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科普知识「山海经中的无肠国子民」
- 作者: 彪儒
- 来源: 投稿
- 2024-03-04
《山海经》中的“无棣元素”/刘玉文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怪、力、乱、神”的神奇古籍,传为大禹、伯益所作,实际成书于战国至汉初。它记载了40个部族方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及400多奇异怪兽。集地理志、方物志、巫术及原始神话等于一身,构建了一个包罗万象、瑰丽诡奇的世界,是后世绝大部分神话小说的源头。值得自豪的的是,在《山海经》中可以捕捉到不少“无棣元素”,古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对挖掘无棣厚重的文化积淀,建立无棣的文化自信有所裨益。现将古今学者著作中关于《山海经》的“无棣元素”的论述摘录于下:
一、无棣,是少昊氏的族源地
东夷少昊氏,为上古三皇五帝之一,也是华夏共祖之一,是中国东部沿海以鸟为崇拜图腾的古老部族,少昊又作少皞、小昊、少皓、少颢,史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太平御览》卷八百七十三,引《休子》曰:“少皞生於稚华之渚,渚一旦化为山,郁郁葱葱焉。”《尔雅》:“小洲曰渚”唐刘长卿《晚泊无棣沟》有:“僧寺白云外,人家绿渚间”句。渚,又释曰“水边”。少昊生于稚华之渚(野),立国于东海之滨。有学者考正稚华之野,在盐山县东南无棣一带。
1.张德苏教授在《重黎氏族源试探》一文中说,无棣一带是少昊氏的族源地。原文摘录如下:《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言‘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使重为句芒。’……结合一些新资料,我们能够更加具体的确定出重黎氏居地的位置。《路史·后妃七》:说少昊父配于类氏女名娥,而生少昊,“既生,其渚为陵”注引《休子》云:“少昊生于稚华之野(渚),一旦为陵,郁郁葱葱焉。”何光岳认为:稚华之野即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汉置高成县。当系皋族居于此而得名,隋因东南有盐山,而改称盐山县。此为少昊出生之地。此说甚有理。《路史》“其渚为陵” 之载与今盐山、无棣一带的地貌相合。今盐山东南部及无棣县域内仍多湖沼,其陵即古所谓盐山,亦称“碣石”,今属无棣县,名曰“大山”或“马谷山”。大山虽甚低,海拔63.4米,但能与周围之渚对比极为鲜明。《休子》之“一旦为陵”之论也有事实上的根源,它内*人类早期对无棣大山形成的模糊记忆,地质学界认为此山“系73万年前火山爆发喷出而形成复合火山堆是我国zui年轻的火山,也是华北平原地区wei一露头的火山”
“孤零零的黑色山体,矗立于平原广泽之中,也是很自然的事。今河北盐山至今仍有关于少昊的众多传说与遗迹,少昊族居此,则重黎氏亦当距此不远。”
(张德苏,文学博士 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2. 何光岳先生《东夷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0.8)
P17-P18,论证:“少昊的昊字,亦作皞、皋。《逸周书·王会解》有皋鸡,注云:有文采者,皋鸡似凫,冀州谓之泽特者。’《通典》:‘北辰为皋宗’指北方的星辰是皋作宗主,古以地上的部落地命名形象,故《晋书·天文志》:“众星列布,体生于地。”北辰即以皋为宗,可见皋部族起源于北方……。少昊氏是zui早确定星宿名的部族,少昊的所在地望在北方,《路史·后纪七》说他“既生,其渚为陵”,注引《休子》云:‘少昊生于稚华之野,一旦为陵,郁郁葱葱焉’。稚华即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汉置高成县,当系皋(按,皋与高通)族居此而得名,隋因东南有盐山,而该称盐山县,盐山县在五千年前曾是无棣河入海处。……少昊氏由有这个皋城南迁,‘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
