有的密集,有的疏松。抗原数目的多少决定了抗原的强弱。用放射性碘标记的兔抗A及抗B血清,检查人的红细胞,根据每个细胞上的放射性强度,可以推算出每个红细胞上的抗原数目。
各种血型抗原在个体发育不同阶段强度是不相同的。新生儿的ABO及Lewis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之反应较*细脆弱。不到10厘米的胎儿之红细胞就能与抗P1血清发生反应,但其反应强度较*红细胞弱。新生儿的红细胞吸收抗I的能力几乎与*红细胞一样,但凝集反应强度远较*红细胞弱。可是与抗i血清的凝集却比*红细胞强。Yta及Xga抗原在新生儿红细胞上稍较*红细胞弱,而Rh、Kell、Duffy、Jk、MNSs、Di及Do等*的抗原在出生时已发育完全。Chido血型的抗原在新生儿血浆中可以检出,但在红细胞上不能发现。
其他相关知识
血液的生成
血液的生成很有趣,就像田径场上的接力跑,参与者有胚胎的卵黄囊、肝、脾、肾、淋巴结、骨髓等。造血始于人胚的第3周,此阶段还没有什么*形成,一个叫卵黄囊的胚胎组织担起造血的第一责任。人胚第6周,人体*形成,肝脏接着造血。人胚第3个月,脾是主要的造血*。人胚第4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这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组织。出生后,肝、脾造血停止,骨髓负起造血的全部责任。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它们各司其职,但都来自同一种细胞--多功能干细胞。由这种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才变为在血*流动的各种终末血细胞。
稀有血型
稀有血型就是一种少见或罕见的血型。这种血型不仅在ABO血型*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中也还存在一些更为罕见的血型。随着血型血清学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将所发现的稀有血型,分别建立起的稀有血型*,如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
还有一种叫孟买型的稀有血型*,在这种血型的红细胞上,没有A、B和H抗原,但在血清中却同时存在A、B和抗H三种抗体。
在稀有血型*中,除RH血型*外,其他各血型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因此,它们在实际的临床上远没有ABO及RH血型*重要,但是,就其具体来说,如用血不当,有些抗体仍可出现致命的恶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稀有血型的检测,建立完整的稀有血型档案,对于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适应我国**形势的需要,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基本上,O型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血型。但在某些地方,如挪威,A型血型的人较多。A型抗原一般比B型抗原较常见。AB型血型因为要同时有A及B抗原,故此亦是ABO血型中最少的。ABO血型分布跟地区及种族有关。
6月4日,聊城市中心血站血型室从聊城一名41岁献血者的血液中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血型基因A204血型等位基因,这种“血型”十分罕见,可以说是“熊猫血中的熊猫血”,是全球首次在黄种人身上发现。该“血型”人作为供者,其*成功率远高于其他人群。[1]
动物的血型
过去人们认为只有人才有血型,现在已知狗、鸡和许多动物都有血型*。生长在美国缅因海湾的角鲨有4种血型。大马哈鱼至少有8种抗原类型或类型的组合。这些不同类型的出现通常随不同地区的种群而异。家畜也有血型,马有4种,牛有3种,猪也有4种。
四兽五行图
在人类学上,根据A型、B型及AB型三型的出现率的多少组成一个指数叫做种族生化指数来研究各种血型在各人种中的分布规律。O型的高频率分布在欧洲西北部、西南非、部分澳大利亚及南印度和中美洲;B型的最高频率分布于中亚及北印度;A型在欧洲、西亚及澳大利亚南部的土著中的是最高的,而在某些美洲印第安人部族中是最高的。
灵长类的血型可以通过抗A和抗B血清来测定。黑猩猩的血全部属于O型或A型,猩猩属于B型,大猩猩有B型也有A型,长臂猿血型有A型、B型及AB型。低等灵长类在红血球里没有抗原,但在它们的唾液里分泌ABO抗原。旧*猴大多数是血型A型,新*猴血型也是A型,但个别的在唾液里有象B一样的抗原。在某些灵长类中发现具有类似人类M的抗原,如在黑猩猩体内发现了具有M血型和N血型,在灵长类中也发现具Rh抗原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