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人格解体(人格解体的痛苦?)

  • 作者: 小策
  • 来源: 神策网
  • 2022-11-04 02:31

   关于自我精神病学
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自我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甚至被忽视了。就重视与否这一点而言,人格与自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必要在精神病学里划分一个“特区”--自我精神病学,以自我为视角进行考察和研究的精神病学。歇斯底里性分离障碍长期被命名为双重人格、交替人格等,其实,这并非人格本身的变化,而是自我的一个方面,即自我的连续性和同一性(身份)发生了障碍。所谓人格解体,实际上是自我真实感的障碍。过去有一位这个症状的病人自称“无我感”,显得比精神病学教科书术语高明许多。这种名实不符的情况表明人们只知有人格而自我却被忽视。
02
1985年,许又新教授曾对妄想作出如下的描述性定义:“妄想是一种个人所独有的和与自我有切身关系的坚信,它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其中“与自我有切身关系”这一特征主要是引用文献。最近这些年来,精神分裂症前驱期(指出现了精神异常但还没有足以诊断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时期)的自我异常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这是值得重视的一种研究趋向。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或者提供了相当理由使我们推断,妄想的原发性障碍是自我异常。自我体验的异常改变对一个人的心理具有颠覆性,它引起了心理紊乱和严重的不安,这就导致妄想观念(delusional notion)的形成和坚信之稳态复归。
临床观察早已发现,在明确的妄想观念出现前常出现妄想情绪、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这是一种没有明确观念内容的不安和恐惧。这种情绪也没有相应的引发的客观事件,也就是不安和恐惧找不到现实的来源。没有比来源和性质都不清楚的威胁和危险更使人恐惧和难以忍受了。病人遂有解释的必要,这就产生了妄想观念。请比较巫术和神话的起源:当人们对天灾人祸的根源完全无知时,即使荒唐的解释人们也会相信,因为比起什么解释也没有较为令人心安。
K.Jaspers认为,妄想观念是继发的和可以理解的:“病人在晤谈中可以明白告诉我们的妄想内容都是继发性的产物。”
03
简单而概括地说,妄想结构可以视为由三层组成。其内核是自我异常和它伴随的妄想情绪,第二层次为妄想观念,这是继发性的思维加工,最外一层是病人的言语和行为。这里,所谓结构指一个症状的组成部分以及他们在发生上的关系。
很明显,妄想观念具有代自我(deputed self)的性质。就像一个国家行政首脑的临时代理人一样,他即使不具有远见卓识,没有长远规划,甚至还不时发表自相矛盾的政策演说,却可以使政府维持正常的运转而社会不致陷于无政府状态。通常,妄想的代自我作用是明显的,它维系着相对正常的日常心理和行为,阴性症状和瓦解症状都不明显。在精神分裂症几个公认的临床类型中,妄想型的精神症状瓦解是最不显眼的。也许,除妄想及与它密切相联系的少数几个症状外,家属并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异常。这不能不使人惊叹。妄想观念作为代自我对维系自我的统一和积极性起着多么大的作用!
04
有什么样的自我,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反之亦然。这就是为什么病人的世界(尤其是病人心目中的他人)也有相应变化的缘故。虚无妄想者不仅认为自己(心灵和肉体)已经不存在,世界也已到了末日。被害妄想充分发展的情况表现为“假社团”(Pseudocommunity),对此,N.Cameron写道“假社团是个想像的组织,它由现实的和想像的若干人组成,而其目的则在于加害病人。”
妄想的原发和继发这两方面的区分,具有临床上的重要性,不仅涉及诊断分型和治疗,也涉及对预后的评估。真性妄想(genuine delusion)有其原发性疾病过程作为根源或基础。所以,即使妄想消失,也并不意味着康复而往往出现缺陷综合征,即情感意志的衰退。与此处于另一极端的超价观念,是人格发展偏离的表现,并非疾病过程所致。所以,它即使持续存在数十年也不出现缺陷综合征。
不妨借用一下精神分析的自我强度(ego-strength)这个概念来加强理解。自我强度指的主要是心理的整合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自我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是接受精神分析的一个必要条件,否则,当分析触及病人的痛点时,病人会出现情绪暴发(如大哭不止)甚至短暂的精神病性反应,从而迫使分析中断。类似地,妄想的代自我具有足够强度者,对治疗有很大的耐受性,即妄想不易改变,同时妄想对维系自我的统一性和积极性的作用也很强,不出现瓦解症状。这样的病例在临床上不少见。——《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

人格解体(人格解体的痛苦?)

人格解体的痛苦?

   人格解体是一种有自知力的和不愉快的体验症状,病人有异常的陌生感、疏远感或不真实感等。广义的人格解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狭义的人格解体,即感到"我"已经脱离外界,变得不真实,感到"我"似乎不存在,可描述为"无我感";  

   2、现实解体,即病人感到外在的世界似乎发生了改变,变得不真实了,像图画或照片,没有立体感和生气,一切变得疏远而陌生;  

   3、身躯解体,即感到自己整个身体的大小、轻重、硬软等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失去了正常时的真实感和实质感,似乎是"虚的",像是不存在的,"什么也体会不到";  

   4、情感解体,即感到自己丧失了情感体验的能力,不能爱也不能恨,并为此感到痛苦。  人格解体往往是病人主观世界发生了异常变化。病人自己可清楚的描述这种体验,且自身也能认识到这是不正常的状态,但周围人并不这么认为,病人也因不能被理解而感到痛苦。专业医师可以认识到这类病人的奇异体验,并能帮助病人及早治疗,预防人格解体发展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