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汕尾哪里有风景区「广东什么三角」

  • 作者: 晨龙
  • 来源: 投稿
  • 2023-01-22

广东什么三角?

   广东属于珠三角。与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为我国经济动力三引擎之一。主要中心城市为广州市和深圳市,另外还有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佛山市,东莞市,惠州市共九个城市组成的。其余粤东粤西和粤北不属于珠三角,经济发展不如珠三角经济圈各市。

碧波荡漾的品清湖,轻*古老而又年轻的汕尾城,山、海、湖、城浑然一体。这种地理要素和谐组成的空间格局,在岭南是wei一的,在全国也罕有其匹。



▲汕尾拥有山、海、湖、城浑然一体的空间格局,是岭南的一处独特存在。摄影/常湖川


潟湖是一种很常见的海岸地貌,汕尾的品清湖本来也如此,但它一旦与汕尾城区结缘,就变得很不一般了。当你驱车沿着汕尾城区的金湖路、海滨大道行驶,你定会对这样的场景印象深刻:一侧是群山环绕着一泓绿水,静谧美好,另一侧,却是鳞次栉比的城区高楼,暗示了汕尾加速运转的城市节奏。


走到湖畔,置身于湖天一色的景致中,你可以远眺湖上往来的船只,看海风吹拂下湖面泛起的粼粼波光。品清湖与她岸边的城市同调,展现着风生水起的朝气面貌。入夜后,品清湖又将有另一副面容。滨海大道的灯光镶嵌出湖畔优美的曲线。夜明珠一般的街灯,向行人指引出金湖路东段的湖上木栈道,走进其中,你便走进了观赏汕尾城区夜景的“特等席”,和品清湖同一角度共赏城市风貌。



▲品清湖为青山所抱,傍晚登上湖中小岛——屿仔岛的山丘后,但见汕尾繁华的夜景灯光倒影湖面上。摄影/焦会


从品清湖的角度看汕尾城区,有着许多可说的故事,这是因为,品清湖已经陪伴汕尾城走过了无数岁月。


一条“沙舌”的生生死死


说起品清湖,人们多会首先想起这里有一独特构造——“沙舌”。“沙舌”是当地人对沿潟湖通道南侧向北延伸的边缘沙坝的称谓,形象地传达出了这一构造的外观。该沙坝长约1800米,为天然防波堤,品清湖由此成为避风港。


沙坝是品清湖的生命线,其变迁是品清湖为湾或湖的关键所在,也是汕尾港能够成为一个港口的重要依仗。从距今不远的历史事件中,即可知汕尾城区兴衰,与沙坝的发展戚戚相关。



▲品清湖是我国zui大的滨海潟湖,向北延伸的“沙舌”是其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摄影/常湖川


品清湖沙坝经历了几次大变迁,几乎每一次都牵动着当地人的生活。1930年,沙坝尚未形成,但在新港、月眉一带已形成一条与岸线平行的水下沙垄。水下沙垄逐渐增高,露出水面,其根部与陆地相连,形成一条南北向沙坝。沙坝与海岸之间的水域成了一个港湾,即新港。1937年一次强台风,沙坝北段被冲毁,1953年又一次强台风,冲毁沙坝中段。沙坝向南萎缩而消亡,仅剩一个新港地名,不能停船。


1955年前后,在新港沙坝消亡之同时,在品清湖出口处形成南北走向新沙坝,并成长为汕尾港潮汐通道边缘沙坝。1965∼1974年间,沙坝增长与通道口门缩窄同步发生,港口zui为稳定,避风条件zui好,汕尾港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避风港。1979年,沙坝已达1900米,两头大,中间细,zui窄处只有100米。这年一场台风使沙坝溃决,后修复,形成现在面貌。



▲汕尾港成为远近闻名的避风港,“沙舌”上也树立起一座导航的灯塔。摄影/严跃新


对许多当地人尤其渔民来说,光是品清湖的“沙舌”就能对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品清湖,以及品清湖的前身品清湾,对世世代代生活在汕尾城区的人,影响力不可估量。


