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有遇到过*神相看相的没「相书有哪些著名的」

  • 作者: 尧源
  • 来源: 投稿
  • 2023-01-09

相书有哪些著名的?

   1、《相书》

   成书时间:汉代

   作者:许负

   点评:为现存zui古老的相术典籍之一

   《相书》体例完整,结构清晰,剖析详尽。包括相眉、相鼻、相口、相手、相脚之术。这相术理论史上的di一个高峰。这本书为后世的相术理论成熟奠定了基础。

   2、《袁天罡相书》

   成书时间:唐代

   作者:袁天罡

   点评:袁天罡流传于世的相术残稿,极其珍贵

   袁天罡是中国历史上zui具有传奇色彩的风水玄学*,《唐书》记载此人善风鉴,累验不爽。相传武则天还在襁褓的时候,他看到武则天母亲杨氏便说:“夫人法生贵子”,奈何杨夫人将武则天*打扮抱出,袁天罡见之惊呼“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为女身,当作天子。”

   3、《太清神鉴》

   成书时间:宋代

   作者:不详

   点评:di一部形成了形相、心相互为表里的相术著作

   该书引用各种篇目,综合梳理,其相法观点精妙独到。但此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就不常见了,据说被纪晓岚给删减的差不多了,现在版本多为《四库全书》中修编而来。

   4、《*神相》

   成书时间:不详

   作者:不详

   点评:流传zui广、影响zui大的相术之书

   本书成书比较复杂,相传是宋初相术*陈抟的师傅,五代术士*道者所授。《*神相》虽然篇幅不长,但蕴含内容却十分多样,在相术理论之中还蕴藏着哲学、心理和民俗知识,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悠久的精神传统。

   5、《神相铁关刀》

   成书时间:不详

   作者:不详

   点评:简单易懂,普通人却难看到的相书

   根据书的序言所述,应为宋代的陈抟所授,到了破纳云谷山人的手里。于是用“铁关刀”为名游走四海,相人无数。此书有四卷,多为相人口诀。这本书传授条件苛刻,仅在少数术士手里流传,普通人几乎难以看到真本。

   6、《照胆经》

   成书时间:宋代

   作者:邵平轩撰

   点评:一部神秘而低调的相书

   该书玄妙深刻又神奇异常,却因为内容高深难懂而在民间流传极少。该书采纳阴阳五行之术结合古代中医理论,将人体与五行四季相联系。小到人的眉毛口鼻,大到宇宙洪荒,无不在观相之内。是为玄之又玄,乃相学之精华。

   7、《柳庄相法》

   成书时间:明代

   作者:袁珙

   点评:是坊间流行的相术之一

   这部书是假借明代术士袁珙撰,袁珙号柳庄,故书名为《柳庄相法》。该书分为天、地、人三卷,人卷可知人贵贱穷通,地卷可知人当年吉凶祸福,天卷可知未来体咎。

   8、《相理衡真》

   成书时间:清代

   作者:陈钊

   点评:坊间流行的相术之一

   该书内容全面,言辞通俗,是民间术士习用zui多的相术书籍。如今仍有不少版本流传于世,但真本不多见。

   9、《神相全编》

   成书时间:明清

   作者:不详

   点评:中国古代相术的zui高成就的相书

   明清两代zui为流行的相术典籍,相术史上集大成之作。资料非常全面,是中国古代相术之zui。全书13卷,讲述了五行、气神、言行和面相等相术知识。

   10、《神相水镜集》

   成书时间:清代

   作者:范文园

   点评:为众多相术典籍中的难得之作

   以《*神相》为基础,汇集诸家相术理论,共分为四卷,其中记载了大量古代名人观相实例,还有关于飞禽走兽的相性之法。

老阳按:自古自古以来都有看相之说,有所不同的就是准与不准,这里面*很深,现在看来,古代的有些东西确实是厉害,和今天的心理学比较,里面也有很多相关的东西。现在人不也流行看星座吗?这个我不懂,不评论,反正看相是有说的很准的,但是看相这东西,不是说我们不能学习,今天就和大家讨论讨论。

讲到观察人的道理,我们都知道看相算命,尤其现在很流行。这两种事,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就是世界各国,有所谓意大利相法,日本相法等等。由此可见任何国家民族,都很流行。讲中国人看相的历史,那很早了。在春秋战国时就多得很,一般而言,中国人的看相,自有一套,包括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柳庄、铁关刀,乃至现代意大利、日本人研究出来的手相学、掌纹学,许多新的东西都加上,也逃不出中国相法的范围。


