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节日「今天是女儿节吗?」
- 作者: 小策
- 来源: 神策网
- 2022-07-08 11:12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美编 关印
6月21日,迎来夏至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离“入伏”也不远了。再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 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古人用“土圭之法”来判断哪天白昼最长或者最短,夏至日这一天,日晷中指针投下一年当中最短的影子,所谓“夏至日晷短”,古人就是由此来确定夏至日和冬至日。而地球上有夏至日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在夏至这天正午时分,太阳会呈绝对或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地区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奇景,因为正午太阳与天顶重合,树木、建筑物等,影子都会消失不见。但这种现象只会发生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像我国的深圳、珠海、香港、海口等城市。北京在北纬40°,所以太阳从来不会出现在头顶正上方。夏至日这一天,虽然在北京看不见“立竿无影”,但也是一年中影子最短的日子。
过了夏至,北半球各地的白昼开始逐渐变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自古以来,都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也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此时正好新麦登场,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夏至在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