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朝的皇子大多早夭「宋朝的皇帝大多数寿命很短」
- 作者: 新天
- 来源: 投稿
- 2024-03-03
在产生了近五百位皇帝的中国封建时代,作为帝王之家眷的皇子们无疑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中有的人成功继承了祖辈的财富;有的人在上升的过程中重重摔下;有的人虽不精于政务却在其他领域大放异彩;而还有的人,譬如两宋的皇子,却好似陷入了一个可怕的诅咒——英年早逝成为了他们中许多人的“宿命”。
一、两宋皇子的不幸
两宋历经三百余年,共有身份明确的皇子107人:100位为诸位帝王的亲生子,7位为宫廷从宗亲之中收养的宗室养子;北宋皇子共有77位,南宋则有30位;北宋出身宗室的皇子仅1位,南宋则有6位——两宋历经十八帝,若论平均数量则一代有六位皇子。这一数量放眼封建时代恰是刚好。
但现实总不会那么公道。在107位皇子中,有32位其实都是宋徽宗之子。而宋仁宗、宋哲宗、宋高宗、宋宁宗和宋理宗都是无嗣而亡。且在107位皇子中,明确可知拥有大寿之喜乐的仅有5位;知天命的不过8位;不惑便亡的有3位;弱冠或而立之年即早逝的21位;未成年甚至尚为婴孩便离开人世的高达50位......另有20位皇子卒年不详。
想当年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威风无两。然自宋真宗之后,赵宋皇室男丁衰微,甚至还数度出现后继无人的窘境——这不仅令人们怀疑,是不是有什么厄运降临在了赵宋头上?
二、为救皇子的努力
关于赵宋男丁不兴的厄运之说可不是后世的耸人听闻。早在宋仁宗时,因为皇子频频夭折,就已有朝臣提出:“皇嗣未生,盖以国家未如古礼封二王后。”
所谓“二王后”,并非指帝王应有两位中宫,而是说赵宋在建国之后没有按照古礼优待将帝位“禅让”给赵氏子弟的后周宗室柴氏。换句话说,北宋中期就已经存在了类似赵氏因黄袍加身而子孙受到“反噬”的说法。
因而为了确保血脉的延续,以及挽回赵宋皇族的颜面,宋仁宗曾在嘉祐四年(1059)特别颁布诏令:封柴氏后人中地位zui长者为崇义公,给公田十顷,并交还掌管后周陵庙的权力。
而至宋神宗时,因为承议郎吴处厚提出或许给程婴和公孙杵臼立庙封爵便能护佑皇子平安顺遂,朝廷又特意寻至二人的老家,为其立庙并分别追封其为成信侯和忠智侯。这程婴和公孙杵臼正是典故“赵氏孤儿”中拼死护卫赵氏子孙的两位功臣——此事也说明北宋宗室在关于男丁不兴一事上存在着种种宗教祭祀认识。
同时,赵宋还寄男丁兴旺之希望于风水。两宋时,风水文化本就十分盛行,皇室参与其中自然也不奇怪。但失控的是,宋真宗随后便以只有在宫城西北修建了新的宫室才能摆脱缺少皇嗣的困境为借口,大肆兴造宫殿。之后宋徽宗也为求子而听取风水*的建议在宫城西北修建人工山丘——后来宋徽宗确实子嗣繁盛;宫城西北也落成了几乎倾尽国力的皇家园林艮岳。
三、赵宋诅咒的*
因而可以说:无论是遵守古礼优待柴氏,还是祭祀“恩人”或迷信风水,赵宋皇子易早逝的现实都没能改变——那么皇子易逝的根源就只能藏在别处。
其实若仔细梳理赵宋皇子的生平处境,我们不难发现两宋的不少皇子都曾做过*俘虏:汴京城破之时,加上已经继位的宋钦宗,除却已逝的7子和逃脱的赵构,宋徽宗的所有子嗣都被俘;宋钦宗之子赵谌也是被俘的皇孙之一;近支被俘的亲王中,燕王赵俣和越王赵偲是宋神宗之子......算下来,北宋三分之一的皇子都沦为了金人的俘虏。南宋末期的皇子也处境相似。故而原本养尊处优的他们在生活水平直线下跌,且更要忍受夜以继日的惶恐不安后,没办法拥有较长的寿命反倒成了当然。
同时,宋代的医学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儿科在民间也出现了专门的医生和诊所,但宫廷中的医疗环境反倒“*”:*的当然不是太医们的医术,而是朝廷对太医们的约束力度。北宋名臣蔡襄曾直言,后周都会把治疗失败的医官贬去广南以警示其他医官,而北宋的医官们治疗不力却只是略微降职一两级,而后十数天内便能官复原职——宋仁宗时六位皇子、皇女在两年内接连逝世,互相推诿而不肯及时用药的医官们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因而一面是健康缺少应有的保驾护航,生活因国破家亡而陷入绝望的境地;一面是求天祭祖,用修建宫室来“治病”——如此成长环境,恐怕就是没有赵匡胤黄袍加身那一出,赵宋皇子们也难有安顺人生。
一日,朱元璋要送徐达一座豪宅,刘伯温心中一惊:皇上这是要杀徐达啊!立刻给徐达递了一个眼神。
徐达正准备谢恩,却见刘伯温脸色大变,心下明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死活不肯接受。
徐达是大明的开国功臣,为什么朱元璋要置他于死地呢?他能否逃过一劫呢?