500年,见证中国zui大瀉湖的诞生


品清湖是大自然的造化。大约自从中生代以来,品清湖周边地区长期隆起,不断被剥蚀,仅剩侏罗系及第四系地层,出露于湖之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第四纪晚期,又接受沿海松散沉积物堆积。在中生代燕山期粤东岩浆岩活动中,先后沿东西方向隐伏构造侵入的汕尾花岗岩体和沙海花岗岩恰好展布在品清湖南、北两侧,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今日花岗岩丘陵地形,凤飞山和金山即为一典型。第四纪冰后期,海水入侵汕尾和沙海花岗岩岩体之间的低凹处,形成一个向西敞开的溺谷海湾,海水和外海可*交换,称为品清湾。



▲品清湖全貌。摄影/常湖川


时光在品清湾身上流过了无数个年月。直到几百年前,品清湾获得了新的名字。大约在300∼500年前开始,当时位于品清湾西侧的马宫湾沿岸大沙坝不断向东发展。当它延伸到如今汕尾城区的位置时,品清湾变为半封闭的潟湖。两者的区别在于湾口的宽窄,当湾内的纳潮量与湾口咽喉处的断面面积或流量具有一种稳定的相关关系时,海湾就成了潟湖。


形成瀉湖后,湾口发展为潮汐通道,涨潮三角洲、通道边缘沙坝相继形成;当潮汐通道发展到一定长度后,涨潮三角洲停止发展,而落潮三角洲逐步扩大,直至达到动态平衡。汕尾港潟湖的潮汐通道就是按这一模式发展的。据有关单位测量,2014年品清湖面积约23平方公里,岸线长度约36公里。品清湖口门朝西,潮汐通道西北向与*相通,长约3000米,咽喉断面宽600米,水深普遍小于1.5米,zui深处达12米以上。



▲品清湖口门朝西,潮汐通道西北向与*相通,渔船们从这儿出发去海上捕鱼。摄影/陈显耀


品清湾演变为湖的同时,汕尾城区也悄然兴起,其发展受品清湾转变过程影响亦大。汕尾城区成为重要渔港是近百余年之事,汕尾城区以北约2公里的香洲便是这座城市zui早的基础。


山海湖城的zui佳组合


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品清湖是zui大的潟湖,具有海洋湖泊的许多特征,如海水湛蓝、清澈、透明、波光潋滟,不让西子湖;含盐度高,可煮海为盐,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盛产多种海鲜,饱人口福,远近驰名。作为商港,汕尾镇赖其发达一时,称为“小香港”,带动了整个汕尾城市的兴盛,故人人交口称誉。从这个角度说,汕尾市因湖而兴,以湖而旺,因湖驰名。



▲汕尾市因湖而兴,以湖而旺,因湖驰名,吸引了各地的渔船。摄影/陈显耀


品清湖外为浩瀚*,南海北部边缘的一个弧形大湾。汕尾人民千百年来,以海为田,以海为商,建立起强大的海洋经济,孕育出汕尾海洋文化品格。品清湖是海洋的一部分,但又有一定的*性。海洋波浪、潮流、海风吹来一条沙坝,拦住了品清湾,诞生了品清湖。外海泥沙涌入,沉积在沙坝根部,使之拉长、变粗,而流入湖里小河带来泥沙,湖中生物碎屑和人类活动余泥,年复一年地沉积下来,除了流出外海,大部分就地沉积,使湖变浅。但不管怎样,大海是品清湖物质的主要来源。


大自然伟力一次又一次的造山运动,在品清湖北、东、南形成丘陵、台地、平原等地形,旗杆夹、九伯岭、烟墩山、鲎山、羊牯岭、赤岭、尖山等环湖铺展,山上植被茂密,流水潺潺,注入湖内,形成汕尾山、海、湖、城一体的良好组合,营造了汕尾城区临海而生,靠湖而旺,环山而活的风水格局,使汕尾城成为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有机结合的风水宝地。



