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古代传下来的12种预测术「面相学有哪些流派和书籍」

  • 作者: 思顺
  • 来源: 投稿
  • 2024-03-03

面相学有哪些流派和书籍?

   一、基础理论的入门书籍我觉得还是陈圆的《四柱预测学入门》和《周易预测学入门》写得zui为通俗易懂。入门后,应重点看《滴天髓》、《子平真诠》、《穷通宝鉴》、《卜筮正宗。《易隐》等古籍。打好阴阳五行的基础知识。

   二、形势方面:近代的有《杨曾地理家传心法捷诀》可读,但还是要以郭璞、杨公经典为主:《葬书》《疑龙经》《撼龙经》为必读之书。

   三、罗盘:《中国罗盘四十九层详解》(李定信著) 四、理气:理气方法流派甚多,应以经典书籍为主,主要有《青囊序》《天玉经序》《天玉经》《催官篇》《青囊奥语》。 其他理气方面的书籍根据个人的爱好而定,我认为在初学阶段,不宜学得太乱,应以一个流派的书籍为主。 五、择吉方面:《江公择吉秘诀》、《象吉通书》、《时宪通书》等。 宋韶光的书是不值一看的。钟义明的书相应全面一点,但唯对沈氏玄空的理论描述得清楚一些。对其他流派理论的描述还是个夹生饭。对赣南杨公风水术钟则还没有入门。 风水术书山如海,学习一定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wei一标准,边学边实践验证。 当然,学习的理想捷径还是拜师学艺这个途径,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善恶看嘴眼,贫富看手脚”的准确心理学解释

在中国的哲学体系中,识人相人是一个非常深奥的学问,很少有人能掌握得极为透彻,由于这门学问得比较深奥,所以它形成了许多流派,甚至还被当成玄学流传在民间。

也许正是因为它太神秘,太难以琢磨,所以它只在一小部分人的哲学思维中展现出来,再加上人们总说道破天机会难得善终,所以直接公开去谈论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大多崇尚科学思想,像是识人相人这种学问,在很多人看来都属于封建迷信,慢慢地就近乎失传了。

可即便如此,它作为古代朴素的哲学智慧,仍然在许多俗语中有所体现,比如心理学中所提到的那句话,善恶看嘴眼,贫富看手脚,这就是古代识人相人学问的现代化演变。

善恶指的是内心的好坏,只需要观察其嘴巴和眼神就能得知,而判断对方究竟是贫贱还是富有,那就要从手和脚的样子着手了,针对这两个方面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下。

所谓的善恶看嘴眼,其实就是观察一个人的容貌神态,大家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观察情绪和面部特征,那么你的外貌能否暴露出内心的真实性格呢?

就以情绪为例,一个人的内在思维方式会影响到个体的面部表情,而表情恰恰是传递信息的窗口,所以判断善恶的时候大多可以从面部表情中得知。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们也可以把相由心生这个概念理解为外貌是由状态所塑造的。

事实上,人们的相貌不仅仅由生理结构和先天的基因所决定,外部环境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长相,正如不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样貌风格,哪怕是非洲的孩子在中国长大,他的面部神态也会看上去更像中国人一些。

外部环境不光能影响到一个人的长相,还会影响到个体大脑结构的发育。

佛学曾针对相由心生概念提出了另一个观点,那就是境随心转,指的是一个人的长相外貌,会受到内心境界的影响,从而改变整体的气质和行为举止,这种言论在经由现代科学家证实之后,被认定存在着相应的合理性。

古代的面相学中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人是吉祥如意之人,而印堂发黑则代表着即将迎来不好的事情。中国儒学也崇尚着善良正义,君子须遵守仁义礼智信,若是作恶多端,则有悖于先人的教诲。

古代面相学其实就是现代心理学的开端,至于贫富看手脚,其实它指的就是人类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现如今的人们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吃着大锅饭,生活在平均主义的时代当中了,在当下的社会上,如果你想自己自足,确保不被饿死,那就一定要找一份工作,努力赚钱。

但由于每个人的学历水平不同,能够从事的职业也相差巨大,所以那些无法通过知识来赚钱的人,只能靠体力劳动来赚取薪资。

假如一个人的学历不高,只能干些脏活累活来赚钱,那他的手上一定会布满大大小小的茧子或是伤口,粗糙的皮肤恰恰印证了其劳动者的身份。

而旧时代的富豪只需要坐在宅院里指挥着下人干活,不用风吹日晒,也不用付出劳动力,他们自然可以养成*光洁的皮肤。

善恶看嘴眼,贫富看手脚的确存在着可取之处,尽管人一直在变,但社会的整体轮廓却始终不变。

当然,上述言论只能做一个参考,不能用它来精准地判断一个人的秉性,更何况如今的社会尊重每一个付出劳动的人,这些俗语的存在只是让我们增加了一个判断的角度而已。

时代在发展,理论也在发展,如果我们把老一辈传授下来的知识奉为金科玉律,那么当今时代的理论体系便进入了固步自封的状态中,之后便再难进步了。

总而言之,判断一个人的善恶和富贵贫贱需要多与对方打交道,接触得久了,自然知道对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仅靠俗语和谚语去判断对方的秉性,反倒有些片面和武断了。不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这句俗语的呢,如果有什么想说的,一起在评论区下方聊聊吧。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di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di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