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输了历史赢了自信完整版「直断是什么意思」
- 作者: 风千
- 来源: 投稿
- 2022-11-24
直断是什么意思?
问题:
直断是什么意思?
范例:
1、形容预测得坚定而准确。一般用来形容算命师,相命师等预言者。
2、出自《英雄志》, 第七卷 天下di一, 第十一章 铁口直断。
二月天寒,傍晚时分,刚过完年没多久,街上的人还懒洋洋的提不起劲儿干活。冷清清的街道旁,一名中年男子坐在店铺门口,眯着一双怪眼,直瞅着稀稀落落的几名行人。只见那男子背后的店铺挂着幅招牌,上书"华山玉清嫡传仙法,铁口直断吴半仙",看此处模样,必是个算命摊子,那中年男子,当是那自称铁口直断的算命仙了
印度
——在小六子心中一直是个神奇的国度!
闷一口能集齐元素周期表的恒河水,不神奇吗?
把国庆阅兵玩成高难度杂技团,不神奇吗?
2020年了低种姓居然还没*,不神奇吗?
但以上种种,和我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相比,都算小巫见大巫。
印度,四大文明古国之一,5000余年的深厚积蕴,广大印度人也认为自己拥有古老的智慧。
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根本没有与之相匹配的
历史记录!
除了神话故事,就是大段大段的空白?
⚠️ 印度本土历史,都是这样的风格:
从前有一个摩揭陀王国,他的国王叫做阿闍(dū)世王。
阿闍世刚出生时,就被相命师预言“此子不祥,弑父娶……”——不好意思,串台了。阿阇世王的预言是:“此子必定会反叛”。
老国王也是个心狠手辣的,直接将襁褓中的阿闍世摔下台阶。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从高空*的阿闍世只有手指受了点皮肉伤,并无大碍,从此平平安安地长大。长大后的阿闍世被立为太子,结识了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何许人也?
释迦摩尼的堂兄弟。
没错,就是被孙悟空尿了一手的那个释迦摩尼,咱们习惯叫他如来佛祖。
此时释迦摩尼还未修成正果,提婆达多和他意见不合,另立门户,还一直想要谋害他。
这位提婆达多一看就是个反派喽!他反叛成瘾,认识太子阿闍世后,见天儿劝他篡位。阿闍世也是个听劝的,不久便起兵反叛,自立为王,囚禁父母。
果然,每一个神话故事里的预言,都是一杆flag。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阿闍世比*还狠。*一次摔不死他也就算了,还把他养大,阿闍世却让父亲直接饿死在了地牢里。
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
自从老国王死后,阿闍世就出现了健康危机,全身莫名其妙地腐烂生疮,心神难安。于是他怂了,皈依提婆达多的死对头释迦牟尼,从此立志为佛门*,死后成为辟支佛。
阿阇世王生存的年代,大致是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61年,我国正处于春秋战国,史料记载已经非常丰富真实。
大家对比一下,差距就是这么大。
印度人的历史意识之薄弱可见一斑。
这种神话史实一锅乱炖的风格,与古印度惨遭*的过去息息相关。
自从古印度被雅利安人干掉以后,它就以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迎接着一次又一次侵略,而且从未真正统一过。侵略者理所当然地忽视印度本土历史,印度的高级知识分子可能对波斯的*王朝都比对印度自己的古代史更为熟悉。
印度的di一个*,雅利安人,又发明了种姓制度,压制印度土著变本加厉。
由于各个种姓被严格区分,几乎到了*隔离的地步,低种姓的升斗小民根本不在贵族精英的视野之内。掌握文化权力的精英阶层,也对现世的社会*经济毫无兴趣,他们的目光都聚焦于宗教神学。
——客观现实是什么?
——不过是万千劫数,万千世界里的一粒沙。
于是,我们也别想在印度看到《史记》《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这类翔实可靠的史书了。印度用来记载历史的《诸王世系》更像一本《荷马史诗》,里面掺杂了大量神话故事。
在这些记载中,印度国王的标配结局是成神,技能点是神迹,平均寿命超过百岁。要是在任期间没感动过诸天*,或者没坏事做尽又回头是岸,那走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当过印度国王。
前文提到的阿闍世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总之,知道的是在看印度史书,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起点男频。
时至今日,印度人讲起自己国家历史,依然神神叨叨,经常以“从前有一个国王”开头。至于该国王的生卒年、在位时间等信息,统统不清楚。
那么印度的历史又是怎么为人所知的呢?
