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张辽威震江东杀了几位武将」
- 作者: 蓝贤
- 来源: 投稿
- 2023-01-19
在三国曹魏集团,曹*手下有一位传奇人物,此人作为武将,打仗很厉害,击败过东吴大将朱然,连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都被他说服,对他心悦诚服。
不仅能打仗,作为地方官员,他还能巧断命案,一连两起复杂的男女私通命案,都被他准确地判断出来,抓住了真正的凶手。
不仅如此,他还非常廉洁,作为将军,朝廷官员,从不占用公家的财物,作为曹魏征东将军,他死后家无余财,可见非常清廉。
他的儿子,和他一样,廉洁奉公,不是自己的财物,坚决不要,父子都是廉洁的典范。
这个人的名字叫胡质。
胡质年轻的时候,和蒋济、朱绩齐名,后来,蒋济把胡质推荐给了曹*,曹*任命胡质为顿丘令。
当时,县里出了一个命案,有一个叫郭政的人,与他的堂妹私通,这家伙很没底线,不仅私通,还*了他堂妹的丈夫程他。
事发后,郭政和他的堂妹被关押在监狱里,无论怎么拷打,但他们嘴硬,就是死不承认,郡吏冯凉是关键的一个证人,也被关在监狱里,冯凉忍受不了酷刑,便屈打成招,承认自己是凶手。
胡质感到此案奇怪,于是,细心观察,刨根问底,不放松一个任何一个疑点,zui终,案件告破,真正的凶手伏法。一时间,人们心悦诚服。
《三国志 胡质传》记载:县民郭政通於从妹,杀其夫程他,郡吏冯谅系狱为证。政与妹皆耐掠隐抵,谅不胜痛,自诬,当反其罪。质至官,察其*,更详其事,检验具服。
还有一个命案,也是私通命案,同样被胡质断出。
胡质迁任东莞太守的时候,有个叫卢显的士人被杀了,胡质感到奇怪,这个人平时也没有仇人,没有得罪人,只有一个年轻的妻子,怎么会被人*呢?
于是,胡质仔细盘查住在死者附近的年轻人,进行走访,很快,有一个叫李若的书吏,进入视线,当胡质盘问他的时候,胡质明显感觉到李若心虚了,脸色大变,胡质立即严加盘问,李若藏不住了,果然他与死者年轻的妻子有染,于是,只得认罪。
就这样,胡质巧断两起私通命案,让真正的凶手伏法了。
《三国志 胡质传》记载: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此士无雠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
张辽与他的护军武周关系不好,两个人闹僵了,张辽于是想让胡质代替武周,担任他的护军,胡质当即拒绝了,张辽很纳闷,对他说,我这么信任你,你怎么就辜负了我呢?
胡质说,管鲍之交你知道吧?那些诋毁管仲的流言,鲍叔牙从不相信。武周是一位雅士,以前,您经常夸赞他,现在,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和他就闹掰了,我才能不高,又怎么能与您很好地相处呢?所以,我不愿意做你的护军。张辽听了,如拨云见日,随即与武周和好。
正始二年(241年),东吴大将朱然进攻樊城,胡质率军救援。当时,很多人认为,吴军势大,不能硬碰硬。胡质说,樊城地势低下,兵少,现在必须进军,与敌人交战,不然,樊城很危险。
胡质率兵进逼吴军,城内的人看到救兵到了,心中不怕了,军心稳定,一举击败了吴军。
这些都不算什么,说到胡质的廉洁,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胡质每次得到赏赐,都分给手下,从不拿回家,因此,部下都很爱戴他。
嘉平二年(*年),胡质去世,他死后,家里可以说,家徒四壁,根本没有什么财物,所剩的,只有皇帝赐的衣物和书,非常清廉。
于是,朝廷下令,追封胡质为阳陵亭侯,谥为贞侯,让他的儿子胡威继承他的爵位。
值得一提的是,其子胡威一生也非常廉洁,有乃父之风。
宋朝年间,一农夫报案,称牛舌头被人割了。包拯沉思片刻:“你把牛杀了,小偷自然会来自首。”农夫不解,但还是照做了。第二天,小偷果然自投罗网。
一日,一位农夫找上了赫赫有名的父母官包拯,期望他能为自己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大人!小的家里的一头用于耕地的牛昨日夜里不知被谁给割了舌头,还望大人出手帮我找出罪魁祸首!”