【按】:“稚华之渚” ,“稚”为“雉”,为长尾野鸡,雄性的尾巴长长羽毛鲜艳美丽(被誉为凤鸟);“渚”为“岛”,“华”意为美丽光彩,又同“花”。 “稚华之渚”的含义就是“美丽的凤鸟岛”。少昊生于美丽的凤鸟岛上。《左传·昭十七年》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正好与之相符。
又据《路史》卷十六·后纪七:小昊“其父曰清,黄帝之第五子也……元(原)为纪姓,配於类氏,曰娥,居河之微,逆星流槎,奏便媚之乐,乐而忘归,震而生质(挚),白帝子也。既生,其渚為陵。”《拾遗记》云:少昊“母曰皇娥,或乘桴木而昼游。”
其中,“居河之微”,河,即黄河,微即黄河尾闾。《说文解字》的“尾,微也”;《汉语大字典》:“微,通尾”。古文尾、微互通。”少昊的的母亲居住在黄河尾闾——入海口附近。
“逆星流槎”, 逆星,即迎着星,此星应该就是太白金星——故启明星。流槎,就是乘木筏顺流而下。这段记载是说住在古河如开口附近的少昊的母亲,在天将拂晓的时候,乘木筏迎着东方的启明星顺流东下,到达一处凤鸟岛上,听到美妙的乐曲,遇到白帝(太昊后裔)翩翩公子乐而忘归,于是生下白帝之子少昊(而不是黄帝的裔孙,少昊属于东夷与黄帝原属于不同族源)。
无棣、盐山位于黄河尾闾的“九河下梢”,这里有“绿渚”,有“高陵”——碣石山、贝岭、高阜。
少昊,亦作少皋,皋,即水边的高地,通高,《释名》:“高祖,高,皋也。”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在古无棣北部置高成县,属渤海郡,“高成”县附近,还有高乐、高郭、高邑、高阳、弓高、藁(gǎo)城、高菀、春秋皋落氏等以高命名的县和氏族,或与少皋之“皋”有渊源。渤海郡有“重平”、“重合”二县,其中之“重”,或与少昊后裔之“重族”有渊源。史学界把无棣、盐山之间定为少昊氏的族源地,是正确的。
二、无棣沟,即《山海经》中的“无达”
周云中在《<山海经>昆仑山位置新考》一文中认为:《山海经·西次三经》中的“无达”即无棣沟。原文摘抄如下:
“《西次三经》说昆仑山,‘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
‘无达’所指应即《左传·僖公四年》所说齐国北境的无棣,达、棣上古音皆定母,王力说前者月部(at)、后者质部(et),唐作藩说都是月部。无棣在《水经·淇水注》的无棣沟附近,无棣沟是黄河故渎尾闾通海的一条河,流经今河北南皮、盐山县和山东无棣县境。《山海经·海内东经》所附汉代之前的《水经》说:“滹池河……而东注渤海,入越(按:为赵字讹)章武北”、“漳水……东注渤海,入章武南” 。既然滹沱水、漳水横贯河北平原,在章武县(在今河北黄骅市)南、北入海,当时的黄河只能在章武南面漳水口更南地方入海,即通过无棣沟入海,《山海经》说河注‘无达’是完全可信的。《西次三经》说河水‘南流东注’ ,因为当时中原人只了解河套以下的黄河,不知黄河上游先向西北流。”
(转自: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周云中:《<山海经>昆仑山位置新考》 2008年4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2卷第2)
【按】:《山海经·西次三经》曰:“昆仑之丘,……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无达,古音与“无棣”相近。棣,[ 上古音 ]:质部定母,dyet。达,[ 上古音 ]:月部透母,that, [ 粤语 ]:daat6,taat3。“河水出焉”不仅仅之黄河的发源地,也指黄河“流经”该处,又从该处流出。古黄河从古无棣(无达)入海,与谭其骧先生在《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和与人合作《中国自然地理 历史自然地理》中论述道:“渤海湾海岸线的伸展与黄河入海地点的变迁至为相关。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长期从渤海湾入海。……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黄骅和山东无棣之间游荡。”的论断相符,黄骅之大部属于古无棣邑。