讲个小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公元639年,印度依然是四分五裂的状态。北印度肥沃的平原上盘踞着大大小小的国家,南印度险峻的山地是黑皮肤土著达罗毗荼人的地盘。
这天,一切都很平和。牛在街上大摇大摆地散步,人们做着自己事情,无人注意一个在烂陀寺修行的异域僧人。忽然,一个信使打破了这份宁静,带来鸠摩罗王的口谕,邀请这位僧人为其讲经。僧人本来已经结束数十年的学习,准备启程回乡,但推辞不过,只好应邀前往。
鸠摩罗王对僧人十分礼遇,因为他很仰慕大唐风采,而这位僧人正好来自东土大唐。没错,他就是《西游记》中*的原型,玄奘。但玄奘身边没有猴子和猪,此时只是一个优秀的,颇有胆气的年轻僧侣。
玄奘与鸠摩罗王相谈甚欢时,另一个国王戒日王派遣使者来到鸠摩罗王的王宫,要求他将玄奘送来自己的都城。
戒日王是当时印度zui强势的国王,他统治的国家非常繁荣。但鸠摩罗王不想让出玄奘,就撂下一句狠话,说:“我头可得,法师未可及来!”
——呵呵,我头都能摘下来送你,但想要玄奘法师?没门儿!
戒日王也不是好惹的,立刻顺杆上,派使者讨要鸠摩罗王的头颅。
这时,国家实力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万年老二鸠摩罗王面对戒日王这个印度老大,还是认怂了,亲自将玄奘送到了戒日王的王都曲女城。
但鸠摩罗王还是心存不甘,于是不让玄奘去拜见戒日王,而让戒日王亲自来拜见玄奘。
玄奘虽然成了两个国王斗法的工具人,但高僧就是高僧,始终处变不惊。
数次拉锯后,戒日王按捺不住好奇,半夜时分提前去拜见玄奘。其时恒河被数千支蜡烛映照得如同白昼,鼓瑟齐鸣,排场很大。
戒日王与玄奘的会晤被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中,乃玄奘口述,辩机整理的一本典籍。玄奘和戒日王交谈之后,戒日王立即派遣使者来唐。从此,开启了中印长达八年的“蜜月期”。
有学者统计,戒日王在位期间,印度使者平均一年零六个月就要来一次大唐,两国交往十分密切。而戒日王统治下繁荣的印度城市,也在中国典籍中保存了下来。
然而好景不长。
公元648年,外交使臣王玄策带回一则头条新闻:
震惊!戒日王朝没有了!
吊炸天的戒日王精力全用在了开疆拓土上,居然没留下个儿子,他死后就被下臣阿罗那顺篡了国。
阿罗那顺飘啊,居然令*袭击大唐使者王玄策。王玄策逃到吐蕃,从松赞干布手里借了几千兵马,直接掉头打了回去!
这王玄策也是个猛人,虽然本职是干外交的,但颇有大唐尚武之风,一路势如破竹,生擒阿罗那顺,并带回了长安。
至于昔日辽阔而富庶的戒日王朝,已经分崩离析。
不得不说,这发展很印度。
印度人的史书里,只有一首记载戒日王早期功绩的史诗传世,至于晚期发生了啥就没有本土记载了。王玄策的报告是全世界wei一可以推论出戒日王于公元647年去世,去世后国家灭亡的史料。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玄奘和王玄策,人们甚至不知道这个短暂但强盛的王朝是如何存在,如何灭亡的。
更绝的是,戒日王朝覆灭后,中印交往也随之中断。少了中国外交使臣的报告,印度历史竟出现了长达八十年的空白期!
没人知道在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段里,印度都发生了什么。
但不得不说,这依然很印度。
所以印度历史,只有靠各个国家的零星记载,东拼西凑才能整理出大致的轮廓,仿佛一件百衲衣。
而作为印度的邻国,佛教文化的输出对象,我们中国为这个奇葩国度的历史记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了解了印度人薄弱的历史意识和混乱神奇的历史记载,才能了解这个国家的种种奇葩之处。
就像他们只记载了戒日王早期传奇,而遗漏了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结局一样,印度人完全不客观不现实的神话历史,给了他们迷之自信。
美国“知乎”quora上,印度人会直接问:“为什么印度比中国更加发达?”
答:“先问有没有,再问为什么。”
据调查,有超过一半的印度国民认为美国老大他老二。
当然,如果按照全球疫情趋势来看,那这个结论也不能算错。
印度zui自信的时候,以为自己能够染指*,居然在中印关系一切向好的情势下挑起战争。当时印方的王牌*对我方的边防师,纸面实力悬殊。但在实战中,我国3个走散了的士兵组成的临时战斗小组,直接端了印度一个炮兵营!
难怪教员说:我想了十天也想不通,印度为什么要打我们。
这场发生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不夸张地说,直接打垮了印度三十年的国运。时至今日,“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我们已经是南亚霸主”的说法在印度还是很有市场,可见他们有多么耿耿于怀。
于是,上个月印度又悄悄飘了,毕竟自信。
这次冲突,连枪都没用上,印度却死了20人。
嗯……确定不是摩托车翻车了?
