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阳历转换器(阴历阳历的换算公式)
- 作者: 圣华
- 来源: 投稿
- 2023-08-01
今天给各位分享农历阳历转换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阴历阳历的换算公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阴历阳历的换算公式
阴历阳历是无法换算的,因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而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两者不同。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
扩展资料:
区别关系
阳历也就是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故而闰年的二月有29天。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按照一般的说法,也没有平年润年的区别。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中的历,即是所谓阴阳合历,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即是这种阴阳合历。
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历
农历和公历的换算
农历转换成公历的计算公式?因为公历(现在用的是格里历,以前还曾用儒列历)和中国农历都不是严格按一个公式计算得到的,所以两个历法没有直接的公式。
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而不利用许多像万年历一样的数据(尽管可以简化),就达到公农历转换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能见到的所有公农历转换的软件,都存有多少不等的一些年份的历法数据。
这些数据之中,zui重要的是农历的每月天数。因为农历是阴阳历,阴历部分(按月相编的部分)决定月日,阳历部分(按太阳高度编的部分)就是节气。节气基本上是与公历直接对应的,可以较容易的推算;但月相周期与地球公转的关系相对复杂,一般都需要天文观测数据授时,所以农历每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没有简单的公式。
至于公历和农历的置闰,倒都有一定的方式推算,并不困难。
如果只是天文数据,其实都还是可以算的――因为天文周期十分稳定,我们只要严格地按天文周期推算就可以了。可是还有更为麻烦的一点,就是公历和农历这些历法,并不是完全严格地按照天文上的实际周期进行的,还有许多人为的因素。zui著名的就是罗马皇帝几次修改2、8等月份长短,以及儒列历中因计算不准确而人为地去掉了十天等事。中国农历也有因为古代天文观测不准确造成的***颁布的历法与天象不吻合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观测的精度)。所以这两部历法都是与一个时期社会有关的东西,也就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了。
农历和公历是怎么转换的?(怎么算的?)你是要口算还是要用笔算?
告诉你,这样子算不靠谱的,根本算不出来,涉及到的转换不是简单的几个公式能得出,相反,它的转换相当复杂。
如果有兴趣编写程序的,我可以提供转换函数库,调用一个函数就可以实现农历与公历的互转了。
目前我已经完美地实现了转换,如果需要,我可以提供。
农历与阳历如何计算阴历阳历转换计算公式
1、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
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
如要知道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
农历转换公历对照表是公历1945年4月29日星期日
日期里的农历公历阴历阳历怎么换算?百度一下太复杂了自己研究
农历新历怎样换算国历换算为公历
1.换算公式的导出
公历每年365.242199074075日(简化为365.2422日),而回历每年为354.367074375日(简化为354.36707日),所以回历一年只相当354.36707/365.2422=0.970223或0.970224个公历年。又回历元年元旦定在公元622年7月16日,由于当时历法在推算上的误差,致当时的7月16日,按现代的公历应改为7月19日,自公元某年元旦至该年7月19日已达200日.相200/365.2422=0.5476公历年;又因到回历二年元旦才达到0.970224个公历年,故自回历纪年元旦换算为公历的算式即为:
(回历纪年一1)×0.970224+622.5476年
=所求公历年月日……………………………………………………………………………(1)
或回历纪年×0.970224+621.5774年
=所求公历年月日……………………………………………………………………………(2)
式中621.5774来自622.5476-0.970224。
如所求某一历史事实不在回历元旦时,可将事实经过本年的总日数化为回历年,加人回历纪年总数中即可。
然而上列公历一年的总日数,实际上是一回归年的实测数,因现用公历每年的日数实为365.2425日,它与一回归年的日数只能是基本相符,到公元四千多年后会再出现一日之差。
实际上在明万历十年九月十八日,回历990年9月16日,公元1582年10月4日前(包括4日)的公历称儒略历,儒略历每年365.25日,它每年与一回归年的差值远大于格列高利历即现代的公历,大约历128年就需多闰去一日,至万历十年已经多闰出十日了。因此,对于儒略历时期的回、公两历换算,不能仍采用(l)、(2)两式,而需依儒略历的年实际日数将上列二式略加修正即可,结果如下:
(回历纪年一l)×0.9702+622.5393
=所求公历年月日……………………………………………………………………………(3)