朱元璋和徐达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平时以兄弟相称,感情非常深厚。
朱元璋投靠郭子兴后,回乡募兵,徐达二话没说就追随了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受到郭子兴的猜忌,另立山头单干,徐达又毫不犹豫地跟着他南征北战。一次,朱元璋被孙德崖捕获,徐达不顾个人安危,把朱元璋换回来做人质,让朱元璋非常感动。
徐达身材魁梧,武艺高强,又善于用兵,朱元璋非常重视他,总是委以重任。徐达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不管是剿灭陈友谅,还是击败张士诚,他总是作为先锋,身先士卒,给朱元璋荡平阻碍。
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对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可谓义字当头,特别是屡次救他于危难的徐达,他更是常与之饮酒谈事业,生活上也是处处关怀。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而此时的徐达正在为朱元璋开疆辟土。他先后收复了河南、山西等地,直到三年后,彻底剿灭了残元的势力,徐达才班师回南京。徐达作为朱元璋的老战友,又战功累累,加官晋爵自然少不了。
可是,随着皇权越来越巩固,朱元璋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多疑,他总是担心百年之后,这些开国大臣们功高震主,会不服皇孙朱允炆的管教,所以想尽办法清理这些开国老臣。
先是胡惟庸案,接着又是蓝玉案,据说这两次大案所涉人员达4万多人,就连已经颐养天年的李善长也未能幸免,以谋逆之罪被处死。
徐达对朱元璋一向忠心耿耿,为人坦荡,也没有干过*受贿的事。再加上他一直谨小慎微,朱元璋虽多次暗中调查他,却一直没有抓到他什么把柄。
一日,朱元璋私访徐达,他看到徐达家庭院破旧,房屋很是简陋。不像其他的老臣得到封赏后,纷纷建立豪华的府邸。朱元璋感慨自己的兄弟住的竟如此差,想把自己曾经住过的吴王府赏赐给他。
徐达正准备谢恩,却见随行的刘伯温脸色大变,更是朝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徐达瞬间明白其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一口拒绝。原来,那吴王府是朱元璋登基前住过的府邸,皇帝住过的房子、皇帝睡过的床,徐达哪里敢住用?
但朱元璋不理会徐达,硬是将王府赐给他。徐达虽无奈接受,但他只派人仔细看管宅院,而自己和家人还是住在老房子里。徐达的长子徐辉祖曾劝徐达住进吴王府,徐达对儿子说:“只要我活着,千万不要搬进去!”
1385年,徐达身患背痈,太医医治后提醒他不要吃发物。朱元璋听闻,赏他一只烧鹅,而且吩咐锦衣卫必须看着徐达将它吃完。第二天,徐达暴毙。
徐达究竟是病死还是被害死,成了千古疑云。但无论无何,朱元璋对这个曾经的好兄弟无疑是动过杀心的。正如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所说:
“几千年来我们似乎在重复着同一种游戏——权力与利益的游戏,整日都是永远也上演不完的权力斗争、阴谋诡计……”
想要了解更多明朝的权力斗争、阴谋诡计,不妨读一读《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用小说、故事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大明王朝300年的风雨历史——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到明朝覆灭,一部风云变幻的史诗。16位皇帝,数位皇亲贵族、达官贵人,还有无数或重要或不重要的市民小人物,他们在历史的年轮里起起落落,生生不息。
在这套书里,你能了解明朝的16个皇帝:开国皇帝朱元璋/文艺青年明武宗/坚持一夫一妻的明孝宗/木工皇帝明熹宗……
你还可以认识各色名臣:徐达、常遇春、蓝玉,开国战神谱该怎么排/于谦如何打赢北京保卫战/为什么王阳明会*本人崇拜/阵法狂魔戚继光/袁崇焕是功臣还是罪人/一代清官海瑞的多面人生……
你还可以接触明朝时兴起的文化,比如《永乐大典》是如何编成的/横空出世的明代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
读完《明朝那些事儿》我惊叹于*上的复杂,人情,利益,人间冷暖……人性的黑暗面,人性的高光时刻,人的智慧,人的果断勇猛,人的脆弱……
当年明月用幽默风趣的段子讲述着高冷的历史,让枯燥乏味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一读起来常常让人废寝忘食,停不下来。时至今日,这部书的销量已突破一千万册。
如果你也是一个爱历史、爱看书的人,那么这部《明朝那些事儿》你一定不要错过。在这本书里你不仅能学到历史,更能了解人性,获得人生经验,启迪人生感悟,在谈笑之间,获得超然物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