中国看相的神相

但中国人还有另外一套看相的方法,叫“神相”或“心相”,这就深奥难懂了。“神相”,不是根据“形态”看,而是看“神态”的;还有一种“心相”,是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立场,绝对唯心(非西洋唯心的哲学),所以有几句名言:“有心无相,相由心变。有相无心,相随心转。”一个人思想转变了,形态就转变,譬如我们说一个人快发脾气了,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从他相上看出来了,他心里发脾气,神经就紧张,样子就变了。所以,看相是科学。

有人说,印堂很窄的人度量一定小,印堂——两个眉尖中间的距离——很宽就是度量大,这是什么道理?有人天生的性格,稍遇不如意事,就皱眉头,慢慢的印堂的肌肉就紧缩了,这是当然的道理。还有人说露门牙的人往往短命,因为他露牙齿,睡觉的时候嘴巴闭不拢来,呼吸时脏的东西进到体内,当然健康要出问题。还有很多这一类的道理,都是这样的,但是古人看相,很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是书上说的。”实际上,这些东西是从经验中来的。

看相di一本书:冰鉴

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他的没有了,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论,不同其他的相书。他说:“功名看器宇”,讲器宇,又麻烦了。这又讲到中国哲学了,这是与文学连起来的,这“器”怎么解释呢?就是东西。“宇”是代表天体。什么叫“器宇”?就是天体构造的形态。勉强可以如此解释。中国的事物,就是这样讨厌,像中国人说:“这个人风度不坏”。吹过来的是“风”,衡量多宽多长就是“度”。至于一个人的“风度”是讲不出来的,这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但是也很科学,譬如大庭广众之中,而其中有一人,很吸引大家的注意,这个人并不一定长得漂亮,表面上也无特别之处,但他使人心里的感觉与其他人就不同,这就叫“风度”。


“功名看器宇”,就是这个人有没有功名,要看他的风度。“事业看精神”,这个当然,一个人精神不好,做一点事就累了,还会有什么事业前途呢?“穷通看指甲”,一个人有没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与人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呢?绝对有关系。根据生理学,指甲是以钙质为主要成分,钙质不够,就是体力差,体力差就没有精神竞争。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这种人体质非常弱,多病。“寿夭看脚踵”,命长不长,看他走路时的脚踵。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走路时脚根不点地,他果然短命。这种人di一是短命,第二是聪明浮燥,所以交待他的事,他做得很快,但不踏实。“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一个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说话是否有条理,这种看法是很科学的。

看相第二本书:人物志

中国这套学问也叫“形名之学”,在魏晋时就流行了。有一部书——《人物志》,大家不妨多读读它,会有用处的,是魏代刘劭著的,北魏刘昺所注,是专门谈论人的,换句话说就是“人”的科学。zui近流行的人事管理,职业分类的科学,这些是从外国来的。而我们的《人物志》,却更好,是真正的“人事管理”、“职业分类”,指出哪些人归哪一类。有些人是事业型的,有些人绝对不是事业型的,不要安排错了,有的人有学问,不一定有才能,有些人有才能不一定有品德,有学问又有才能又有品德的人,是di一流的人,这种人才不多。

以前有一位老朋友,读书不多,但他从人生经验中,得来几句话,蛮有意思,他说:“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而脾气却大。”这可以说是名言,也是他的学问。所以各位立身处世,就要知道,有的人有学问,往往会有脾气,就要对他容忍,用他的长处——学问,不计较他的短处——脾气。他发脾气不是对你有恶意,而是他自己的毛病,本来也就是他的短处,与你何关?你要讲孝道,在君道*要爱护他,尊重他。我有些学生,有时也大光其火,我不理他,后来他和我谈话,道歉一番,我便问他要谈的正题是什么?先不要发脾气,只谈正题,谈完了再让你发脾气。他就笑了。


看相第三本书:素书

第二部应该研究的书是什么呢?就是黄石公传给张良的《素书》,这一部书很难说确是伪书,但它也的确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对于为人处世及认识人物的道理,有很深的哲学见解,也可以说是看相的书,他并不是说眉毛长的如何,鼻子长的怎样,它没有这一套,是真正相法。眉毛、鼻子、眼睛都不看的,大概都看这个人处世的态度和条理。

孟子也喜欢看相,不过他没有*,他是注意人家的眼神,光明正大的人眼神一定很端正;喜欢向上看的人一定很傲慢;喜欢下看的人会动心思;喜欢斜视的人,至少他的心理上有问题。这是看相当中的眼神,是孟子看相的一科,也可说是看相当中的“眼科”吧!

