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2022虎年卢姓氏男宝宝起名字「名字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 作者: 信灿
  • 来源: 投稿
  • 2023-01-16

名字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

   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三、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


姓、氏、名、字、号

上学背古诗、古文时候,

大家都遇到过一个很头疼的事,

就是记古人的名字。

单记一个名字其实没什么,

但每个古人总有那么几个“别名”:

有的叫“字”,有的叫“号”。

比如↓



今天青果君就来谈一谈这方面的知识,主要讲一讲姓、氏、名、字、号的起源及演变。

孟子曾说:“姓所共也,名所独也。”姓名,尤其是名字,是一个人所独有的符号标志。

姓氏不分家,先有姓,后有氏,姓起源于母系社会,代表母亲一系,即子随母姓。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zui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

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zui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中国上古著名的姓氏主要有↓


(也有说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孔子姓什么?正确答案是:姓子。子姓衍生出若干分支,其中一支以孔为氏族名,孔子就是孔氏的第六代。以现代概念而言,姓是一个人的根目录,氏是姓的分支,从一个姓里可以分出很多个氏。姓是血缘符号,氏是家族分支符号。



据统计,中国有单姓6931个,复姓66491个。我国zui大的五个姓氏是王、李、张、刘、陈,总人口达到4亿。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这些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氏起源于父系社会,一般来自于所居住的地名、国家或官职等,“氏”用来区分同姓中的各个不同分支。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

春秋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战国以后,姓氏不分,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



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zui明显的标志是司马迁在《史记》里介绍某人的时候也常常说他“姓某氏”,完全将姓与氏混为一谈,将氏直接当作姓来使用了,“姓氏”一语的涵义从此转变。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名字zui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

这便是名的由来,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



取名的关键是选好字,《左传》记载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具体解释是:“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在具体选字时,申繻强调要“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孔子名“丘”,就是其父叔梁纥按“以类命为象”的原则所取的。孔子生下后被发现头顶特别,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故取名“丘”。而孔子有了儿子后,恰好鲁昭公赐他一条鲤鱼,他遂给儿子取名“鲤”,这又是依“取于物为假”之原则。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字”的产生,是出于避讳,也就是尊崇长辈的伦理需要(个人自称时,只能使用自己的名或号,不能自称字,否则就是妄自尊大了)。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遗,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所以,“字”其实也是名,所谓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为了方便他人称谓。

一般而言,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怎么个联系法呢?《颜氏家训》:“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所以,名,往往蕴*长辈的殷殷期许。

古人取名字,名与字之间是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的,互相映衬,互相补充。

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平与原二字相连。

孔融,字文举,融为名,意为融会贯通,文举为字,文章一举成名,文星高照。

白居易,字乐天,乐天与居易,相辅相成。

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其实这一点现在都还存在,我们的乳名(小名)一般只有长辈知道,上学之前无所谓,小名大名随便叫,但入学后,若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直呼你的小名,你恐怕就不高兴了。试想,司马相如已经在朝为官,你喊他“狗儿”,合适吗?

你不能再把司马相如叫成司马犬子,把陶渊明喊成溪狗,也不能把杨玉环叫成玉娘,除非你是他们的尊长。

同“字”一样,“号”往往也是“名”和“字”的延伸,所以“号”又叫别称、别字、别号。

按照《周礼》的说法:“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号是一种美称,直白一点,就是自我标榜。

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别号在文人中比较流行,名与字一般有一定的联系,而号与名无任何*,别号始于唐,盛于宋,而亡于清

今天,很多明星、网红、达人常以花名横行*,可以是一个笔名、艺名、绰号、网名、英文名、公号名等,朋友们都这么称呼你,提到你这个名字就动心不已。

中国古来对人的取名非常重视。在孔子“正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把为后代取名看得非常神圣,甚至神秘。

所以,青果君特别强调,不要用别人的名字开玩笑或吐槽,特别是还不熟的时候。

转发关于名字的报告,如宝宝热名排行榜,也是要慎重考虑。你的转发评论,会把你拉进了一个莫名其妙得罪人的深坑。


有些人可能还没法理解,你笑话一个人叫张伟,他可能还会自嘲一下,因为他体会同名太多带来的坏处和好处,肯定比你切肤,而且责任不在他。

但是你笑话一个人的孩子名字里有某个字,就算对方不跟你争辩,也会默默把你记在本子上。特别是老师,这对以后的师生关系都有很大影响,我相信你不会知道学校每个学生叫什么,对吧,别惹事儿。

所以,为人师者,不要笑话学生的名字,也不要乱起外号。

   同一句话,文化背景的不同,理解的含义异不同

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有一次向一个商人介绍自己的姓名。商人问:“什么‘风’?”丰子恺解释说:“咸丰皇帝的‘丰’。” 但商人还是听不懂 。丰子恺只好拿出笔写出来。商人看了赞道:“这姓不错,是‘汇丰银行’的‘丰’啊!”

没过多久,丰子恺遇到了一个农民,做自我介绍:“鄙人姓‘丰’,汇丰银行的‘丰’。”农民听了一头雾水。丰子恺只好在对方手上写了个“丰”字,农民看了连声说:“五谷丰登的‘丰’啊!”

你看,同样一个字对不同文化水平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样的道理,我们赞美对方时,也要结合对方的文化知识水平,让对方欣然接受!

所以赞美时要先了解对方的文化水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