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楚辞适合孩子的名字「謷是姓吗」
- 作者: 信凯
- 来源: 投稿
- 2023-01-28
謷是姓吗?
不是姓。
謷,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是áo,基本含义:1.诋毁:诽谤。2.高;高超。3.古同“嗷”,哀叹声。
謷的常见组词有謷悍,謷将,謷然,謷色;包含謷的常用成语有謷牙诘屈。
汉字笔画
总笔画数:17笔
笔顺:横横竖横折撇撇横撇捺捺横横横竖折横
汉字释义
謷〈动〉
形声。从言,敖声。本义:不省人言
同本义[perverse]
謷,不省人言也。――《说文》
令尹兮謷謷。――《楚辞·怨上》。注:“不听话言而妄语也。字亦作聱。”
又如:謷謷(不听善言而妄语)
诋毁,造谣中伤[slander]
謷丑先王,排訾旧典。――《吕氏春秋》
又如:謷丑(诋毁)
哭不止;哀声[whine]
謷,一曰,哭不止,悲声謷謷也。――《说文》
声謷謷*益高。――《汉书·东方朔传》
又如:謷謷(众口哀怨的样子)
謷áo
毁谤:~言。[謷謷]
①不考虑别人说的话。
②悲哀叹息声。
謷ào
1.高大貌。2.引申为志向高远。3.通“傲”。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不肖人也。从言敖声。一曰哭不止,悲声謷謷。五牢切。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集韵》《韵会》《正韵》牛刀切,音敖。《说文》不肖人也。《徐曰》不肖人,其言烦苛也。《广韵》不肖语也。《吕览·怀宠篇》謷丑先王,排訾旧典。《楚辞·九思》令尹兮謷謷。《王逸注》不听话言而妄语也。
又《说文》哭不止,悲声謷謷也。《前汉·食货志》天下謷謷然陷者众。《师古注》众口愁声也。《正字通》通作嗸。
又《韵会》大貌。《庄子·德充符》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又《正字通》謷有甚意,今楚黄人谓事之甚者曰謷。
又《广韵》五交切《集韵》《韵会》牛交切,齩平声。义同。
又《广韵》五到切《集韵》《正韵》鱼到切,敖去声。《类篇》志远也。《字汇》谑也。《正字通》倨也。《唐书·周墀传》宿将暴謷不循令者,墀命鞭其背。《韵会》与傲通。《正韵》与慠通。
又或作㥿。《诗·小雅》执我仇仇。《传》仇仇,犹謷謷也。《释文》謷,本又作㥿。《说文》本作謷。《广雅》书作《正韵》亦作謸。謷字右上从攴作。
謷 áo
〈动〉
(1) (形声。从言,敖声。本义:不省人言)
(2) 同本义 [perverse]
謷,不省人言也。——《说文》
令尹兮謷謷。——《楚辞·怨上》。注:“不听话言而妄语也。字亦作聱。”
(3) 又如:謷謷(不听善言而妄语)
(4) 诋毁,造谣中伤 [slander]
謷丑先王,排訾旧典。——《吕氏春秋》
(5) 又如:謷丑(诋毁)
(6) 哭不止;哀声 [whine]
謷, 一曰,哭不止,悲声謷謷也。——《说文》
声謷謷*益高。——《汉书·东方朔传》
(7) 又如:謷謷(众口哀怨的样子)
今天给大家带来《楚辞》里那些温润如玉的名字
1. 李\容与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寓意:美好的时光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2. 张\愁予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寓意: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使我惆怅。树木轻摇秋风初凉,洞庭起波树叶落降。
3. 王\乐新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寓意: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4. 刘\景云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寓意:猛虎咆啸则谷风即起,神龙腾飞则彩云簇拥。
5. 陈\孟夏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寓意:初夏的天气盛阳,草木都已经长得茂盛。
6. 吴\夏浦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寓意:背向夏水边而思念郢都啊,故都日渐遥远真叫人悲伤!