回历纪年×0.9702+621.5691
=所求公历年月日…………………………………………………………………………(4)
式中0.9702为354.36707/365.25所得结果,而0.5393则系公历某年元旦至其7月16日的总日数197被365.25日除之所得,622.5393-0.9702=621.5691。
现将两种算式自回历第52年起,每隔百年所算得的公历年月日列人下表:
国历换算为公历
自表列计算结果得知,历法不同不能用同一算式,否则误差大大。万历十年前即已发现儒略历的春分所在日期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至万历十年已差十日,因此格列高利第十三就决心修改儒略历,*内容有两点,其一,将公历1582年10月4日之后一日原应为10月5日而改为10月15日,而星期序数不变,即该年10月4日为星期四,10月15日理应为星期一,实为星期五;其二,儒略历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四百年有百闰,格列高利历仍保持儒历四年一闰的传统,但每四百年仅安排九十七个闰年,四百年中逢百年不闰,到第四百年加一个闰年[6]。儒历与格历的岁实分别为:
儒历(365×300+366×00)÷400年=365.25日/年
格历(365×303+366×97)÷400年=365.2425日/年而《明史・历志》所载的***宫分历(太阳历),一百二十八年闰三十一......>>
公历农历转换回历、公历、农历的换算
(128×365+31)日÷128年=365.2421875日/年
可见共置闰精度远高于现代的公历。
2.换算中一日误差之订正
《历法丛谈》以回历1387年为例,求算合公历之年月日。
解1:1387×0.970224+621.5774=1967.278088年
0.278088年×365.2422日=101.569日公历累计日数为101.57日可视为4月11日或4月12日。究竟是哪一日,当依两历在公历4月11日或12日间所具有同一的星期序数以订正。
依回历岁首星期序数计算公式:
[(138-1)×131+164]÷30=6057,余20
6057÷7=865,余2
故回历1387年元旦为星期2。(表)
按公历自1583年元旦(星期六)至1967年4月11日,共历:
1967-1583=384年,在这384年中依格列高利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加一闰日的规则共历93个闰日,又1967年元旦后一日起至4月11日又需加100日,则
(384×365+93+100+6)÷7=140359+7=2001,余2余2即星期2,故回历1387年元旦在公历1967年4月11日。
因公历计算星期日数采用数据较多,计算时难免有所遗漏,现引人公历日期与星期推算表阿),供参考。
应用此表查找公元1967年4月11日星期序数步骤如下:
先在本表年份表前二位数字栏目中,查到19二字所在的位置;
再在年份表后二位数字栏目中查到67二字所在位置,自19二字处平行右移,67二字处垂直下移,二者在英文大写字母栏目中相交于字母G处;
再自月份表栏目中查到4月,自4月所在位置平行左移,查到G在4月栏目所在位置;
自日期栏目查到11日所在位置,自此位置平行右移,使与4月份栏目G在星期表相交处知为星期二,结果与回历计算所得相同。故知回历1387年元旦确为公历1967年4月11日,而不是12日。
在换算中所得公历日数常多于31日,甚至常在200―300日或更多,需要将此数化为该年的月日时,可用下列两表。
表3公历月份及其累计日数
三公历换算为回历
将回历换算为公历的算式移项,整理,即可得到公历换算为国历的算式
(公历纪年一621.5691)÷0.9702=回历年月日(儒略历)……………………………………………(5)
(公历纪年一621.5774)÷0.970224=回历年月日(格氏历)…………………………………………(6)
无论回历换算为公历或相反,大体都有一日之差,以星期序数订正时,回历换算为公历,以回历的星期序数为准;相反,以公历的星期序数为准。
四国历或公历换算为中国农历
1.回历换算为农历
仅管中国农历各年在年内月数日数都不是一个相对的稳定值,给回历与公历换算为农历上带来较多的困难,但仍然可以换算。中国农历为阴阳合历,在月份上与回历同属太阴历,惟回历每月以见新月为一月之始,其日约迟于农历合朔(初一日)1―2日乃至3日,因此只要查清二者在月份上关系,便可将回历换算为中国农历。马以愚先生称:“......>>
阴历怎么换算阳历?每月初一叫做朔,zui后一日叫做晦。农历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叫做望,望的后一天叫做既望所以每年春节的大年三十并不在同一天。农历的基础是「回归年」和「朔望月」。「回归年」是太阳接连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365.2422日(365日5小时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连两次朔(新月)或两次望(满月)相隔的时间,即29.5306日(29日12小时44分3秒)。由于12个「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回归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过10日,把相差累积起来便成为闰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时代,中国历法便采用十九年七个闰月的安排但中国的农历和***的农历以及韩国的农历计算方法不一样,一般要相差一二天。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怎么算农历和阳历啊10分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
阴历和阳历怎么换算
农历与阳历如何计算
阴历阳历转换计算公式
1、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
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
