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重阳节习俗 花样繁多的重阳糕(宋代重阳节习俗花样繁多的重阳糕)
- 作者: 勤荣
- 来源: 投稿
- 2023-09-13
摘要:宋代重阳节习俗中的重阳糕有着丰富的种类和做法。作为重阳节的重要食品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美味,更是为了向老人们表示敬意和祝福的象征。本文从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地域特色、文化象征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宋代重阳节糕的风貌。
一、历史渊源
重阳糕的历史可上溯至唐代,当时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中,老人和儿童都要佩戴菊花和五色丝线,饮用茱萸酒 (以茱萸叶和花为原料的酒)以祭祀祖先和祈求健康长寿。宋代时期,民间各地逐渐将制作糕点作为重阳节的重要内容,重阳糕的制作也由传统的粗糙漆成饼形,发展为更为精细、品种更为丰富的糕点。
宋代诗人苏轼的《重阳日登高临池兴》中写到:“五郊珍果载金盘,輶车驽马四门兴。借此兴游恣意伸,糜饭重阳独不登。”可见重阳节时,品尝各种美食已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不同,重阳糕的制作方法和口味也逐渐丰富多样化。
二、制作工艺
重阳糕的基本材料有黄芪、白扁豆、糯米等,其中黄芪的作用是滋补气力,白扁豆则是降脂佳品。制作重阳糕的工序相当繁琐,首先是将黄芪煮烂,然后加入糯米磨成粉,拌匀后蒸熟即可。为了营养更加丰富,有些地方还会加入豆沙、五仁等馅料,口味更加丰富。
在不同的地域中,重阳糕的制作工艺也有着微妙的差别。如四川西充的糕馅还会加入绿豆、红豆、花生、桂花等多种原料,使得重阳糕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此外,制作好的重阳糕还需要晾晒、风干等工序,使得糕体更加酥脆可口。
三、地域特色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制作重阳糕的做法和口味也有所差异。
如北京的重阳糕是由纯糯米制成,没有任何馅料,口感软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口味。而湖南益阳的重阳糕则以五色彩虹为主题,五个不同颜色的糕点拼接在一起象征五谷丰登,色香味俱佳。
江浙一带的重阳糕则可能会有蛋黄、桂花等多种馅料,口感脆甜,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四、文化象征
在宋代社会中,重阳糕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人们对长辈的敬意和祝福的象征。当时有一种民间传统叫做“重阳敬老”,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将重阳糕带到祖父母或者老师面前,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此外,在一些地方,还会有一些有趣的重阳节习俗和重阳糕相关。比如江南一带的人们会在糕上刻上吉祥的图案和寄语,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而四川的重阳节则有“打秋风”的习俗,人们会用重阳糕做成小船模样,送给小孩子玩耍,寓意让小孩子去驱赶寒秋将至的秋风,迎接温暖的冬日。
五、总结
重阳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糕点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制作繁琐,种类丰富且有不同的文化象征,被认为是向老人长辈致敬和祝福的象征。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品尝这种美食不仅能够满足味蕾,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希望人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