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押韵和平仄的区别「押仄韵什么意思」

  • 作者: 思顺
  • 来源: 投稿
  • 2022-12-01

押仄韵什么意思?

   仄韵

   仄韵与“平韵”相对。古汉语四声是平、上(音赏,第三声)、去、入,上去入三声统称仄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即di一声和第二声。凡属上声、去声、入声的韵,皆为仄韵。

   

   一、仄韵词的押韵 :

   如果不是换韵的话,入声韵独用,上去可以混用。入声韵独用是因为在《词林正韵》入声是*的韵部,平上去是一个韵部,例如《词林正韵》di一部包括:平声,一东二冬通用;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等。

   

   不换韵的举2个例子。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去通押:……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上声:鼓。去声:顾,路。相传是李白所作的《忆秦娥·箫声咽》是仄声韵: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押的全部是入声韵。

   

   词是有换韵的,举2例看看不同之处。如《西江月》的换韵必须在同一个韵部里,这叫做叶韵,它的仄声韵只能在上声韵和去声韵里找。

   

   而《菩萨蛮》和《虞美人》的换韵不需要叶韵,因此它的仄韵可以是上、去、入三种。例如李煜的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五句“在”是去声,第六句“改” 是上声。又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两个平声韵:蝉、前,与仄声韵是通一个韵部。

   

   二、仄韵诗的押韵 :

   

   1、 如不转韵,一首诗里的上、去、入一般都是独用,一韵到底。转韵的话,在同一韵里也不混用,例如唐朝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入声韵,折、 雪;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入声韵,幕 、薄、 着;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去声韵 , 去 、路、 处。每一次换韵都非常严格,di一句就押韵,两句一组的两句都压韵,四句一组的至少第2、4要押韵,大部分转韵di一句就开始押韵。

   

   很多初学者押韵常犯的错误是,di一句押平声韵,第二句押仄声韵,第四句又押平声韵。一定要注意一组之内要么押平声韵,要么押上声或去声或入声韵,不可混押。 一组有两句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有四句: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有四句以上的就不举例了。

   

   2、有一种说法上与去声混用的 ,举例看一下:王维的《鹿柴》不是混用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大家要注意,这里的上发音(晌),与响同为上声。王力教授当年编写《汉语诗律学》时组织学者查找《全唐诗》,找到了很少的例子,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里这一句: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去声。柳,上声。这是真正的上去通押。这种例子非常少。据王力统计,中晚唐以后才出现。可能是口音有了变化。还有一种说法是:入声与去声混用。这种争议更大,隋唐以前是有的,但是以后几乎找不到这样的例子。

这个问题是:宋词押韵分哪几种类型?

.........

前言

首先要说的是,词不一定是宋词,唐朝五代时期就有不少人开始填词。除了清朝出土的《敦煌曲子词》这一类民间作品外,还有很多大诗人也留下了不少词作,例如李白《菩萨蛮》、白居易的《忆江南》、温庭筠的《更漏子》、韦庄《浣溪沙》、李煜《虞美人》等等不胜枚举。

简单来说,词的韵格有平声韵、有仄(上去)声韵、有入声韵,有换韵,有叶韵。在介绍填词押韵的5个韵格以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填词押什么韵?


一、词林正韵与诗韵

我们说起词韵,一般是指清朝戈载编撰的《词林正韵》。在这以前的人填词是用诗韵,词的押韵相对来说比格律诗宽松简单得多,类似于古体诗的邻韵通押。不过有的诗人填词依然喜欢按照诗韵一韵到底,例如清朝顾太清这首《喝火令》,押诗韵《平水韵》的十三元,反而不符合《词林正韵》的韵部,分别押了词韵的第六、第七两个韵部: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故人留我饮芳罇。已到鸦栖时候,窗影渐黄昏。

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醉归不怕闭城门。一路琼瑶,一路没车痕。一路远山近树,妆点玉乾坤。

多数人像作古体诗一样使用诗韵的邻韵填词,例如晚唐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的《浣溪沙》: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 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按照诗韵来看,天、钿、前【下平一先】 ,栏、残【上平十四寒】。按照词林正韵来看都属于同一个韵部【第七部】。

戈载编撰的《词林正韵》是根据前人词作押韵的习惯,总结归纳出来的这一套词韵,我们看到的唐宋词大部分符合这一套词韵。不过也有不符合这套词韵的作品,例如秦观的《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首词按照《词林正韵》来看,分别押第三部和第五部。