三、无棣碣石山,就是《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积石之山”
1.先秦史学者何幼琦先生在《〈海经〉新探》论证说:
“积石山在何处呢?《海外北经》云:“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积、碣音近,这个河水所入的积石山也就是碣石山,《禹贡》说河水‘至于碣石,入于海’,可以互证。……可以确定,在《海经》的时期,河水是夺马颊河入海的,河水所入的积石山、碣石山,就是今天无棣县的马谷山。明人刘世伟称:‘海丰县(今无棣县)北六十里有马谷山,一名大山,高三里,周六、七里。《县志》云:山多石,无草木。疑古之碣石,为河入海处。’他疑的很准确,山不大,多石而无草木,正是被神话化为‘禹所积石’的根据。后来顾炎武在《肇域志》中肯定了这一主张:‘山东海丰县马谷山即大碣石山。’”
(何幼琦先生先,是著名的秦史学者,本文发表于《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
2.王宁先生在《〈海经〉的作者及记述的地理与时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5期)文中,认同何幼琦先生的上述观点,他说:“黄河流经山东省北部,古今皆然,已无需多谈。但《海经》时代的黄河并不是今天的河道,《海内西经》云:‘河水出(昆仑,即今泰山)东(当作西)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何幼琦先生认为:‘河水首徙改入勃海(宁按:指巨野泽)以后,贯济夺漯,又出漯水夺今马颊河入海。’又说:‘在《海经》的时期,河水是夺马颊河入海的,河水所入的积石山、碣石山,就是今天无棣县北的马谷山。’其说是也。”
4. 徐南洲先生在《<山海经>—一部中国上古的科技史书》(《古巴蜀与<山海经>》·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年6月)中也说:“第2条的积石山(按即:禹所积石之山,在其(博父国)东,河水所入),可能即今山东无棣县北的马谷山(按,无棣碣石山),该县《县志》云:此山多石,无草木,疑古之碣石,为河人海处。说明也是起了迫使洪水遵道人海的作用。”(引用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
四、“无棣”二字,源于河伯“无夷”:无棣=无夷
《山海经·大荒东经》:“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郭璞《山海经注》引《真本竹书纪年》:“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澎,有易之君杯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遂杀其君杯臣也。”上甲微向河伯借兵打败有易方国,说明河伯是一个具有相当实力、与商族关系密切的方国。
《山海经 海内北经》:“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一曰忠极之渊。”郭璞注:\" 冰夷,冯夷也。\"《穆天子传》卷一:“戊寅,天子西征,鹜行至于阳纡之山 , 河伯无夷之所都居。” 郭璞注:“ 无夷 , 冯(ping)夷也。《山海经》云冰夷。”由此可知,无夷、冯夷、冰夷,为河伯一音之转的同一名号。
著名历史学家王献唐(1896-1960)先生认为,“无棣”一名源于河伯无夷。无棣、无夷,是同一名称的不同汉字的记音,“无棣”就是以河伯“无夷”之名名地。王先生说:“冯、冰同音,无具为唇音,转声可通,故三字通用。冯、冰音纽稍重,无纽较轻,各方呼读不同。一轻一重,因生歧异。”“今山东无棣县,即春秋时齐之无棣邑,《管子》所谓北至于无棣者,棣、狄音通,无棣犹言牟狄,牟狄犹牟夷,夷亦可称狄。”“翟即狄,夷可称狄,故有牟狄之无棣。……鲁北部,故各处均有狄名,无棣亦其一也。”“<穆天子传>之(河伯)无夷,……王郭注文无夷之为冯夷确然无疑。”“其呼河伯為牟夷,犹呼墨子为墨翟;墨翟犹牟狄,犹以无棣名地也。”(《炎黄氏族文化考》青岛出版社·2006)王献唐先生认为,“无棣”与河伯“无夷”同义。
