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的来历及传说,有哪些民俗习俗和节日由来?)
- 作者: 茂旭
- 来源: 投稿
- 2023-09-12
摘要:
寒食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故人思念的纪念,也是为了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本文将介绍寒食节的来历及传说,以及其民俗习俗和节日由来,让读者更深入了解这个熟悉而又神秘的节日。
一、 寒食节的起源及传说
寒食节,也叫清明节前的寒食,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有关寒食节的起源,传说较多,最为流行的是以下的两种:
第一种传说:在春秋时期,晋国成吉思汗三年,卫国国君蒯聩引荐了一个叫“虞姬”的美女。国君要举行盛大的晚宴,想让虞姬参加,但虞姬却坚决拒绝了。后来,由于一系列的误解和谎言,虞姬被国君怀疑欺骗,被赐死于卫国。聪明的大臣管仲为了追念虞姬,建立了虞城。每年清明时节,百姓为缅怀虞姬,放飞采来的五彩缤纷的飞龙灯,同时也凭吊了另外一位卫国忠臣——程婴。而寒食节是在虞姬死亡那天,因为人们哀恸到忘记做饭而演变为的“不烧火节”。
第二种传说:寒食节与谷神节相关。相传,一次大旱之年,人们祈求神明降雨。一位善良的老头因碍于*不能下山,于是请求谷神赐予一些食物,帮助赡养女儿。他得到谷神的帮助,活着离开了山。从那以后,每逢清明时节,老头都会在山下摆下供品,缅怀谷神的帮助。据说,“寒食”意味着没有烟火,也没有炊烟。为了不打扰谷神,老头在清明前几天就停止了生火,从而形成了清明节前的“寒食节”。
二、 寒食节的民俗习俗
1、禁火:寒食节的过程中是不允许生火做饭的,为了不打扰逝去的亲人的冥界生活,没有烟火和炊烟。同时,这也是对环保和节约的一种呼唤。
2、扫墓:寒食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扫墓。人们会回到自己的故乡或父母墓前,为逝去的亲人清理墓地,并献上香、花和糕点,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
3、赏花:从意义上说,看花是祭奠先人的一个敬意的方式。清明时节正值春天,万物生长,花开得格外娇艳。因此,人们会在寒食节时赏花,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4、挂柳枝:“柳”与“幼”谐音,寒食节时吊着柳枝有“寿比南山”、“求富贵平安”的吉祥寓意,也寓意子孙挂在家门口,生长茂盛。
三、 寒食节的节日由来
史册记载,三月是古代的“卒月”,也就是强调死亡的月份。由于古时节日的演变与葬礼仪式密切相关,所以春秋时期,民间习俗是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里,给亡灵准备牲醴(祭品),向逝去的亲人缅怀之余,也在祭奠自然界的属灵,以发自内心的敬畏成全*万物的生机。
另外,寒食节还和古代都城建城有关。据《左传》记载,在晋文公三年,晋国大夫封人担任筑墙工程的领导者,工期超时,得罪了晋文公,被赐死于士大夫。燕宣公在此事上司职,深为愧疚,为了悼念封人,于是在寒食节前几天停火。自此,这一习惯由来已久,成功地发展为寒食节。
四、 寒食节的文化内涵
寒食节被称作中国民间重要节日之一,这个节日并没有明确的官方纪念日,但人们通过传统的民间习俗丰富这个节日的内涵。寒食节是人们纪念自己的纽带之一,是爱和亲情的纪念日。
当人们走到熟悉的故乡时,寒食节就有了新的意义,因为它可以让人们重温童年和青春的记忆。故乡就像人们心灵的避难所,这个节日可以让人们*在故乡,共享爱和亲情,追忆逝去的时光,缅怀逝去的人。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寒食节作为一种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节日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历史和传统礼仪,同时也传递了“爱,亲情和友谊”的梦想。
结论:
寒食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介绍寒食节的起源及传说、民俗习俗和节日由来,向读者展示了这个节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寒食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爱和亲情,它是一个回到故乡,缅怀亲人的节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节日的传统也将继续传承,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