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做肌内注射的八字原则(护理*作肌内注射的部位及定位方法*)

  • 作者: 基力
  • 来源: 投稿
  • 2024-02-28


一、肌内注射八字原则

肌内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肌肉组织内,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目的的一种给药方法。肌内注射*作看似简单,但若不按照正确的*作规范进行,很容易导致局部疼痛、硬结、坏死等*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肌内注射时,务必要遵循八字原则。

1. 部位选择

肌内注射的部位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

- 肌肉丰厚、富含血管和神经

- 皮下脂肪薄

- 易于暴露和固定

- 无重要血管和神经经过

- 无感染和炎症

2. 消毒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应先用消毒棉球擦拭干净,再用碘酊或酒精消毒,消毒范围应超过注射部位周围5cm。

3. 选择注射器及针头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剂量选择合适的不锈钢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一般来说,药物剂量大于2ml时,应使用3ml或5ml注射器;药物剂量小于2ml时,可使用1ml或2ml注射器。针头的规格应根据肌肉的厚度选择,一般来说,肌肉厚度大于3cm时,应使用5或6针头;肌肉厚度小于3cm时,应使用4或5针头。

4. 掌握注射深度

注射深度应根据肌肉注射深度选择。一般来说,肌肉注射的深度为3-5cm,儿童和老年人应适当减小注射深度。

5. 进针角度

进针角度应根据肌肉的部位和注射方向选择。一般来说,在股外侧肌注射时,进针角度为90°;在臀大肌注射时,进针角度为45°;在上臂三角肌注射时,进针角度为45°。

6. 注射速度

注射速度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剂量选择。一般来说,药物性质温和、剂量小,可以缓慢注射;药物性质*性强、剂量大,应快速注射。

7. 注射后处理

注射后,应立即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部位,以止血和防止药物外渗。对于*性强的药物,还应在注射部位热敷,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减轻疼痛。

8. 注意事项

- 肌内注射应严格按照无菌*作原则进行,以防止感染。

- 肌内注射不应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以免造成局部损伤。

- 肌内注射时,应注意避免注射到血管和神经,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 肌内注射后,应告知患者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红肿等*反应,并指导患者如何处理。

二、肌内注射的部位及定位方法

1、臀大肌注射

臀大肌是肌内注射zui常用的部位,位于臀部后外侧,范围广阔,肌层丰厚,血管和神经较少。臀大肌注射的具体定位方法如下:

- 将患者取侧卧位,下肢稍屈曲,在上侧臀部划一条从髂嵴到臀裂的*。

- 将*分为三等份,在上、中、下三等份的交界处确定注射点。

- 注射点应远离髂嵴、臀裂和坐骨神经,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2、股外侧肌注射

股外侧肌位于大腿外侧,范围广阔,肌层丰厚,血管和神经较少。股外侧肌注射的具体定位方法如下:

- 将患者取仰卧位,大腿伸直,在下肢外侧画一条从髂嵴到外踝的*。

- 将*分为三等份,在上、中、下三等份的交界处确定注射点。

- 注射点应远离髂嵴、外踝和股外侧皮神经,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3、上臂三角肌注射

上臂三角肌位于上臂外侧,范围广阔,肌层丰厚,血管和神经较少。上臂三角肌注射的具体定位方法如下:

- 将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上臂外展90°,在前臂外侧画一条从肩关节到肘关节的*。

- 将*分为三等份,在上、中、下三等份的交界处确定注射点。

- 注射点应远离肩关节、肘关节和腋神经,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4、腹股沟注射

腹股沟注射位于*内侧,范围广阔,肌层丰厚,血管和神经较少。腹股沟注射的具体定位方法如下:

- 将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在*内侧画一条从耻骨联合到股骨大转子的*。

- 将*分为三等份,在上、中、下三等份的交界处确定注射点。

- 注射点应远离耻骨联合、股骨大转子和股动脉,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5、背阔肌注射

背阔肌位于背部,范围广阔,肌层丰厚,血管和神经较少。背阔肌注射的具体定位方法如下:

- 将患者取俯卧位,双臂上举过头顶,在背部画一条从第七颈椎棘突到髂嵴的*。

- 将*分为三等份,在上、中、下三等份的交界处确定注射点。

- 注射点应远离第七颈椎棘突、髂嵴和肩胛骨,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