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古代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古代的名字为什么那么好听」
- 作者: 祥志
- 来源: 投稿
- 2022-12-08
人的相貌、肤色、声音往往是天生的,基本上无法更改,而除了这些自然特征外,姓名便是一个人后天zui直接的社会属性。
完整的姓氏文化是在语言文字出现以后才有的,父系社会的姓氏通常取自父族,姓氏基本上不会轻易变动,它是从古至今取名文化的依托,是基本血缘关系的标识。除此之外,一个人的名字和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有着莫大的关系,中国人的取名文化就是这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才到今天的地步。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的取名文化可以说是非常复杂讲究的,为了多方位精准地描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属性,中国古代产生了本名、表字、别号、世称、爵位官职名、乳名、笔名、艺名、谥号等等名称,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些名称是如何描述人又是如何区分的:
1.本名,顾名思义就是本来的名称,跟我们现在出生取的名字类似,而这个名字通常是出生时父母长辈所取。本名的获得在古代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甚至在有些族群的家谱中早已排好了顺位,出生时就可以直接授予姓名,这其中辈分和排行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伯、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刘季,一看大略就知道刘邦在家里排行老四;汉代以后,在兄弟中更多是以同一个字或者偏旁部首的字表示辈分,比如宋朝的苏轼、苏辙,本朝的王中磊、王中军等。
当然,本名也包*家族的祝福或期望,在我们翻开史书及文集的时候,常常忍会记住那些优美的名字,这些名字要么很稳重、要么很诗意、要么有*气息、要么有功名之意。一般说来,为了表达这种祝福,本名中字的获取通常有这么几种来源:
(1)崇尚儒家人伦道德,纵观整个中国史,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可以说是名字中取字的常客,比如男子多用仁、义、信、忠、孝、恕、礼、贤、恭、俭、让、温、敬、良、德、诚、正、恒、远、廉、智、洁、立等,如韩信、张良,先秦时期,大部分女子并无具体名字,多数以姬、女、媪统称,后来才逐步丰富起来。
(2)意向寄托,将玉石、树木、服饰、四季、山河湖海、*雪月、飞禽走兽、琴棋书画甚至直接意境等事物赋予人的美好寄托,比如李清照、叶令仪、秦罗敷、高渐离、关羽、林黛玉等,实际上,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意向来发挥作用,在古人表字里也是如此,这也正是那些好的名字的奇妙之处。在女子的名字方面,从丫鬟的称谓可以看出地位的区别,比如小梅、翠莲、鸳鸯、金锁等等,没有姓氏,一名代之。
(3)祝福与希望,比如寿、财、康、健、福、禄、成、胜、利、亮、乐、明、越、功等等,这些名词直接表示了对后代某一方面的祝福,显得很直接也很实用,且越靠近商品社会越是如此。
2.表字,表字的历史从商朝就开始了,表字是对本名的辅助与解释,比如班固字孟坚,周瑜字公瑾,狄仁杰字怀英,杜甫字子美,陆游字务观,王安石字介甫、李鸿章字渐甫等。古人二十而冠,表明有了一定的家庭社会地位,出门在外不能像个孩子一样随随便便不成体统,这个时候,别人就不方便直呼其名,就诞生了表字,因此表字表达了周围人对他的尊敬,也表示自身的身份,可以想象如果曹*的手下直呼其名那估计是要被记下一笔的。一个人可以拥有几个表字,但大部分人不会去改,不少人有了身份地位后表字已经替代了本名,比如孟浩然,浩然是他的字,还有刘伯温,本名刘基,字伯温等,而有些历史名人甚至不用姓氏,直接用表字就代表他,比如孔明就是诸葛亮。
3.别号,也称别名称号,历史上尤其是文人,喜好给自己一个名字之外的称号,这种称号其实可以理解为他已经摆脱了家族姓氏和社会的加持,表示一种独一无二的身份和追求,比如欧阳修,自称醉翁、六一居士,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别号阳明等,当然这样的别名称号一般人是不会拥有的(自封的除外),因为需要在当地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如今看来有近似于得道成仙的嫌疑。
4.世称、爵位官职名,这类名字明显是世人授予或者统治阶级授予的,比如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江州司马一般是指失意落魄的白居易,范文正公就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了,曹丞相多数指曹*等,这些称谓类似于今天的张*、李部长、马司令、王局长、陈总等,是对其职业职位的尊敬称呼。
5.乳名,是指孩子出生后在吃奶时期,父母给孩子起的昵称,一般只有父母长辈才可称呼,比如刘备儿子刘蝉的乳名刘阿斗、曹*的乳名曹阿瞒等等,非常有意思,乳名主要追求就是朗朗上口、好养活的意思。
6.笔名艺名,这类名字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如司马迁笔名太史公、蒲松龄笔名异史氏、周树人笔名鲁迅、管谟业笔名莫言、阿里内部的山头艺名等等,笔名在于一个人发表作品的时候隐去真实姓名所署的别名,现在看来,大家在互联网上取得昵称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7.谥号,谥号一般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死之后,后人用简短的文字来评价的称号,也可以说是对一个历史人物评价的概括,古代皇帝贵族等重要人物去世都会由其后代追封这种谥号,当然现在已经消失在主流文化中了。
在了解了这么多中国人的称谓之后,不难看出,名称伴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有的人说,一个人的名字影响他的命运,有的人说名字只是个符号,压根就没有所谓命运。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也许一辈子只有一个名字,而且还是身份的证明,比起古代人,我们的名字更wei一,承载了更多的意义,每个父母都希望给自己的子女取一个符合时代又朗朗上口有内涵的名字。
