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曾仕强人zui重要的品德修养「曾仕强:为什么孔子说三十而立」

  • 作者: 舒萍
  • 来源: 投稿
  • 2023-01-23

曾仕强:为什么孔子说三十而立?

   孔子说,三十而立。这主要是他在长期的积累中,已经很深刻的体会到了各个年龄阶段的特性。同时明白每个人生阶段需要做的的事情,对人自生到死的年龄段所能干的事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给后人总结、提示。三十而立,这句话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依然是非常适用的。多人在五、六岁时就开始上学,直到二十五、六岁时才能够学业有成,这个年龄阶段是属于学习,补充自身的知识,完善自己。

   而刚刚毕业进入社会,需要摸爬滚打,又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来完善自身的脾气秉性,这些阶段都过去之后就已经30岁了。对于个人来讲,来选择合适的职业和事业,去一心发展奋斗,所以三十而立仍然适用现代社会。

曾仕强频道:

弘扬中华优秀道统易学文化,传播圣贤智慧,践行中国式管理。


成功的人,必须品德重于才能。

请看谭延阖先生和汪精卫先生的书法,很多人都认为汪体并无不及谭体,但是学习书法的人,却只有学谭体而没有自称为汪体的。汪精卫先生的才能,相当令人钦佩;他的品德,则由于晚节不保,被大家视为不值得的尊敬。因为品德不够理想,连带把他那书法的才能也一笔勾消了。


希望获得成功,必须从品德和才能双方面检讨自己的缺失,以便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品德方面,我们建议以自己是不是父母的好子女为考察的起点,为人子女是做人的di一种角色,如果扮演得不好,其他角色,还能够期望自己扮演得好吗?

陈大齐先生曾经感叹“为子不易”,他说:“一个人呱呱坠地,自然而然成了父母的子女,在子女本人没有什么不易。饥了,父母会为之供养;冷了,父母会为之共衣。及稍长大,父母仍会为之供给衣食。即使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有饥寒之虞。焦心苦虑的,是父母,不是子女。及再长大,找不到工作,得不到温饱,这是生活的不易,还是为子的不易。”那么,为子不易,指的是什么呢?“在物质方面,要使父母不愁匮乏;在精神方面,要使父母经常欢乐。这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还要更进一步,做出些是以光耀门楣的事业,使亲友们见了你的父母,都会称赞一声好福气,这更非易事了。”


看看今天那些不成功的人,是不是只知道托父母的余荫,在家舒适过日子,出外莽莽撞撞仿效太保太妹的行径呢?可见按照子女的道理,来修养自己的品德,是多么重要。

做好子女,并不是只要听话,顺从父母就好了。古人说孝,单用一个“孝”子,不用“孝顺”这个复词,可见真正的孝,必须明辨可顺与不可顺。陈大齐先生认为“只可顺从其可顺从,不当顺从其不可顺从”,如果连不可顺从的也一并顺从,那么就转而成为不孝了。

判断能不能顺从父母,成为考察自己才能的di一步。拿什么标准?用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态度?都要能想也能做,才不致使自己连基本的子女都做不好,否则谈什么成功?


   《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 刘君政教授著作
第三十七集
第九章

二、神鬼依人世的习惯运作

我们说神没有不可解释的神秘性,主要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生死不过是阴阳的变化,所以“人死为神”,便很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天是天下人所共有的,只能为天下人设想,不会为任何个人谋取私利,因此十分公正,被尊称为“天公”。于是,我们便想起祖先,是自己家里的人,死后为神,对家人zui清楚,也zui为关爱。于是便在家里立起祖先牌位,有事好商量。中国人习惯把祖宗牌位扛在肩膀上,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多了一条导引线,把我们和祖先的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祭祖先时家人团聚,在祖先面前交换意见,总归比较容易形成共识。平日有事,在家也可以向祖先牌位稟告一番,把不方便说出口的事情,默默地向祖先提出咨询,若是获得启示,就等于有名师指点。神和人的行为及值标准,基本上十分接近,哪里有什么神秘性?由于人有品德修养的高下,所以死后也按其生前的表现,分别经过严格的考核,品德良好的为神,较差的为鬼。

中国人zui有趣的事情,便是把自己的祖先当做神,却把同样是别人祖先的游魂称为鬼。当然,有时候对自己人不满意,也会骂一声“死鬼”,不过很快就会改口了。

这种亲密的神鬼和人的关系,同样应该适可而止,否则就会成为迷信。但是,一旦有人相信,就会有人加以利用。天地间zui擅长装神弄鬼的莫过于人,有人便有装神弄鬼的情况发生,不过是严重与否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孔子极力加以导正,仍然免不了有很多观念,迄今仍然存在。

中华民族的特殊导引线

天 为天下人共有,不能为个人谋私利。

祖先 自家人,对家人zui了解,zui关心,也zui好商量。

子孫 祭祖时家人团聚,在祖先面前容易形成共识。平日有事, 在家可以向祖先禀告,获得指引。出门在外,人地生疏,幸好有祖先可以请示。

把祖先牌位扛在肩膀上,
四海为家,走到哪里都有辅佑。

三、占卜祈求神示的公信力

占卜祈求神示,用现代话来解释,应该是占卜的人,为了增加公信力所假定的一种方式。一直到现代,仍然有人相信在神前擲笅,同样是一种占卜用具。伏羲氏画八卦,原来可能是为了造字,并透过符号的变化,以实施教化。但是免不了被神化,应用做迷信的工具。到了殷商时代,大家过度信神,所有人事都诉之于神,以致利用占卜欺惑大众,层出不穷,反而造成不安。

周文王重卦,原本想要扭转当时一切听命于神的*现象,希望大家透过卦爻的变化来趋吉避凶,而不是接受吉凶的判定。但是,当时的大环境,不容易迅速加以改变,以致周朝开始制礼,*人民信神,提出反神权的观念,这些都是周公的“天命无常”所引发出来的。他不断说明:上帝(当时通用的称呼)引导人民走向安乐,夏朝能适度安乐,所以上帝和他们在一起。后来夏君不依照上帝的意思而过度逸乐,上帝便不关心他,命令成汤革夏朝的命。从成汤到帝乙,没有一个敢违背上帝的命令,没有不配合天意的。到了殷(纣)王,由于过度享乐,不顾天理和人民的痛苦,于是上帝不再保护他。孔子曾经说过,他在睡觉做梦时,都忘不了周公,便是制礼作乐的功能,使他十分敬佩。孔子不称“上帝”,恢复“天”的名称。以“礼”为“天道”的依据,“奉礼”便是“畏天”,人人依礼顺天。而礼的基础,在于人的自觉,并不在天。开启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新观念,以“敬鬼神而远之”为常态。


请神来见证,提升公信力。

在神前占卜问事,大家容易相信。
一切听命于神,就有人装神弄鬼。

只要有人相信,提供上当的机会,
便有人欺惑*,无所不用其极。

周朝为了扭转殷商的过分迷信,
不但制礼作乐,而且明令禁止神权的扩张。

礼是天道的依据,奉礼即是畏天,
人人依礼顺天,仍须自觉、自律、自己努力。

敬鬼神而远之,才是zui合理的心态。

不能过分信神,以免造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