二、填词押韵的5个韵格

1、平韵格

整首词一韵到底,押同一韵部的平声韵称之为平韵格,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个韵脚都是平声韵,谙、蓝、南,属于词韵的【第十四部】,按照诗韵来看押【下平十三覃】,一韵到底。


词谱里的△表示押平声韵。○ 标平声 ,●标仄声,⊙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

2、仄韵格 上去韵

整首词押同一韵部的仄声韵称之为仄韵格,一韵到底,如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词谱里的▲表示押仄韵。四个韵脚昼、后、旧、袖都是【第十二部】,这首词的几个韵脚我们读起来都是去声。其实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其中上声和去声是可以通押的,例如辛弃疾的这首《摸鱼儿》


可以看出,这首词是上声和去声通押的,雨、语、舞、土、苦都是上声(今天的普通话3声),其他的韵脚如去、数、路、处等都是去声(今天的普通话4声)。在填词时,上去可以同押,本身他们也在同一个韵部了,比如这首词的所有韵脚在词林正韵中属于第四部。


注:押入声韵也属于仄韵,不过入声韵不可以与上、去通押,所以下面会单独作为韵格介绍。

3、平仄通协格

同一个韵部中平声韵和仄声韵交替使用,又称为叶韵。例如苏轼《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凉、廊、妨、光是词韵【第二部】的平声,上、望是词韵【第二部】的仄声。


词谱有“叶韵”这两个字就是平仄通协格。

4、入韵格

入声韵也是仄声韵,四声中,上去入都是仄声,不换韵的词里,上去韵可以通押,但是入声韵是独押。入韵格的词非常多,例如满江红、念奴娇、好事近、雨霖铃、兰陵王等等。


这首词的韵脚是迹、碧、国、历、客,夕、翼、笛,属于词林正韵入声【第十七部】。一首词并不一定只有一种韵格,例如上面介绍的《生查子》也有入韵格。


这首《生查子》的韵脚烛、绿、宿、触、续都是入声字。另如上面说的《念奴娇》不仅仅押入声韵,还有好多词人喜欢押平声韵,例如南宋豪放派词人张元幹的这首《念奴娇》:


5、平仄换韵格

一个词牌里,不同韵部的平仄换韵,就是平仄换韵格,这种格式其中也有叶韵的,但是叶韵不是必要条件。


上图的李白《菩萨蛮》就是平仄换韵格,前两句押入声韵韵【织、碧:第十七部】;三四句换成平声韵, 【楼、愁:第十二部】;五六句又换入声韵,【立 、急第十七部】;七八句再换平声韵,【程、亭:第十一部】。其中两次押第17部属于巧合,并不是词谱的要求。


上图的楼扶《菩萨蛮》比较特殊,前四句叶韵,后四句叶韵。这是一种变格,句钦定词谱记录元朝人填词喜欢这样填,这并不是菩萨蛮的正格,叶韵不是必须要求。


三、叠韵与叠句

词的押韵还有一种叫做叠韵,这种叠韵有时也是叠句 ,例如《如梦令》:


“如梦、如梦”,既是叠句也是叠韵。下面还有四个字的叠句同时叠韵:长生活计、长生活计。


下面这一首“烟淡,霜淡”,就是叠韵而不叠句:


结束语

词韵类似于诗韵中的邻韵通押,但是略有不同,例如平水韵的【九泰 】、【十一队 】、【九佳 】、【十灰 】等就被分给了两个韵部。

总体来说,词韵比格律诗的诗韵简单得多,学习填词的朋友就不要用新韵填词了,直接用词林正韵即可。

@老街味道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真是科举考试时写的诗吗?他考上没有?

诗词创作小练习 您能用“心归何处”作诗吗?

回文诗听说过 但不知道有这么多花样 苏轼很喜欢玩这种文字游戏

   《观音山上观山水》的韵律性质:

韵律性质主要是指上下联在诗化的背景下能够达到末字(即zui后一字,也叫韵脚)能够相互押韵。一旦形成相互押韵的效果,毋庸置疑,那读来更是朗朗上口,顺理成章。诗化效果就达到了zui高zui理想的级别。这是诗句的美工和技巧的运作zui高体现。很多对联上下联韵脚能够相互押韵的情况,一般都很少。但如果有押韵,肯定首先选押韵。这是能达到“一韵遮百丑”的效果的。

押韵,即上下联韵脚同韵,有平韵押平韵,有仄韵押仄韵,韵脚是不拘平仄的,一般都可忽略不计,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平仄格式的约束。上联韵脚(水)字在平水韵中是《上声·四纸》,属于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