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哪些人的作品「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 作者: 麟超
- 来源: 投稿
- 2023-01-20
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楚辞是公元前四世纪产生于我国南方楚国的一种新 诗体。其产生是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长期交流的结果。 楚国民间音乐和文化也是楚辞产生的重要基础。楚辞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 是战国时期高度发 达的楚文化在文学方面的集中体现。
楚辞既有楚国民俗和民间文学的丰富营养, 又在 历史传统、 历史传统、*文化和理想方面深深地打着中原文化 的烙印。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在楚国的一种诗体,它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宋代黄伯思说:“屈、宋诸*,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物,故可谓之‘楚辞’。”(《翼*序》)可见在当时来说,它是一种乡土文学。“楚辞”体诗歌虽然是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开创的,但它本身的产生与形成,也有种种条件因素。鲁迅先生归结这些条件因素说:“由二因缘,日时与地。”(《汉文学史纲要》)时,指时代特点与时代风尚;地,指楚国源远流长的丰富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及其民间文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由盛而衰,逐步为新兴地主封建所有制所代替。楚国地处长江流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当时铁器的主要产国,生产经济发展较快。
于是,楚国从西周初期的“辟(僻)在荆山,肇路蓝缕,以处草莽”(《左传·昭公十二年》)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一大强国,后来兼并周围诸侯国,疆土不断扩大,到了楚庄王时“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史记·楚世家》),成了当时“五霸”之一。国家的强盛带来了国内经济的繁荣,“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左传·室公十二年》),“无冻之人”(《史记·货殖到传》),这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再者,雄厚的国力,使楚国新兴地主统治阶级能够与中原诸国展开角逐争霸的斗争,而一系列的*经济、军事外交、会盟礼聘、互派学者的活动,又使楚国有机会接触、吸收中原各国的文化。
史*载,楚国君臣上下都能熟练引用《诗经》作为外交辞令,这就是楚国学习中原文化的一个很好证明。南北文化的交融,对楚国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尤其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散文,采取了较接近口语的语录体形式,大量用虚词入文,这对屈原“楚辞”体诗歌的创作也有很大影响。屈原“楚辞”体诗歌,比起以前如《诗经》的四言体诗歌,句式拉长,虚词众多,可以明显看出它提炼当时散文文学语言入诗的痕迹。另外,战国时代纵横之士“竞为美辞”的风尚,也是促使“楚辞”的“繁辞华句”形成的因素之一。除了上述的因素,楚国本身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更是直接孕育“楚辞”体诞生的主要原因。
早在屈原以前,楚地固有的民间文学——“楚声”和“楚歌”,在艺术上就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了。《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就是江、汉一带南方乐调的民歌,其中“汉广”和“江有祀”等篇,就产生于楚国的境内。其他如《越人歌》、《沧浪歌》、《子夜歌》等“南风”(或“南音”)的楚国民歌,不仅声韵优美,而且在结构形式上也与中原地区的民歌很不一样。这些民歌都不是四言体,而且大都在每隔一句的末尾加上语气助词“兮”字,这正是后来“楚辞”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对“楚辞”体有直接影响的楚国民间艺术,还有当时流行的祭祀歌曲——“巫歌”,这种亦歌亦舞的演唱文学,带有丰富的幻想,浪漫的情调,语言生动活泼,节奏和谐鲜明。
现存的屈原作品中,《九歌》就是在这种“巫歌”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的;《招魂》也是学习祭祀歌曲的招魂词的写法而写成的。正是在这传统文化艺术的坚实基础上,伟大的诗人屈原吸收了楚民歌的丰富营养,进行了辛勤的艺术劳动,又在诗歌创作中熔铸了自己在现实斗争生活中的思想感情,从而天才地创造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不有屈原,岂见《离*》!”(刘想《文心雕龙·辨*》)作为“楚辞”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屈原创造性地体现了文学史上进步作家学习民间文学并进行加工、提高创造出新诗体的规律。
“楚辞”自屈原之后,继续有不少作家进行创作,比屈原稍后的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这些作家虽然“皆祖屈原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缺乏屈原那种斗争精神,但“楚辞”的这一艺术形式在他们手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中宋玉的作品《九辩》,是一篇较优秀之作。《九辩》是受《离*》的启发影响而写成的,也是一篇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诗中主要抒发个人的落拓不遇和悲愁不平,调子较低沉。与屈原直接倾诉内心感情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九辩》用的是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情怀,从而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这种写法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后人把屈、宋并称,虽然是抬高了宋玉,但也应该承认宋玉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汉代初期,有一些作家运用“楚辞”体写作,也出现了一些作品。但这些作品一般多是停留在对屈原楚辞作品形式的模仿上,而缺乏屈原作品那种植根于现实生活、植根于*斗争的思想内容。所以这阶段的“楚辞”作品,除了贾谊的《吊屈原赋》与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外,很少有著名优秀的篇章。到了汉赋兴起之后,“楚辞”体诗歌就逐渐走向衰落了。“楚辞”的名称,zui早见于《史记·张汤列传》,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以及*模拟的作品编成六十卷,题名“楚辞”,从此“楚辞”有了专集,名称也一直流传下来。
我是“精品112”,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屈原对文学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
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作了全新的诗歌题材——楚辞。
抒写了《离*》、《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篇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诗歌表达了他的家国情怀,更表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是我国诗歌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