孔子观察人谈原则。“视其所以”——看他的目的是什么?“观其所由”——知道他的来源、动机,以法理的观点来说,就是看他的犯意,刑法上某些案子是要有了犯意才算犯罪,过去中国人不大打官司,喜欢打官司的叫作讼棍。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被控用刀*,这是有罪的,要偿命的。有讼棍要被告一千两银子,包可无罪。被告为了保命,就是上当受骗,也只好出这一千两银子了。而那个讼棍得了银子,将送出去的公文抽回来,将“用刀*”的“用”字,轻轻加了一笔,变成“甩”字,于是“甩”刀*,没有犯意,是无罪的。

还有满清时候,祭孔大典,凡是参加的人,是不得在祭典中东张西望,或转头回身说话的,否则就犯了“大不敬”,重则杀头,轻则坐牢,至少是免职永不录用。有一次,一位督抚率领部属祭孔,在部属中同僚有隙,某甲到皇帝面前,告某乙在祭典中回头说话,于是皇帝下命令督抚查明这件事。督抚一接到圣旨,惶恐得不得了,zui后从部属中,找来了平日zui讨厌的讼棍,被敲了八千两银子,一千两银子买一个字,讼棍还说白送了一个字,共有九个字:“臣位列前茅,不敢反顾。”这样答复上去,不但没有事,那个原告,也不敢顶上去了。因为追究下去,你自己如果规规矩矩不转头,又怎么知道被告转了头呢?有罪大家有罪嘛!一件要杀大官们脑袋的大案,就这样由讼棍用九个字,轻轻地平息下去了。

李陵答苏武书中所谓“刀笔之吏,弄其文墨。”从政的人,都要了解这一点,公事办久了,从政久了,法律熟了,专门在笔杆上做工夫,害死人*人,比刀都厉害。所以讲到这里,要“视其所以”,看他的动机、目的。“观其所由”,看他的来源,整个行动的经过。“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作人是安于什么?能不能安于现实。譬如有些人就很难安,有一位七十多岁的朋友,已满头白发了,读书人,学问蛮好。刚刚退休,太太过世了,在生活上打牌没有兴趣,书法好但没兴趣写字,读书人本可看书,但是拿到书,就想睡觉,躺下来又睡不着——讲到这里,请青年朋友们注意,老年人很可怜,有几件事是相反的:坐着想睡,躺下来却睡不着。哭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把眼泪笑出来了。讲现在的事,当面讲当面忘,对过去的事,连小时候的都记得起来。讲他好话听不见,骂他的话马上听到了。这是老年人的惨状——因为他太无聊、寂寞,事事无兴趣,只好交了个女朋友,我劝他不必结婚了。他这种现象,就是老年人的无所安,心不能安,这是老年人,但是年轻人也一样。这是心理上的问题,一个人作学问修养,如果平常无所安顿之处,就大有问题。有些人有工作时,精神很好;没有工作时,就心不能安,可见安其心之难。

孔子以这三点观察人,所以他说“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这个叟是有所逃避的意思。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三个要点来观察人,就没什么可逃避的了。看任何一作人作人处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样?(前者属思想方面,后面属行为方面。)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学问zui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这个话怎么说呢?安于平淡的人,今天发了财,他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弄得睡不着觉;如果穷了,也不会觉得穷,不会感到钱对他的威胁。所以安心是zui难。以这三点观人,放在《为政》篇中,就是知人励品的重点所在。

后记:这些书籍,也希望大家可以看一看,增加自己的阅历,但一切做事,仍要以灵活为要义。

   什么叫形神兼备?中华相术起源先秦,成形于秦汉,中国di一女相师许负就提出了“形神共参”的理念。形就是外表,包括人的面相、手相、骨相、痣相等等;神就是一个人透露给外界的气质、气场,也就是人的精神面貌,古人常讲:表形易断,神气难测。祖爷说过:真正的高人,你从他身边走过,根本不用看什么面相、手相,你的吉凶祸福、穷通夭寿,他都了然于胸,一个人的行、走、坐、卧,一举一动,处处透露着吉凶。传说当年李鸿章带着三个人去曾国藩府上求职,正巧赶上曾国藩在院中散步,那三个人往那里一站,还没来得及说话,曾国藩只瞟了一眼,就对李鸿章说:“靠左的人可小用;中间的人不可用;靠右的人可重用。”曾国藩只看了他们的站姿和眼神,就下了定论,后来历史印证了曾国藩的论断,靠右的那个人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di一巡抚——刘铭传。曾国藩死前,把自己对相术的研究整理成一部书——《冰鉴》,也就是现在徐怀近等人学习的教材。——《我是个算命先生(全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