【按】关于冯夷、冰夷、无夷中冯、冰、无的音转问题,张德文《北大汉简《仓颉篇》读札(上)》(•知北游)说:“《穆天子传》所谓‘河伯无夷’者,《竹书》作‘冯夷’,字或作冰。”是“冯”可读“无”。其中的原因,《集韵•平声二•十五灰》:“倍、负:河神名。”河神即河伯,則“冰”或“冯”古亦读若“倍”或“负”,二字古音均并纽之部,而“无”是明纽鱼部,并明旁纽双声、之鱼旁转叠韵,为音近通假。”
古无棣,曾经是河伯无夷方国的发祥地。《楚辞•九歌•河伯》中“与女(rǔ)游兮九河”一句,近代学者认为“九河”,即古黄河下游的众多支流,陈玉洁说:“这里的'九河’,決不是神话中水系,而是真实存在的河流,其中有些名称现在虽已不存在,但‘徒骇’、'‘马颊’等仍是河北、山东境內的浩浩巨川。”(陈玉洁《<九歌·河伯>所祀非黄河之神吗》(《当代教师教育》2002年第02期) 还有学者还认为,河伯是“九河之神”。无棣居于“九河下梢”,无疑就是河伯部族的发祥地。
《武定府志》(咸丰九年版)·形胜志,记载:滨州“溯禹功于济鬲,存河伯之乡”,既然滨州“存河伯之乡”,说明无棣与上古河伯部族有很深的渊源,“无棣”二字即源于河伯无夷之名确然无疑。
“无夷”二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近世学者认为,夷是鴺的简写,鴺是水鸟的名字。李镜池(1902-1975)先生《周易通义》《明夷》初九*云:“明夷,借为鸣鴺,即叫着的鴺鹕。鴺、鴺形音均通,是一种水鸟”。 南京理工大学唐善纯(1944-)先生《从语言学角度看东夷》说:“夷亦为鸟名,《易·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明夷会飞而有翼,肯定是鸟。东夷集团为近海氏族,以鸟为图腾,他们首先崇拜的是海鸟,作为本民族的象征。这种鸟也称为夷,增鸟为鴺。<说文>:‘鴺,鴺胡,污泽也,从鸟夷声。鹈,鴺或从弟。’”
唐善纯在《武夷山传奇:武夷=无余=冰夷=冯夷=无夷》还说:“无余/武夷本身可能就是一只鸟。……祭祀武夷君为什么要用干鱼呢?说明这种鸟不是任意的鸟,而是以鱼为食的鸟。”“<穆天子传>:‘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居。’……无夷与无余/武夷古音同,所以他们是同一位神。”按此:武夷=无余=无夷,那河伯“无夷”的名称定然是一种以鱼为食的鸟的“夷语”名字。
**在湖南一师同学、朱芳圃(1895-1973)先生《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云:“冯夷,河伯名,即水神。以声类求之,当即鸊鷉(pì tí)。”鸊鷉亦作鸊鹈(pì tí)、“鷿鵜”。也是以鱼、虾为食的一类水禽。鸊鷉,《古文字诂林》P2582:“亦可单名鷉”;《说文解字诂林》:“单呼曰鷉”。 鷉,亦作鹈。
鴺胡(鹈鹕)单呼曰鹈(鴺),鸊鹈单呼曰鹈(鷉),二者在远古没有文字的蒙昧时期与中近古开明时代,关于鸟类的认识和分类其精细程度不尽相同,在远古时期鹈鹕、鸊鹈二者甚至连鸬鹚等水禽都可能被划归同一类以鱼虾为食的水鸟,河伯无夷部落的图腾就是水禽“鹈(鴺)”。
唐善纯先生《语言学可以揭示各民族的历史变迁》说:“在大东亚辽阔土地上,生活着*各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他们的活动信息保留在族名和地名中。……这是用汉语语音记录的外来词,其本义在汉语中很难得到解释。”
“无棣”二字就是用汉语(周族语)语音记录的(东夷)外来词。经学者破译,棣=夷,乃“鴺(鹈)”的记音。無,通蕪、幠、橆,《康熙字典》训为:大也、丰也、有也、长也。远古夷、越同源语言相近,“越人首领的名字,多有无字,如无余、无壬、无强、无余之、无颛等。有学者认为“无”字即王或首领的意思”(孟文镛《越人的“鸟语”与“鸟书”》·绍兴文理学院报·2011·3·25)。 “王、首领”是部族的“圣人、圣上”。無,既然训为“大也、丰也”,又含有“圣、王”之意,“無棣(鹈)”是河伯方国的图腾,图腾即方国的神圣族徽,所以“无棣”二字其基本含义应为“大丰圣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