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黄氏家族字辈大全「刘氏家族辈分是什么」
- 作者: 启鸣
- 来源: 投稿
- 2022-11-22
刘氏家族辈分是什么?
这是山东莱芜的一支。
山东莱芜朱氏字辈:“觉本玉茂尔司应丛下”。
其他供参考:
山东临沂莒南朱氏字辈:“时世崇孔孟文家昌光国意”。
山东临沂河东朱氏字辈:“应苛从之继克希尧舜世时(登)崇孔孟文家昌光国义联秉学怀步开启庆恩宏贵德 乃*锡凤自鸣”。
山东青州齐王朱?_一系字辈:“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山东兖州鲁王朱檀一系字辈:“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明历福能德山来洞有仙实远一发选化成*天”;
山东邹县朱氏字辈:“建大学以明得圣道有传”。
山东莱芜朱氏字辈:“觉本玉茂尔司应丛下”。
山东高密朱氏字辈:“思学锡中宝锦海震乾坤孔孟颜回道瑞雪兆丰年”。
山东*宁阳朱氏字辈:“元兆建方中开明祥广兴”。
山东邹城朱氏字辈:“宁明丽福长德”。
山东*岱岳区、新泰朱氏字辈:“廷养在记传业立德绍元衍庆曾昌敬诚庚本心正”。
山东青岛平度朱氏字辈:“成英化有(守)连从伦思文宗明洪永元天长国兴祯祥”。
山东新泰天宝朱氏字辈:“希汝相会增钦法树耀培”。
山东东阿朱氏字辈:“明成士传忠厚良发英(永)行”。
山东邹城朱氏字辈:“胜德传世长康庄玉本宁”。
山东临沂朱氏字辈:“立仁义礼智信富贵盛吉祥”。
山东潍坊临朐朱氏字辈:“大光西(锡)树元”。
山东菏泽朱氏字辈:“兴昌以道仰华唐”。
山东单县朱氏字辈:“庚阳逢盛世洪德启瑞坤忠福仁志勇”。
山东昌乐朱氏字辈:“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山东济宁嘉祥朱氏字辈:“振兴自大清”。
山东平阴朱氏字辈:“学正名成世传忠厚良法永行”。
山东临沂莒南朱氏字辈:“时世崇孔孟文家昌光国意”。
山东临沂河东朱氏字辈:“应苛从之继克希尧舜世时(登)崇孔孟文家昌光国义联秉学怀步开启庆恩宏贵培德乃*锡凤自鸣”。
山东高密朱氏字辈:“思学锡中宝锦海震乾坤孔孟颜回道瑞雪兆丰年”。
山东即墨朱氏字辈:“辛敬念敦本肇”。
山东济宁微山朱氏字辈:“敬蹲本广信守正学文传”。
。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青州,是座历史悠久,名流云集的名城。上古为东夷之地。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始见《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为古“九州”之一,故名“青州”。北宋名士范仲淹任青州知州时,曾在这里救济灾民,制“青州白丸”治疗流行“红眼病”,为后人传颂;南宋才女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在青州居住14年,相濡以沫,享受“归来堂”上的乐趣……
青州,在金大定间(公元1161—1189年)改南青州为益都府。明复改称青州,寻升青州为府,治所在益都。就是在这里,有着即墨黄氏的踪迹。
那一年,是永乐二年(1404年),“靖难之役”接近尾声,明朝*格局已定,朱棣打败侄子朱允炆,是为明成祖。就在朝廷余波渐平之时,在益都县棘林村,一个黄氏家族拖家带口离开故土,迁居即墨东关,这是即墨黄氏di一个支系青州系的来源。无论朝政如何变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生存是di一位的。这支黄姓族人“属于中华江夏黄氏之山阴支,不知何年由何地迁徙到青州”,黄氏第十九世孙、即墨历史研究爱好者黄济显先生即墨黄氏青州支系各族族谱及《即墨黄氏家乘(城里族)》等谱牒资料得出结论。
黄济显先生曾专门研究黄氏家族渊源,著有《即墨黄氏述略》、《即墨黄氏城里族历史简述》等文。据他撰文称,“黄氏源出有四:出自嬴姓(颛顼曾孙陆终之后);被赐为黄姓;出自嬴姓,是金天氏之后;出自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前文我们所说的江夏黄氏,是第二种,被赐之姓,“据《黄氏族谱》载,十三世石公佐周有功,被赐为黄姓。五十世黄歇公在楚为相,开基于武昌府江夏。这支黄氏实是河南潢川建立的黄国黄姓的后裔”。黄歇的名字恐怕大家都不陌生,他在楚考烈王时为相,封为春申君,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他的名气这两年更是大增,电视剧《芈月传》中,那个聪慧、痴情、忠贞的帅气黄歇,成为大家心目中新一代“暖男”的代名词。
