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傅雷艺术哲学「傅雷艺术随笔」

  • 作者: 辰纶
  • 来源: 投稿
  • 2023-01-23

前一段时间读了《傅雷家书》,书中收录了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傅雷先生与长年居住在海外的钢琴家儿子傅聪的跨洋往来书信。

在信中,傅雷会和儿子畅谈音乐、音乐家,交流国内外*,还有书画鉴赏等围绕艺术的各种问题。可以说是一本窥探“知识分子家庭如何教育小孩”的通俗读物。

那是一段深受感动的阅读之旅,不仅对傅雷傅聪这样难得的父子之情心生羡慕,还对傅雷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艺术见解产生了好奇。傅雷和儿子傅聪在信子的进行了大量的艺术探讨,但作为读者还不过瘾,于是找来这本专门讲西方名画欣赏的书来读。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头条号平台查看)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傅雷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围绕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二十位艺术*及其名作展开谈论。讲解每幅绘画、每座雕塑的艺术特点、技巧,还加上了很多艺术*的生平故事,让作品理解起来更有层次感。

在本书中的前面几个章节,讲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绘画、雕塑作品,好不畅快。

《瑶公特》又叫《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笑使世人着迷,据说为了呈现这“*”的一笑,达·芬奇在四年的光阴中,令音乐家、名曲家、戏剧家围绕着模特儿,让她的心魂永远沉浸在温柔的愉悦中,使她的美貌格外显露出动人心魄的*。

傅雷善于将音乐与绘画融合,用欣赏音乐的方式欣赏绘画。

他在谈到蒙娜丽莎的笑的来源时,说到:这爱娇的来源,当然是脸容的神秘,其中含有音乐的“摄魂制魄”的力量。一个旋律的片段,两个拍子,四音符,可以扰乱我们的心绪以致不得安息……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书中收集了许多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有意思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不论男女、老少、伟人或是平民,都喜欢表现其肌肉的力量。他们不是以瘦为美,没有人鱼线,没有直角肩,都在于怎么体现“力量”,这和我们现代的审美有很大的差别,上述的审美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一千多年,怎么到了现代就快速的变了呢?

说回到米开朗琪罗,他的一生是不如意的,几次“易主”。因为那时的画家基本没有*之身,你“效忠”于哪个教皇,就只能为他和他的皇室成员作画。他的理想是把梅迪契墓建成,但中间又被叫给西斯廷教堂作画。zui后花费5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完成这幅巨作后,米开朗琪罗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以正常视角阅读,需要把信件举到头顶仰视阅读。因为长时间的仰视,让他视觉养成了特别的习惯。

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部分都是*,傅雷是这么说的:*,在西方艺术上——尤其是古典艺术上代表宇宙间zui理想的美。他的肌肉,他的动作,他的坚强与伟大,它的外形下面蕴藏着的心灵的力强与伟大,予人以世界上zui完美的象征。

要读懂西方艺术名作,通读《圣经》或是了解它的全貌是必要的。《捕鱼奇迹》、《牧我的羊群》、《圣体争辩》等拉斐尔的名画都与书中的人物或故事相关。

在这本书中,也讲到了巴洛克风格建筑的由来。 巴洛克艺术是指17世纪流行于意大利、从意大利传布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风格的创造者叫贝尔尼尼,zui典型的代表作是如今位于罗*圣彼得堡大教堂。巴洛克风格的特点是更*、更富丽,装饰用的雕像渐次增多,所产生的装饰效果,有种对眼睛的眩惑。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绘画、雕像都是以人物为主,很少有以风景为主题的,或者风景也是出现在人物画中当配角。

文艺复兴批评家佩尔特斯曾对风景画下定义:历史风格是一种组合景色的艺术,组合的标准是要选择自然界中zui美、zui伟大的景致安插人物,使其更为动人,更能*观众想象。

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是不怎么待见风景画的。反观那时的中国,山水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已经出现了《千里江山图》以上水为主的传世名画。

但也不乏风景画别具一格的画家。如杜佩雷、卢梭、柯罗是浪漫派风景画的代表。

这本书读完收获是巨大的,对西方美术作品和名人有了初步的了解,傅雷的文字像散文一般有疗愈心灵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傅雷儿子,著名的钢琴家傅聪先生于2020年因感染新冠去世。傅雷用半生心血翻译的经典著作,和傅聪先生的钢琴曲将永存于世沐浴着大家的心灵。

真希望我们早点脱离疫情的影响,好想去到处都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的罗马,以及去到卢浮宫瞻仰艺术大家们的名画。

   西方美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