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一座山水小城给我的温馨感觉「一座城的拐角处都有美景」

  • 作者: 姬洁
  • 来源: 投稿
  • 2022-11-18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重庆巫山位于长江三峡腹心,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走上了生态振兴引领全域旅游的创新发展之路。今年9月,巫山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守护生态根基,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提速交通建设,打通交通“大动脉”;振兴美丽乡村,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巫山人气旺起来,老百姓也搭上了旅游的“顺风车”,有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又到巫山满山红叶时。

水石潺潺,万峰磅礴,忽见亭台楼阁,廊腰缦回。以为来了客人,“三峡院子”民宿的客服经理龚发燕踏着青石板路,快步迎了上来。“zui近生意不错咧。”她掩着嘴咯咯笑,笑声穿过屋檐,回荡山间。

这里是重庆巫山县建平乡柳坪村,黄岩景区所在地。路修通了,环境美了,人气旺了。当地群众这两年自豪感满满——“一步一个景,处处是美景”。

巫山,位于长江三峡腹心,素有“渝东北门户”之称。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巫山走上了生态振兴引领全域旅游的创新发展之路。今年9月,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揭晓,巫山名列其中。

守好生态根基,全域旅游底气足

金秋十月,巫峡镇绿水村,一片郁郁葱葱。两山之间的采石场不见了,寸草不生的石头山披上了绿衣。

巫山旅游因长江三峡而兴,长期以来一直是依托三峡游轮旅游的过境地。前些年,单一的景区接待模式对经济的带动并不大。那时,巫山靠矿山过活,县财政收入zui多时有七成来自开矿。

挖煤、采石,既*了生态,又没能让百姓富裕起来。加之长江流域生态环保政策的严格实施,巫山决定在生态环境上狠下“绣花功夫”,不搞大开发,要抓大保护。

县里的数十家矿山,通通关停。非法码头一律拆除。光秃秃的崖壁,通过复绿工作,种上了成片的绿植。还有长江、大宁河两岸,补栽了新苗,红叶林越来越茂密。每年11月至12月,巫山处处呈现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美丽景观。

抓生态,淘汰落后产能,巫山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园林县城和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产业转了型,巫山人吃起了“旅游饭”。2016年,煤老板向天文痛下决心关闭了3个煤矿,每年上亿元的产值,说没就没。

“为了生态环境,我要带个好头。”煤矿关闭后,向天文并没有灰心。他瞄准乡村旅游,投资4500万元,搞起了旅游度假村。

这会儿,他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立马奔赴工地,眼瞅着项目即将开工,干劲十足。

“发展旅游,守好生态环境是根基。”巫山县委*李春奎说,要把巫山295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国家公园”来打造,按照“一城两轴三片十一廊道”总体布局,让巫山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景点如珠串链,全域旅游人气旺

“大伙儿,咱们坐观光车进景区,俯瞰长江,赏巫峡烟云,还可隔江对望神女峰、神女庙。”旅游大巴停在黄岩景区柳坪游客中心,50多位游客鱼贯而入,导游边走边挥舞着小旗说道。

王世姓和老伴紧跟导游身后,生怕走丢。他俩是辽宁抚顺人,头一次跟团从重庆主城坐船到巫山。“听说以前只能‘水上游’,如今水陆并进,还能陆上游,旅游更立体了。”

王世姓口中的陆上游,正是巫山近几年倾力打造的神女景区南北环线。修步道、建索道,南北环线的相继贯通,让游客既可以水上游三峡,又可以空中俯瞰三峡,形成了水陆空立体游三峡、360度环线赏红叶的旅游新业态。

巫山拥有巫峡全景、瞿塘峡部分景观,境内奇峰突兀、峭壁屏列。有着如此良好的生态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与旅游相结合?

“必须抓旅游核心吸引物建设,走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巫山县长曹邦兴说。

依托“两江四岸”,建成山水港湾魅力新城;小三峡景区提档升级;当阳大峡谷景区平河度假村投用;5*景区小三峡、小小三峡和两个4*旅游景区、3个3*旅游景区形成总体布局……巫山破茧重生,高峡出平湖,胜景迭出。

融合融出了实效,融出了真金白银。巫山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元华介绍说,2016—2018年,巫山接待游客从1100万人次增长到1598万人次,年均增长24.3%。

生态好,景点好,可交通不通畅也不行。“要解决游客怎么来的问题,就是要加快巫山的旅游交通建设。”曹邦兴说。

一方面,巫山疏通内部交通“毛细血管”,将区域景点如珠串链;另一方面,建设“水铁公空”,打通外部交通“大动脉”。

今年8月16日,巫山机场正式通航。至此,游客从重庆主城到巫山的时间由六七个小时缩短至50分钟,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便捷度。

巫山便捷通达后,人气旺起来,村民搭上了旅游“顺风车”。南环线通车后,公路修到了家门口,黄岩村的周诗兰开起了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她笑着说:“希望游客一年比一年多。”

振兴美丽乡村,全域旅游财气聚

蓝天白云下,大小车辆川流不息,乡村公路如巨龙般缠绕山腰。如今,在骡坪镇茶园村的田间院坝里,花木扶疏、四季如春、美不胜收。

“倒回去几年,可不是这样。”茶园村村支部*邱令强忆起过去,一脸苦涩,“道路不通,也没产业。”

曾经的茶园村,相对闭塞,整个村庄困着青山守着穷。村*要靠种植玉米、洋芋、红薯“三大坨”,勉强维持生计。土里刨不出“致富果”,这里的村民纷纷外出打工。

“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是关键。村子不美,百姓不富,怎么称得上‘全域’?”李春奎说。

巫山把旅游发展的触角伸向了各个村头。没路的村落,先把路修通;没产业,就因地制宜,种脆李、种茶叶、种柑橘。同时,还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就算是自家院坝,也得干净整洁起来。

渝宜高速开通后,茶园村在汽笛声中苏醒过来。依托800亩的茶叶产业,茶园村还发展起了葡萄园、蔷薇园、农耕博物馆。

农家乐也遍地开花。位于茶园村骆家屋场内的金姐农家乐,国庆假期生意火爆。老板金家凤笑得合不拢嘴:“今年大年初一,客人都坐满了8张桌子。”

长江北岸,巫山曲尺乡,每年6、7月份,万亩脆李进入挂果期,绿油油的果实压弯枝头。村民纷纷说:“家门口种了致富树,日子越过越好。”

就连深度贫困乡镇双龙镇,都因村施策,在中药材等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培育起了特色富民产业,发展了万亩脆李、万亩柑橘和万亩干果,让家家户户都有增收的途径。

几年前,双龙镇安静村村民刘敬春还住在海拔800米的山上。2016年,在政府帮助下,刘敬春申请到20万元的扶贫*,将白坪村100多亩的葡萄园承包下来。

乡村旅游火了后,采摘葡萄的人越来越多,刘敬春葡萄园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去年,他靠种植葡萄赚了10万元,还为周边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成为安静村小有名气的脱贫榜样。

加快实现“一乡一景一味一礼一节一品”,巫山不仅培育了骡坪、曲尺、大溪、建平、当阳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乡镇,还打造了安静、下庄、青石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

如今,巫山旅游业对全县GDP的综合贡献率达25%以上。今年国庆假期,巫山这座山水小城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590.6万元。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23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