如要知道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994-1977=17=4×4+1
故:Q=4,R=1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4×4+10.6(1+1)+(31+28+31+31+7)-29.5n=204.2-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2.公历换算为农历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但各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就使得回归年天数与实际天数不等,每年在日历上可差一天。这样可以将阴历经过任意整回归年在现在的日历上查到阳历(阳历一年相当阴历的月数为365.2422/29.530588=12.36827个月)。例如,可先在1995年的日历上查得与(该年)阴历对应的阳历日期,这样就找到了临时落脚点,也就是找到了阴阳互换的关键。例如,可先以阴历四月初一(日)为引数,在1995年日历上查到对应的阳历为4月30日。由于已经计算出经过的月数,将经过的月数的尾数(小数)化为日,加在4月30日上,就得到经过(1995-1070)整年数的阳历日期,也就是起始阴历日期对应的阳历日期,即得到了待查的日期为4月30日加上0.64957×29.530588得到(1070年)5月19.1821840日。这样就得到了所给例子的阴阳历日期换算结果……”。0.64957月的由来,
(1995-1070)×12.36827=11440.64957月
已知依泽公生于梁龙德二年(922)六月二十一日,依下表提供的2099年各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数,可以算出龙德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的公历月日数公元2099年农历各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
(2099-922)×12.36827=1455.45379月
余数为0.45379月×29.530588日=13.4O日
因2099年五月初一日(包括该年闯二月)在公历6月19日,加上计算所得的13日为龙德二年六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即该年7月2日,则该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为该年7月22日。
3.计算结果的订正
实际上上列公历换算为农历时常有较大的误差,如熙宁三年四月初一日为公历1070年5月13日,而不是5月19日。通过中国历法所用的于支记日法求算所用两历的干支,对所求结果加以订正。
如,马依泽公生于回历310年3月20日,自回历历元起算共历日数为:自回历元旦至其3月20日,共历79日。
自回历元年元旦至309年元旦,共历113个闰年196个平年。又回历历元在公历622年7月16日,已知该日的干支序数为50,癸丑日,减1(因自甲子起算),余49应加入下列算式中,
(309×354+113+79+49)÷60=1827.116667......
阴历怎么换算阳历?
每月初一叫做朔,zui后一日叫做晦。农历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叫做望,望的后一天叫做既望所以每年春节的大年三十并不在同一天。农历的基础是「回归年」和「朔望月」。「回归年」是太阳接连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365.2422日(365日5小时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连两次朔(新月)或两次望(满月)相隔的时间,即29.5306日(29日12小时44分3秒)。由于12个「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回归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过10日,把相差累积起来便成为闰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时代,中国历法便采用十九年七个闰月的安排但中国的农历和***的农历以及韩国的农历计算方法不一样,一般要相差一二天。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994-1977=17=4×4+1故:Q=4,R=1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4×4+10.6(1+1)+(31+28+31+30+7)-29.5n=204.2-29.5n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hcsz.myzhongsou/hy/lhy/time_detail.asp
农历和公历是怎么转换的?(怎么算的?)
你是要口算还是要用笔算?
告诉你,这样子算不靠谱的,根本算不出来,涉及到的转换不是简单的几个公式能得出,相反,它的转换相当复杂。
如果有兴趣编写程序的,我可以提供转换函数库,调用一个函数就可以实现农历与公历的互转了。
目前我已经完美地实现了转换,如果需要,我可以提供。
请问知道阳历怎么计算阴历
1、没有计算方法,只能一天一天排下来。因为农历不象阳历那样固定一年大月就是1、3、5、7、8、10、12等12个月,它经常会出现润月,而这个润月又不是固定的,所以没有计算方法
2、黄帝内经中的月份是农历三海
3、现行阳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公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Lilius)*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
日期里的农历公历阴历阳历怎么换算?