包拯看着跪在案前焦急的农夫,思虑了片刻便上前扶起了农夫:“老人家,您先别着急,您回去直接把牛杀了,然后把牛肉给您家附近的邻居分一些,剩下的直接拿到明早的集市上去卖了。”
农夫听后大为震惊:在宋朝时,牛作为农耕的主要生产力,是不能随意宰杀的,除非这只牛已经是老的耕不动地了,或者是病重时日无多,才允许寻常农户宰杀了。
而自己的这头牛显然不满足上述的两种情况,这自己擅自把牛杀了还放到市集上去卖,这不是知法犯法吗,万一官府怪罪下来自己可如何是好。
包拯看着农夫那疑惑的眼神自然也是猜到了他心中的顾虑,便给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老人家,你这牛被人割了舌头,注定也活不了多久了,你只管照我说的去做,割牛舌的人自然会自己跳出来。”
老汉对于包拯的主意依旧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但包拯的口碑一直极好,世人都传他是一个会设身处地为民着想的好官,想到这里,农夫决定照做。
回到家后,农夫很快便宰杀了牛,依照包拯的主意将新鲜的牛肉给邻居送去了一些,然后第二日一早便挑着新鲜的牛肉去了集市。
而他这牛肉一进场,也是让早市变得热闹非凡。
这新鲜的现宰牛肉在当时可是稀罕玩意,很快便吸引来了很多顾客,甚至一些县里的大户人家听到了消息也来排队购买,一传十十传百的,农户杀牛卖牛的消息很快便人尽皆知。
而就在这时,早市的角落里站着一位农户穿着的男人,看着老汉摆摊卖牛肉的方向,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到了中午,包拯正在县衙里看折子,那名看热闹的农户突然找了过来,见到包拯后便上前进言道:“大人,早上市集里的一位老汉,公然违反了大宋的律法,杀牛卖牛。”
包拯闻言后,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反问道:“哦?你是怎么确定是老汉杀了牛呢?”
“早上那老汉在市集上卖牛肉,排队买肉的人可是不少,大家可以证明是他杀了牛。”农户急切的回答道。
包拯听后,笑问道:“这么说来,你是认识那老汉咯?不然你怎么确定那老汉家的牛不是要病死了所以他才杀了,或是那是只老牛所以他才杀了呢?”
那农户听完后有点手足无措,但依旧一口咬死自己不认识那老汉。
可就在这时,昨日报案的老汉在衙役的指引下来到了大堂之中,两位农户一对视后,都发出了一声叹息,紧接着老汉说道:“大人,这人乃是我的邻居,前几日我跟他因为一件小事发生过一些口角。可不曾想啊,他竟然因为那么一点小矛盾想出这么阴损的伎俩想要陷害我!”
那名来告状的农夫见自己的谎言被当场拆穿,也是羞愧的低下了头,无可奈何之下,坦白了自己的罪失:
“我那日跟老汉吵完后,心里非常的气愤,就想着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之后便在深夜时到他家的牛棚里把他牛的舌头给割了。这样一来,就算他什么都不干,那他的牛也活不久,他就得白白损失一头牛,要是他不想浪费,那他杀了牛我就可以来报官。”
就这样,在包拯略施小计之下,*大白,老汉虽然失去了一头牛,但也获得了一些收益来弥补。至于这心狠手辣的邻居,包拯也是当场就对他宣判了惩罚。
待两位农夫退下后,立于一旁看完了全程的衙役们都无不惊叹于包拯的聪明机智:“大人,您可真是好算计呀,昨天那那老汉来我们府衙报案时我们听完案情后都感到十分头痛,可您是怎么算到这邻居一定会来报案的呢?”
包拯抚须一笑:“这农夫只是割了牛的舌头,却没有直接杀了牛,就是想让老人家背上这个杀牛的黑锅,那在他知道老汉真的自己把牛杀了之后,肯定会迫不及待的来检举老汉。”
我们在面对许多问题时,身处其中往往会令我们的视野受限,就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跳脱出事件局限的环境,用一个*的角度去思考,往往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通透感。
参考资料:韩定一. "包拯巧断牛舌案"与心理联想. 新天地, 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