7. 周\承宇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寓意:无边无际的雪花啊飞飞扬扬,布满天空的浓云阴沉无光。
8. 徐\修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寓意:前面的道路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9. 林\望舒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寓意:叫前面的望舒作为先驱,让后面的飞廉紧紧跟上。
10. 梁\皓尘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寓意: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1. 更多取名技巧和好听的名字,可以关注知乎:艾卡西亚的来客
2. 宝宝取名,宝宝改名相关咨询,可关注答主的微信公众号:青衫取名
目前正在持续更新,欢迎关注。
【中国历法之谜:“摄提格”很可能就是三星堆人的语言】
屈原在《离*》中开篇作自我介绍时说:“摄提贞于孟陬兮,维庚寅吾以降。”东汉王逸注:“太岁在寅曰摄提格。”摄提格,也称太岁名。《尔雅·释天》记录了一套完整的岁名,依次为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和赤奋若,对应的十二辰依次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屈原这句话的意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他于虎年的孟陬月(正月)庚寅日降生。这在学术界是没有分歧的。但是,这句话在中国学术界也讨论了几千年。讨论的点在哪里呢?那就是《尔雅》的这一套“岁名”,为什么字面意思如此奇怪,这究竟是什么人的语言?为什么摄提格可以表示虎年?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华文明”西来说“盛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学术界。在这种背景下,郭沫若提出了中国的天文历法来自巴比伦的观点,并把摄提格解释为大角,对应西方的“少女宫”。实际上,更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法国学者沙畹。此外,语言学家索绪尔也曾尝试从语言角度对十二岁进行解释,但他仅仅把“摄提格”的“格”解释为“规则、规律”(Regle),然后就不了了之。竺可桢同样也曾尝试用梵语来解释这些词汇,但一样只限于极个别词汇。总之,在相当长时间,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古代历法中使用的这一套岁名不是“中国货”,而是“舶来品”。根本原因,就是无法全面解释这套岁名。直到现在,仍有学者受这种影响,比如宋亦箫教授就曾在2014年发表*,提出“摄提格”可能是希腊或印度语言的音译,并把楚辞中的一些神话视作外来知识。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试图用汉语解释这些岁名(比如陈明富先生),但效果同样也不理想。
历法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古代文化的核心部分,中国又是一个天文学十分发达的古代文明。考古也表明,中国的天文学起源甚早。因此,认为中国天文学的核心是外来的,要做出合理的解释显然会面临重重困难,但《尔雅》的这十二个岁名很明显是非汉语词汇,学术界又长期拿不出合理的解释,怎么办?著名的天文学家郑文光在《天文学源流》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不但现存有五十多个民族,就是汉族本身,也是历史上多个民族融合、同化而形成的。而这些民族语言我们并不熟悉。像“摄提格”这样的岁名,怎么见得就不会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民族语言呢?
郑文光先生虽然提供了思路,但问题并没有解决。1999年,著名的语言学家聂鸿音先生发表了一篇重要*,指出这十二个岁名全部可以与藏缅语进行对应。比如,摄提格可以对应藏语的Stag或普米语的Stoya 、道孚语的sta等,意思为虎。这与《尔雅》所说的“太岁在寅曰摄提格”而寅属虎的说法完全吻合。另外十一个岁名,同样可以与藏缅语的生肖名相对应,具体如下:
(2)单阏对应藏缅语的“兔”,与《尔雅》“太岁在卯曰单阏”合。
(3)执徐对应藏缅语的“辰(龙)”,与《尔雅》“太岁在辰曰执徐”合。
(4)大荒落对应藏缅语的“蛇”,与《尔雅》“太岁在巳曰大荒落”合。
(5)敦牂对应藏缅语的“马”,与《尔雅》“太岁在午曰敦牂”合。
(6)协洽对应藏缅语的“羊”,与《尔雅》“太岁在未曰协洽”合。
(7)涒滩对应藏缅语的“猴”,与《尔雅》“太岁在申曰涒滩”合。
(8)作噩对应藏缅语的“鸡”,与《尔雅》“太岁在酉曰作噩”合。
(9)阉茂对应藏缅语的“狗”,与《尔雅》“太岁在戌曰阉茂”合。
(10)大渊献对应藏缅语的“猪”,与《尔雅》“太岁在亥曰大渊献”合。
(11)困敦对应藏缅语的“鼠”,与《尔雅》“太岁在子曰困敦”合。
(12)赤若奋对应藏缅语的“牛”,与《尔雅》“太岁在丑曰赤若奋”合。
这样,关于十二岁名的千古之谜就此告破。十二岁名来自藏缅语,这意味着拥有这个天文历法文化的古代民族就是来自西南地区。而地处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两个考古文化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恰好具有发达的天文历法特征。比如三星堆的青铜神树、金沙的太阳神鸟。同时,范勇、柯亚先等学者在对三星堆进行研究后发现,现在我们使用的十二生肖中的动物,除了猴子和兔,其他十项全部见于三星堆文物,而猴和兔又是四川地区极为常见的动物,因此,范勇先生认为,我国的十二生肖文化就是起源于三星堆文化。
藏族、彝族等族群也多将十二兽用于纪月。建岁以寅为开端,这种历法称为建寅,根据《史记》的记录,这种历法为夏人历法。因此,如果这些推论合理,那就意味着夏人的核心族群所讲的语言与藏缅语关系更为密切,且与三星堆有关,这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禹出西羌“以及称大禹为”戎禹“的说*好相合。
#三星堆##历史冷知识##天文##历史#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