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犯太岁的起源说法,是来自道教吗(犯太岁的起源及相关传说解析)

  • 作者: 娅凝
  • 来源: 投稿
  • 2023-09-12

摘要:

犯太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迷信说法,相信如果农历生肖年与本命年相同,就会犯太岁,引发厄运和不幸。其起源跨越了几个世纪,涉及到传说、宗教和民间信仰。本文将从以下4个方面对犯太岁的起源及相关传说解析做详细的阐述,分别是太岁的来源、犯太岁的传说、与犯太岁相关的习俗和在现代社会中的现象。

一、太岁的来源

人们通常把太岁作为一种吉凶神,其起源可追溯到早期的宗教信仰。太岁又称岁星,是指每年盘旋在一位动物生肖之上,监督人们的运势和安危。太岁也是道家之说,将一年的时间平分为十二个地支,藏神在十二支之中,由其中的一个支君临全年,这个支就称为太岁。古人认为太岁是一种有灵性、神秘的存在,占据着宇宙的某个角落,掌管着整个世界的运行和变化。东汉时期,王充指出太岁是人们内心安宁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岁信仰不断发展,形成了犯太岁的说法。

其中,zui早的太岁信仰可追溯到周朝时期。周朝的文献《周易》将人的命运比作天上的星辰一样,有一个特殊的星辰会影响人的运势,这就是太岁。这种信仰也延续至汉代,汉武帝设置了“岁星官”,专职选拔掌权官吏。而在唐朝,年初一还要进行“星占”祈福,选择吉日拜祭“太岁”。

总之,太岁信仰在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已经融合了先秦、汉代、唐代等多个时期和地区的元素和风俗习惯。

二、犯太岁的传说

关于犯太岁的传说也流传着很多版本,许多传说都起源于人们对太岁神的畏惧和信仰。其中之一,是“黄历”的创始人李司儒创作了《黄历》一书,认为属相与太岁之间相冲,会导致厄运祸事。在《黄历》中,每年都会指定一位具体的生肖为太岁,属相相冲的人便属于犯太岁的范畴。此外,还有很多传说与犯太岁同样相关,例如说“十二生肖抓鬼”、“十四岁的女孩不要磨蹭”等。

另外还有一种文化现象,叫做“刑期”,相信岁次沖犯,两个相挨的岁次发生冲突,就会造成“岁煞”,人们于是便自我*,不让任何人来犯,以至于整个国家陷入瘫痪状态。在明清时期,尤其流传着关于犯太岁的迷信传说,被视为是一种劝谕人们持谨慎态度的道德训诲。

三、与犯太岁相关的习俗

在犯太岁的习俗上,人们非常重视年节之时的犯太岁,也就是对于生肖和太岁的敬畏。一般来说,为了避免出现不幸遭遇,逢到本肖之年的人们都会有相应的安抚措施。比如说,一到本命年就要穿红色的衣服或者带上红绳等小饰物,摆放着招财猫或金蟾来化解不利,还有的人会选择赶庙会、出外游玩等方式来消除厄运。

此外,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习俗——拜太岁,人们在每年的正月初三、初四到九月初九这期间,把太岁当作一位神明来供奉和祈求,祷告好运和平安。有的地方庙会上也会举行祭拜太岁的活动,把太岁作为一种守护神来崇拜。同时,人们也会给太岁上香、献花并放炮竹来显示对其的敬畏之情。在如今的现代社会里,这种拜神的风俗还是有一定影响力。

四、在现代社会中的现象

虽然犯太岁已成为一种早期的迷信观念,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一些人会信仰这种说法,并且发生了一些相关的现象。比如,不少公司招人时会询问应聘者的生辰八字,而有关电视文艺节目、网络游戏、移动应用等也存在着类似的语境和氛围,一些“专家”声称能预测犯太岁所带来的灾难或和解方式,甚至有人会花费巨款请专业的风水*制定犯太岁的应对方案。

另外,由于犯太岁的影响被认为是克制运势和私人遭遇的一个幌子,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商业炒作的现象,比如*红绳、巧克力等招财物品,以及公司推出的避风险险产品、犯太岁险等等。事实证明,犯太岁的这种传统信仰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和社会价值。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犯太岁虽然只是一种传承下来的长久信仰,但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及生活习俗中,还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现象。犯太岁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不仅是对人类命运的多方面考察与阐释,还是对人性、人格、道德,对人们积极对待生活、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改善自我等方面的思考和引导。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在科技、文化、价值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变化,但犯太岁的传统信仰依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社会意义。透过犯太岁的许多神话、传说、书籍、文化艺术等,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民俗的变迁以及精神世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