黄济显先生说,青州支系分为四个支,“城里支、西关支、巉(chán)山支、黄家西流支”,几大支,为同姓同宗。那么,始祖的名讳是什么?“黄家西流支的《黄氏家训拾遗集》在《北茔迁葬序》中记载:‘吾门黄氏自青州来,始祖讳得生子五,长子景昇,其次景让、景义、景正、景端,虽分东关、西关、城里、巉山等处,却为兄弟亲派。始祖、二世祖、三世祖俱葬于南贡老茔,迤后众派繁多,各立茔兆。’”也就是说,自青州而来的黄氏始祖为黄得,他育有五子,长子景昇是城里支的始祖,景让是西关支的始祖,景端是黄家西流支的始祖。
以上便是青州支系的大致脉络。除此之外,还有鳌山卫百户支系、雄崖所百户支系、以及七级张王庄支系。鳌山卫和雄崖所这两大支系仅看名字就可以推断为军户后裔。鳌山卫支系是百户黄英的后裔,“相传其五世祖于明朝初年由云南迁入鳌山卫。”雄崖所这支族谱上是这么记载的:“吾黄氏本直隶扬州府泰州安常县福安场人也。大明初,先祖以充军有微劳始充总旗,继受百户,分封守御于雄崖所,盖袭职十世焉。厥后,明鼎革而袭职停,家道日微,遂徙于乡。长支处东屯(上古屯),二支处西屯(下古屯)。”张王庄支系则人口较少,“明末清初从胶州市李哥庄黄家屯迁徙来。族谱记载的始迁祖黄岐山”,黄济显先生称。
自此以后,即墨的历史上开始镌刻下一连串的黄氏族人的名字:黄正、黄作孚、黄嘉善、黄宗昌、黄宗庠、黄培、黄贞麟……他们秉承优良家风,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然而,又在时局中沉浮,正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书:“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然而,即便他们已经卷入历史的尘埃当中,仍能穿透历史的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一如冬日的落叶,被时间深埋入泥土当中,却化成大树肥沃的养料,用精神滋养着后代,成为他们此生zui为宝贵的财富!
西南泊村位于即墨区龙山街道东南部,在大留村南约5.3公里处,*山西侧,南邻龙青高速,北邻团彪村。
据《李氏族谱》载:清康熙时(1662~1722),李氏从城北上疃迁于此地立村。因地处团彪庄西南,靠近水泊,称西南泊。《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
据史料记载,即墨黄氏家族第九世黄坦(1608~1689)的墓地就在西南泊村南侧。黄坦,字朗生,号惺菴,御史黄宗昌(1588~1646)长子,明末清初即墨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副榜拔贡。敕授文林郎,任浙江浦江县知县。清朝建立后,仍以原职任浦江县知县。黄坦为官清正,洁己爱民,在浦江任上颇有政声。受黄培诗案牵连被罢官,宦囊如洗,幸赖士民助之而归。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即墨遭清兵围困。黄宗昌变卖家产作军饷,率众护城。交战中,次子黄基被清兵*,黄宗昌忍痛继续指挥士民继续战斗,即墨得以保全。而次子基中矢死,其妻等殉节,时人谓之一门五烈。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黄大夏、郭尔标等人倡众*,围困即墨城,即墨县令仓惶逃走。黄宗昌倡导联合即墨士绅进行抵抗。*军围城40多天,城不能破。后来,黄宗昌派杨遇吉率20余骑闯出城外,引来清兵,里外夹击,*军遭*而失败。黄宗昌及黄坦、黄基父子三人守城保民造福桑梓感人至深。
明亡后,黄坦继父遗志补成《崂山志》,并捐资鸠工,扩建了即墨县城里的“准提庵”,又会同即墨准提庵僧人慈沾,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重建东崂华严庵(今崂山华严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全部建成。黄坦著有《紫雪轩诗集》、《秋水居诗余》。其事迹载于《浦江名宦录》、《即墨县志》。
黄坦于华严庵建成第二年(1689年)与世长辞,享年82岁,崇祀名宦祠,葬于即墨城东西南泊村南侧。黄坦墓修建得很豪华,当时黄家可是即墨城的望族,有那个实力修建豪华的墓地。可惜黄坦墓在特殊时期已经被毁,变成了耕地,已经无迹可寻。黄坦墓地中原来有一棵高大的柏树,也是一处挺出名的景观,可惜柏树也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