我们现在感叹为什么古人的名字取得这么好,什么高渐离、扶苏、上官婉儿、张居正、纳兰容若、曹雪芹、苏轼、黄庭坚、蔡文姬、宋之问、张九龄、韦应物、李商隐、金岳霖、林徽因等等,而现代人取名字从建国、援朝到某刚、某伟再到如今的梓晴、宇轩显得档次掉了许多,这里面究竟为何呢?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是传统文化的隐去,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古人对中国传统了如指掌,尤其是文人,怎么取名字以及如何取一个称心的名字很在行,在几乎每个家族中,大概都有一些稍有文化的长辈人拟好了孩子的名字,甚至于成年后自己还可以更改。而*人,表面上流淌着中国的血液,但很多人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认知处于很低的水平,一个外国人来当地游玩,你若让他介绍下中国或者当地传统文化,恐怕大部份人是不知所措的,更不可能说个一二三四。从历史的眼光看,传统的失去是必然,当大部分传统即将失去的时候,取名字的时候就要犯难了,因为没有章法,甚至要求神拜佛,我想我们应该避免这种整体的失去。
其次是时代主流的引导,比如建国、建军、秀莲这些带有朴实时代烙印的名字,还有李刚、张伟、孙胜利这样充满斗志和阳刚的名字,然后是到那些琼瑶式或凡尔赛的名字,目前又出现了姓氏拼凑、自创姓氏和名字的特征,而这些时代的特征在近几十年尤为明显,其根源在于相对几千年不变的封建时期,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主流思想的变化也不可预测,人们的名字也一样随波逐流。
zui后是数量上的不对称,古代文人*客毕竟就那么多,青史留名的大抵都是文人中的*,现代普通人无法比拟;再者就是在古代可能有的人都没有名字,与现在动辄一个姓氏几千万的量无法相提并论,更何况现代人的名字白纸黑字地写在纸上,即不容易更改,重名率也相当的高;除此之外,那些古代看似好的名字其实很多并不是他的本名,而且从时间跨度上也不是一个量级,因此这么对比是不合适的。
回到一开始的讨论,一个人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这一点不错,过分的强调名字的作用是一种误导,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个人的名字是这个人气场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呼喊的时候,都会与他本身产生一定的联系,那么在这个我们仅有的可以控制的场中,一个好的名字无疑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就像你养的一个宠物一样,如果它一直脏兮兮病怏怏的,我相信愿意主动接触你的人会越来越少,这种外来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本身的认知和感受,比如相亲的时候名字的初步印象就已经给你默默打了分数。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取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名字呢,我想你zui好做到以下几点:
(1)不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比如用字母标点代替,张A、李B;三个字有两个字是生僻字,王毓璁;四字成语的再创造等,不是说不允许,而是标新立异就意味着不合群,意味着你的名字已经掩盖了你自身的特点,这是不可取的。
(2)不绕口,一个绕口的名字不仅自己听着别扭,别人喊起来也非常费劲,我们的名字就是我们的符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这是你,而不是为难他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顺口的名字意味着顺利的意思。
(3)不执着于迷信,不少人在取名字的时候需要看五行八字,纠结于生肖星座,当然看一看也无妨,但是过分追求符合要求的文字显然是矫枉过正,只能说做个参考,没必要当真。
(4)适当的出处,很多人取名字是摘取自楚辞诗经、唐诗宋词等古文中,这非常不错,因为这些文章和古诗词经过上千年的文化沉积,经得起考验又完全融入传统文化内涵中,同时对古人文化的敬仰也就是对祖先智慧的敬仰和认可,当然过多的摘取会造成很多重复使用的情况发生。
(5)发挥与创造,如果说以上四条仍然无法让你找到满意的答案,那么就需要从我们自身出发,利用自己的积累和理解,比如前面讲到的通过意向、儒释道经典、外来思想的阐述、环境感受的寄托上入手,即使是中性的也没关系,而通常这样的名字都是独一无二的,既符合意愿又符合时代特征,当然要求也zui高。
关于中国人取名字的问题就说这么多,希望对你有一点借鉴意义,其中有不当之处,望及时指正。
在古代,一字是命名的忌讳。2000年只有3人敢用,现在随处可见
吃饱了就“*”的贵族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命名文化也源远流长,并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和延伸。从中国古代辩证思维在名字中的运用,强调“一阴不长,一阳不长”,两者完美平衡,到“名字五行”,表达改变命运的诉求,人们为这个名字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但是,读者们不要着急。毕竟,这些命名规则在古代都是贵族的特权。像我这样的普通人通常没有名字。拥有名字也是简单数字的组合。朱元璋毕竟是乞食的和尚。当时人们只知道他叫朱重八,说白了就是朱八八。
在吃不饱的情况下,活下去才是硬道理。穷人真没心情在明明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浪费太多精力。但是,古代贵族吃饱了,无事可做,对事物起名的想法就到了极点,渐渐地就养成了很多忌讳。
其中之一,是他们绝对不敢碰的。毕竟他们的饭碗是靠这个主子的,绝不会做出毁了饭碗的蠢事,以至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只有三个人敢用这个词。
人们害怕回避的那个词是什么?敢用这个词的三位“勇士”是谁?
