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冒充邻居加业主群「微信聊天想*人名怎么弄」

  • 作者: 枫采
  • 来源: 投稿
  • 2023-01-19

微信聊天想*人名怎么弄?

   一、微信加好友打招呼语*、粘贴的方法及步骤:

    1,在聊天窗口中直接用手指长按想要*的文字内容,然后就会在文字上方出现“*”选项,点击即可*。

    2,随后在输入框中长按即可出现“粘贴”选项,点击即可, 3,接着就可以看到之前*的文字内容被粘贴出来了。 二、微信(WeChat)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跨*作*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不少小区都有业主群,除了物业通知小区的相关事宜,也会有邻居遇到难事求助,只要在群里问一声,总会有邻居热心发言,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过,王女士前不久,就因为帮助“邻居”出谋划策,险些被踢出邻居群,因为她想帮助的对象,竟是一个潜入业主群的骗子。“伪邻居”出没,他们可没存什么好心思。


石市警方发布的警情提示。

假聊天 真骗人

家住高新区的刘女士说,他们的业主群日常挺活跃的,除了物业的通知之外,也会有团购、闲置物品交换等信息,有人遇到麻烦事儿也会在群里问问,看看邻居们有什么高见。不过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她很少在群里发言,但是闲下来的时候也会翻翻大家的聊天纪录。前几天,她睡前又像往常一样拿手机翻看群里的信息,正好有人因为胃疼困扰,问有什么疗效好的药。一位热心的邻居就问她是怎么引起的胃疼,然后又热心地推荐说有个大夫有特效药,又发了二维码,推荐加二维码入群咨询。王女士告诉记者,恰好那天她在单位跟几个同事也聊起了胃疼的话题,就忍不住发言提醒,年轻人一定要注意规律饮食,千万不要为了减肥节食,然后又暴饮暴食。没想到没过一会儿,群管理员就专门@了她和另外两个聊天的人,说了一句套路挺深啊,就一起踢出了群。

刘女士瞬间懵了,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后她又加了群管理员的好友,才知道原委。这样的聊天在好几个群里出现过,就是为了引人加群,然后骗人财物。为了防止邻居受骗,群管理员才宁肯错踢,也不留情。

无独有偶,王先生也是莫名其妙地被拉到了一个微信群里,被套路购买某种产品,不过王先生因为警惕性比较强,出于正义感他还说了一句: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种老套路骗钱。提出质疑的王先生,随即就被踢出了这个微信群,也没有了给大家提醒的机会。


有人冒充业主进入业主群。

难辨真 慎捐款

“邻居们,打扰大家了,跪求大家救救孩子吧。”在李先生小区的业主群,一位“业主”在群内发送一条“轻松筹”链接,称丈夫身患尿毒症,整个家庭陷入危机,实在没办法了,求邻居相救。之前李先生还在群里看到过“水滴筹”的链接,同样是为癌症患者筹款,而链接里也显示有李先生的微信好友捐过款。李先生说,其实他也很想给那些需要帮助的朋友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因为之前有朋友提醒过,这些筹款链接真假难辨,有的确实是遇到了困难,有的则是利用大家的同情心来骗钱,所以他就不再轻易捐款。“其实不认识的人也不会多捐,我个人损失三五十块钱也无所谓,但是善心给不了真正需要的人,却助长了不劳而获的骗子,就是我不能接受的了。”

在李先生的业主群里,也曾出现过“伪业主”出没的情况。虽然一般的业主群都会要求成员以楼号加房号的方式来命名群昵称,但由于业主群管理比较松散,而且很多人都把群设置成了免打扰的状态,不是每个人都会随时关注群里的消息,这就给了那些“伪业主”可乘之机。他就发现了隔壁单元的邻居质疑有人冒用了他的房号,当他站出来为真邻居作证,并向群管理员举报之后,那个“伪业主”就迅速退群了。

据了解,有些职业的推广人员,他们加入多个微信群,帮他人发送推广链接,从而抽取一定的提成。有打着“助力商业”推广的软件和网站,只要交钱,他们就能帮用户进行推广,但是也有可能连这个求助信息都是伪造的,就是利用大家的爱心来*。此前,警方也曾就“轻松筹”等筹款平台存在的*情况,发布过相关提醒。平台通过微信传播,打破了地域*,极易扩散和膨胀,捐款人个体涉案金额少,即使发现被骗也大多不会向*机关报案。所以遇到此类链接,一定要验明正身,最好能确认邻居的身份再伸出援助之手。

擦亮眼 慎入群

石家庄市*局长安分局*大队在8月1日的警情提醒中,发布了这样一个真实案例:小璇是某高中学生,通过同学介绍,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个叫小王的人,小王将话术发给了小璇后,便把其拉入一个QQ群,并让其下载如流App,小璇的任务就是按照指定名单(潜在受害者)拨打电话,并将潜在受害者拉入QQ群。

小璇的话术:我是××网络科技的人事,在58同城后台看到您的一份求职简历,我们公司现在正在招线上居家办公人员,岗位是文职,主要负责统计数据文档,如果方便的话请添加QQ群了解详细工作内容,而添加群后就是诱导进群人员进行刷单。

记者了解到,石家庄市*局反诈中心前不久曾发布防范扫码引流*团伙的紧急预警,多地*机关发现,不法分子会选择集贸市场、住宅小区、超市商圈等人员流动较多的区域,以奖励电锅、水壶等小礼品为诱饵,引诱群众扫描二维码加微信并将好友拉入微信群。之后,就有*团伙通过在微信群内发送股票、理财、刷单、*等信息或链接,对群内人员实施*。

*也提醒,拉人入群的方式五花八门。像伪装成邻居进入业主群的这种方式,欺骗性就很大,如果拉进群只是购买高价商品或者低性价比的服务,很多人还会选择不报案,自认倒霉。更多的电信*是通过股票、刷单、*来*。所以,切记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群,更不要为贪图*宜随便扫描二维码,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伪业主”混进了业主群,作为管理者,群管理员需不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呢?

河北北方国立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士杰表示,一般业主群都是公益性质的,是为了传递信息和方便交流而建立的,所以在群里发生被骗等财物损失,一般群主不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徐士杰也建议,每个群的群主和群管理员作为群管,一定要严格审核群成员的身份,当有新人要求加入时,一定要认真辨别。尤其是业主群,一定要确保群成员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比如要求群成员把群昵称改成统一的门牌号加姓名的格式,这样有利于业主们互相辨别,互相监督。当然群管理员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一旦觉察有成员加群动机不纯,或者发言有诱导倾向,要尽早对其提出警告,对其他群成员做出提醒。如果确认某群成员不是本小区的业主,怀有其他目的入群的,应该及时清理出群。

文/图 燕赵晚报记者 方小北

来源: 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