百度一下太复杂了自己研究
农历和阳历转换有什么规律啊?
没有。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为一年,为历法方便定为365天(称为平年),舍去0.2骸22天,舍去的0.2422天,每4年累加为0.9688天,将近一天。因此,每四年加一天,既加在能被4整除的年份上,这一年为366天(称为闰年,即:2月份为29天),每四百年少3.12天,也就是少三个闰年,所以逢百年时,既要被4整除也要被400整除才为闰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农历则是以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即:平均29天12小时44分)为一个月,12个月算一年,为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月年,闰月年是383天或384天。19年7个闰月年。一般情况19年阳历和阴历(19被数年)能碰到一起或只差一天。
阴历和阳历与公历和农历有什么关系,时间上是怎么算的?
简单来说:阳历是按太阳算的,地球绕太阳一圈是365天六小时,农历(阴历)就是月亮了,(如:每个月十五月亮都是圆的)绕太阳一周是355天,农历一般比阳历慢一个月左右,由于农历每年比阳历少了约十天,所以农历走的快,这样的话一年快十天,十年就是一百天了,为了达到阴阳历平衡,所以嘛农历就会隔几年出现一个闰月,就这样每六十年,太阳月亮地球就会回到原来的起点,干支计年称一个“甲子”所以每隔六十年,农历和阳历就又对上号了,其实万年历只要有六十年就够了。
农历新历怎么计算?
你说的新历即公历,也称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零5小时多近6小时,平年只算365天。那多出的5小时多近6小时,平均约每隔4年加一天到2月份,所以有时公历的2月就有29天。
而你说的农历即阴历,也称夏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每月29天半。一年约为355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由于农历一年的天数与地球年(公历)相差约11日左右,所以约每3年要置一闰月,每19年要置7个闰月,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地球年(公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具体闰哪个月,则要视节气情况灵活而定,如今年便是闰5月。
正由于公历和农历的计算方法不同使每年的天数不同,而每年的di一天的起始时间也不同,所以使公历和农历的月份和日期不同步,大致相差一个月左右。
因为农历是我国历史上一直采用的历法,所以我国绝大多数的地方都是以出身时的农历来确定人的生日,这也是一种民族习惯。
但由于公历计时准确且方便,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公历,我国也早在辛亥*后的1912年正式采用公历。所以在正式的场合出身年月都是用公历,如*、档案记录、履历表等等。
你会查万年历,了解了以上的情况后就容易懂了。再告诉你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看万年历,一般在上面用***数字标示的是公历的日期,在***数字下面用中文数字标示的就是农历的日期。
如你说的1991年4月7日出生的:
1、如果这是公历的日期,那万年历上对应的***数字4月7日下面的中文数字二月二十三就是你农历的生日。
2、如果这是农历的日期,那万年历上对应的中文数字四月初七上面的***数字5月20日就是你公历的生日。
农历和阳历怎么转换
阳历和阴历之间是不能换算的,二者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同,没有特殊关系可以查询,只能分别计算。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中国农历中每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运动周期确立的,平均每月29.5306日。一年12个月只有354.3672天。而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间确定的公(阳)历,一年有365.2422天。这样,按农历计算,一年的天数比公历就少了10.875天,差不多是11天;19年就少了209天。按农历每月30天计,209天除以30是6.9666。也就是说,在19年中,农历时间比公历差不多少了7个月。为了补上7个月,农历采取了设置闰月的方法——19年七闰。即在农历的19年中,有12个每年12个月的平年,和7个每年13个月的闰年。闰年分别为第3、5、8、11、14、17、19年。这样一来,19个公历年的日数和19个农历年的日数就差不多相等了
这样一算,公历所对应的农历日子,每19年轮回一次。因此,人们每逢19的倍数生辰的时候,生日当天有可能既是农历生日又是公历生日。但因为农历与公历的准确天数都不是整数,农历和公历在19年中的天数也有细微的差别。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当小数变成了整数时,两种历法生日才会完全重合;更多的时候是相差一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月29日出生的人,在76岁那年,两种历法生日才有可能重合.我就是没有重合的那一个。
好了,关于农历阳历转换器和阴历阳历的换算公式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