▲品清湖周围,分布着众多丘陵、台地。摄影/严跃新


根据汕尾的城市规划,品清湖被视为汕尾市中心城区的核心。这个中心城区,面对西部、北部和东南部山系,以及城区与山系之间的品清湖和东部白沙湖,构成“海在城中,城在山间”的城市空间格局。环湖一周,见山湖相依在滨海,老城风貌犹存,不改朱颜;向湖之北岸望去,是城东新区,所见尽是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和由它们形成的道路网格。环湖岸边,则铺展出一条完整的居住休闲服务带。湖东西两侧数公里南北向带状地段,建立起城市中轴线,成为商务、办公、行政管理、休闲、文化娱乐、会展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区。


品清湖期待“返老还童”


品清湖是有生命的,她的生命丰富多彩、魅力无穷。本来她是一部鲜活的历史、一个动人的故事,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品清湖也会面临许多日渐“高龄”带来的难题。



▲品清湖内大面积的网箱养渔影响了其生态,目前已逐步得到治理。摄影/严跃新


面对*风浪、潮流冲击,品清湖仅能靠沙坝来抵挡,维持其结构和功能,保持湖体稳定。人类不合理活动加剧了其环境变迁、生态朝不利方向转化的趋势。首先,填湖造地,使湖面积减少,纳潮量萎缩,失去与外海的动力平衡,危及沙坝安全,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次在沙坝和湖滨线挖沙,*湖体沉积体系平衡,动摇沙坝存在基础或降低其抵御风浪、潮流能力。再次,湖内大面积的网箱养渔业、水体营养化提高、周边生活废弃物污染水质等问题皆影响了品清湖的生态。


按照规划,品清湖将成为汕尾沿海生态宜居新城的核心,成为一个关键性城市空间结构。汕尾人深知,必须采取措施,让品清湖“返老还童”。在广东“蓝海工程”建设中,汕尾于2010年4月开始,对品清湖进行了大规模、卓有成效的治理工程。据统计,这次清理涉及违法养殖户320户,总面积1万亩,清淤西北近岸湖城约43公顷,清淤量54万立方米;在湖西北海岸建设两段长约100米的红树林带和一段500米的人造沙滩;在凤山*广场沿岸建设一个“T”字型放生台;zui后,实施品清湖生态修复工程,在北部近岸段建设三个具有生态修复功能和景观美化效果的海洋生态浮床,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



▲汕尾凤山*广场,其靠湖沿岸近年建设了“T”字型放生台。摄影/常湖川


品清湖的整治工作还可锦上添花。湖四周的山丘是品清湖的生态屏障,若将其作为旅游开发景区,应就其环境、植被、水土保持、开发利用等开展规划,使汕尾人既看得见水,也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品清湖依存的*是一道很美丽的海岸线,也应就其海岸防护、滩涂围垦、养殖、港口使用、红树林护养、防灾减灾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为品清湖提供一道不倒的海上长城。至于品清湖本身,除总体规划所罗列的项目以外,还应辅以水文环境、水质净化、排污等生态工程及人类各项活动应遵守的制度和法规。


在汕尾山海湖城一体的城市格局中,品清湖一直处于核心和主体地位,它的优化和美化可使湖体保持稳定和活力。由此,品清湖将世代造福于汕尾和粤东人民,这才不负大自然给汕尾人民的造化和恩赐。



▲在汕尾山海湖城一体的城市格局中,品清湖一直处于核心和主体地位。摄影/严跃新


- END -

撰文/司徒尚纪 摄影/常湖川 等

编辑/杨亚林 图编/廖慕虹 审发/陈奕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


   #汕尾头条#

文/大唐新林(邵阳)
近处稀疏远处浓,往来无影亦无踪。
方将塞北长天罩,又把江南大地封。
鬼怪心寒遮恶面,神仙气短掩尊容。
清风发力殷勤劝,造访尘寰莫逞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