印度的迷之自信,让他们总觉得自己比中国强很多。先不提经济教育,至少有一点,在小六子看来远远不及。
中国人有一个共识,就是“尊重历史”。
中国古人不会像印度古人那样,吹嘘总面积仅320平方里的迦毗罗卫国有3亿人口,即使这是佛祖的故乡;秦皇汉武再厉害,也只是人,不会啪叽一下就成了神。
咱们老祖宗,讲究的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反观印度,对自己的历史都没有清醒的认知,又如何“知兴替”?
自然走上了无限膨胀,无知无畏的道路。
不尊重历史,是整个印度自古以来的痼疾。
“王”字去掉一笔,你先想到什么字?袁天罡的经典识人术,下意识的di一反应,能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
“相术”在中国历史上中带有一丝玄幻的色彩。其中,袁天罡所遗留下来的《*》更是因其中的玄妙之术被后人称为“千古奇书”。在这其中,袁天罡的识人术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大业元年时,袁天罡来到洛阳,正好遇见了刚入仕途的杜淹、王珪、韦挺三人。三人正是踌躇满志之时,于是便拉着袁天罡要他看相。
袁天罡称杜淹兰台之位(鼻子左侧)饱满,而学堂之处(耳门的前处)宽阔,日后必定会因文采而得到赏识。而对于王珪,他说三庭匀称,上庭额下庭地相邻,定会得五品要职。看韦挺面相如虎,将来一定会成为武将。
令人称奇的是,袁天罡的预言真的一一实现了。杜淹做了唐朝宰相,王珪成为了唐初四大名相之一,而韦挺虽做了武将,但再遇袁天罡时,得到了自己晚年不顺的预言,而事实真的像袁天罡所说,韦挺被发配到了边疆。
这乍一听,袁天罡的识人之术有些过于玄幻了,仅仅凭借面相就能预测未来。不仅如此,袁天罡的识人之术,更是精准地预测了女皇武则天风云的一生。
在武则天幼年的时候,袁天罡来到了武家,进门就对武则天的母亲说:看夫人的骨相,一定是生了贵子吧。早就听说过袁天罡大名的武士彟,急忙把自己的孩子全部叫来,并恳请袁天罡挨个看看。
对于两个儿子,袁天罡称他们日后会位居三品,看到武顺后,他说这个女子将来虽大富大贵,但对丈夫不利。而当走到乳娘怀抱的小孩时,因一时分不出性别,袁天罡要求乳娘让小孩在床边走走。
当小孩抬起头时,引得袁天罡大惊,称“此郎是极致的贵人”。在一番仔细的端详后,袁天罡惊叹:如果这个孩子是女孩的话,那么将来一定是天下之主。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建立武周的武则天。
在民间,流传着一些袁天罡的识人之术。其中zui为著名的,则是用字识人:一个普通的“王”字,如果去掉一笔,是什么意思?
如果这个人的答案是土字,则代表着这个人是一个稳重的人。土地代表着生长万物的土地,在阴阳五行中又位于正中间,代表着一种平衡的力量。所以,“土”字答案的人性格一般都比较沉稳,为人也大度宽厚。
如果答案是“干”字,说明这个人有很强的野心,因为与“土”相比,“干”字是倒过来的,则意味着离开了立足的地方。而《淮南子》中用主干来形容“干字”。因此,这类人通常都是干劲十足,渴望获得更好东西而一直向前。
zui后,如果答案是“工”字,这证明这是位勤勤恳恳的人。“工”在《咬文嚼字》中代指劳动,而劳动者是大多数群体,构成了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所以,“工”字也代表了大多数执行力比较高的人。
这么一说,不知道各位读者能不能对号入座。但是,关于识人术,有很多心理学上的知识,或者换句话说,识人术就是一种心理暗示。
对于那些踏上仕途的人,如果用一番颇为玄妙的话语来告诉他今后必定加官进爵,荣华富贵,这就相当于一种语言的心理暗示。得到此“预言”的人,在今后的仕途中,必定会把这句话牢记于心。
所以,每每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时,这句积极的“预言”总是会支撑一个人走下去。所以,这个人日后发达也不足为奇了。
相反,一些所谓晦气的“预言”也是一种负面的暗示,这种负向的暗示会一直在脑海中存在,让人的心理崩溃,自然之后生理必定出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民间常说,没有病死的,都是被吓死的。
所以,所谓的识人术虽颇有几分玄学的色彩,但背后总是有科学理论可以进行解释的。
但是,袁天罡这位“相术”之士也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神秘的事情,在公元645年,袁天罡对友人高士廉说:自知相命,今年四月我寿命就耗尽了。
果真,到了四月份,不知是不是因为泄露“天机”太多,袁天罡暴病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