三个“勇士”
相信评委们已经等候多时了,大家的胃口也不会再吊在这里了。这就揭开了这个人物的面纱,就是“王”字。注意,赵迁、孙俪、周武、郑王,“王”为姓,自古为俗姓,古人不会因“王”姓而被定罪。忌讳的是用作名字。
中国封建帝王统治了2000多年。无论在哪个朝代,“王”字都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并逐渐演变成一种信仰,深入人心。否则,陈胜吴广*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在场。往肚子里塞了一块布,写下“大出行,陈胜王”四个字,恰如其分地借天为自己造势,说是天赐我为王,我是天选之人,你们这些小人,快跪拜吧。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王”字怎么用,而是使用场景比较特殊,包括但不限于*、篡位等历史重头戏。接下来出现的三位“勇士”是不是想篡位?
答案当然是——没有。无论在什么时代,“阿谀奉承”的人都少不了,但也需要深厚的功力,才能阿谀剑出奇制胜。接下来的三个是他们当中zui好的,或者他们的父亲是他们当中zui好的。
“雁雁,雁鸣向天。白毛浮绿水,红掌触碧波。”伴随着背景音乐,我们的di一位勇士——骆宾王登场了。没错,就是小天才7岁写下这首诗,让你在几百年后7岁就记住了。那洛宾王为什么不因为名字中的“王”而被斩首,而且终于成为长生不老的初唐四侠之一?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他自己的名下。骆宾王,观光二字,皆出自《周易》关卦:“观国之光,用客以君”。
这句中的“广”,是指由于有贤明君主,国家治理得力,呈现出盛世昌盛的光辉景象。忠于你的国家。这种把忠义爱国的思想刻在自己名字上的人,君主自然是很高兴,又怎么会给他定罪呢?
下一个出现的“武士”叫封野王,是西汉左将光禄勋冯封氏之子。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他“忠信正直,足智多谋”。他之所以能够称“王”而不被定罪,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君卿。别混淆了,这是古代言情小说经常喜欢用的两个词。
“君”字很好理解,就是君主的意思,“卿”字如果经常看电视剧就不难理解了。毕竟皇帝喜欢称自己的臣民为“爱卿”,所以君卿就是君臣的意思。与骆宾王之名相似。
风野王虽然不如洛宾王为后世所熟知(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没有作品),但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此人正是汉元帝后宫凤昭仪的兄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亲戚。
汉元帝时,御史一职空缺。满朝文武百官认为,风野王zui适合担任这一职务。为避嫌,汉元帝改命他人。
汉元帝死后,汉成帝继位,因久闻风野王的才干,直接任命他为琅邪太守。在太守之位,他的政绩卓著,无数子孙视之为楷模。甚至有人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和他一样,以表达自己的野心。
这也是我们zui后的“勇士”——古夜王。
古野望,南朝梁臣间的大臣,同时也是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史学家。他原名顾体伦,但是因为欣赏我们上面介绍的这个人,所以特意改了名字,希望他也能像他一样做出成绩。古夜王虽然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后代,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炎武。
上述三兄弟虽然名字中带“王”字,但并没有轻视皇权的意思。相反,他们对皇权充满了敬畏。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作者在上一篇文章中开玩笑说他们“拍马屁”。没有时代背景的历史就不是历史,历史虚无主义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结论
“君”字的忌讳也湮没在历史的车轮中。人民过上了幸福健康的生活,名字不再是奢侈品。人们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更多的是想到自己对孩子的祝福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