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广西黄姓从哪里迁来广西王姓「黄氏家族主要*在那里」

  • 作者: 彤绮
  • 来源: 投稿
  • 2023-01-28

黄氏家族主要*在那里?

   在金华黄氏大裂变的同时,作为金华所自出的新安黄氏也经历了同样的裂变和分析。据追远堂《陡妥黄氏宗族》和其他族谱的记载,在宋元以来近千年历史演化的过程中,新安黄墩黄氏宗族,由隋唐时期的一个江夏分支,竟成为一个拥大小40余个各级分支氏族的黄姓大宗族,散布在东南,主要是江西、安徽、浙江三省各地。兹将各支始祖及其派份、来源开列如下,若你是黄姓子孙,或许会从中发现你们家族血缘之根:

   

   新安黄氏 始迁祖黄寻,江夏九世黄积之子,自江夏始迁新安黄墩。

   黄屯黄氏 始迁祖黄章,江夏二十世、新安十一世黄德之子,自黄墩始迁歙县黄屯。

   潭渡黄氏 始迁祖黄芮,江夏二十三世、黄屯三世黄光之子,自黄屯迁歙县潭底。

   下市黄氏 始迁祖黄孝思,江夏三十六世、潭渡十三世黄大之子,自潭渡始迁歙县下市。

   潭东黄氏 始迁祖黄裕,江夏四十七世、潭渡二十七世黄义之子,自下市迁潭东。

   小路,黄氏 始迁祖黄享寿,江夏三十九世、潭渡十六世黄佛之子,自潭渡迁歙县小路口。

   扬州宿松黄氏 始迁祖黄舟,江夏四十世、潭渡十七世黄永韶之子,自潭渡迁安徽宿松县。

   古关黄氏 始迁祖黄贵一,江夏四十世、黄屯二十世黄X之子,自黄屯迁古关。

   左曰黄氏 始迁祖黄仪,江夏二十六世、新安十七世黄士尧之子,自黄墩迁安徽祁门县左田。

   盱眙黄氏 始迁祖黄思道,江夏二十八世左田二世黄逊之子,自左田迁江苏盱眙县。

   古城黄氏 始迁祖黄修,江夏三十二世、左田六世黄叔宏之子,自左田始迁安徽黟县古城。

   西城黄氏 始迁祖黄继雄,江夏三十三世、古城一世黄修之子,自古城塘迁歙西城。

   石山黄氏 始迁祖黄志芳,江夏四十五世、左田十九世黄胜之子,自西城塘迁石山。

   横冈黄氏 始迁祖黄志宏,同为黄胜之子, 自西城塘迁歙县横冈。

   鲍汀黄氏 始迁祖黄叔仲,江夏三十一世、左田五世黄瑰之子,自左田迁安徽婺源县鲍汀源。

   横槎黄氏 始迁祖黄立初,江夏三十二世、左田六世黄叔仲之子,自鲍汀源迁歙县横槎。

   石门黄氏 始迁祖黄昱初,同为黄叔仲之子, 自鲍汀源迁歙县石门坳。

   茗园黄氏 始迁祖黄希升,江夏三十六世、横搓四世黄明同之子,自横搓迁江西饶州德兴县茗园。

   资兴黄氏 始迁祖玉公,字仙琚,后唐同光3年(925)自桂林官楚郴资兴县令,任满择居城治之西。十一世文嵩公再迁清江,文宪公迁汝城楼江,文权公迁乐昌樟村。至1949年,已传47代,共75200人,仍以资兴居住zui多,其他分布于湖南汝城、宜章、桂阳、酃县及广东仁化、乐昌、曲江,江西遂川、上犹等地。族谱创修于宋嘉泰3年(1203),元至正8年(1348)续修,明嘉靖2年(1523)三修,天启5年(1625)四修,清时又修五次,1947年十修。

   永兴长富坊黄氏 始祖日新公,元进士,湖南潭州路达鲁花赤总管。生子二:华甫、兴甫,兴甫籍湘潭;华甫迁永兴县右厢长富坊。至1906年,已传23代。

   桂阳桥市黄氏 明万历间由耒阳布美村迁此。族人分布于本乡大富口、陈家边、黄家图三村。

   桂阳泗洲黄氏 始迁祖无銮公,清康熙53年(1714)由江西吉安府龙泉县迁泗洲寨欧菜园定居。

   宜章白沙乡浆水黄氏 始祖鼎公,字时举,原居衡山,唐大历3年(768)进士,初任广东南海县县令,旋升连州刺史,任满后择连州松柏山居之。生子二:起顺、起宋,长子起顺,字大化,唐元和3年(808)由松柏山迁居宜章县西南五十里浆水,子孙分布于浆水村附近,少数居湘潭、宁远、蓝山、桂阳等县。至1948年,已传41代,共约2万余人。宗祠、家庙、族立学校俱设浆水村。1941年十五修族谱。

   宜章白沙乡龟爻黄氏 始迁祖星玉公,唐季由广西桂林宦游郴,后卜居宜章招募堡。至二十六世子琛公,元武宗至大3年(1310)以贡士任宜章教谕,任满后卜居于白沙乡龟爻。族人分布白沙数十里之锁石村、泗湾、黄家湾等处,杂居于郴县、临澧、嘉禾各县。至1949年,已传32代,居宜章者约2400人。1935年十修族谱。

   宜章白沙乡梅溪黄氏 始迁祖子琼公,字朝琚,因助文天祥*,勤王兵败,自江西沇江始迁郴州北湖塘,旋迁宜章县白沙乡梅溪。族人分布于梅溪纵横十余里及蓝山、新田、宁远、桂东、衡阳、沅江、湘潭等地。至1949年,已传28代,男女丁口26000余人。宗祠设梅溪。族谱始修于明正统13年(1448),1932年九修。

   宜章中塘黄氏 明成化时自福建莆田县徙宜章中塘。

   宜章五甲黄氏 宋时自江西泰和县徙宜章五甲。

   宜章八甲黄氏 宋时自江西泰和县徙宜章八

   黄姓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主根在古黄国(今河南信阳地区潢川县),黄姓起源有三支。

   1、出自嬴姓。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新唐书》中有“邕管(在广西境内)蛮有黄姓。唐黄少卿、少高、少温是也。”其实,此支黄氏乃是黄国遗民的后裔。

   郡望:

   1、零陵郡:西汉时置郡。此支黄氏为三国黄盖之族所在。

   2、巴东郡:东汉时置郡。此支黄氏,出自东汉蜀将黄权之后。

   3、西 郡:在今甘肃永昌一带,为酒泉黄衍之后。

   4、会稽郡:秦时置郡。此支黄氏,出自东汉黄昌之后。

   堂号:

   宽和堂:汉代黄霸为河南太守。当时的官吏都很严肃,黄霸为政独尚宽和。宣帝时,他任廷正(司法官),因事被关在监狱。从官到民一齐为他呼冤,终于*昭雪。

   江夏堂:后汉黄香,小时死了母亲,他对父亲zui孝,夏天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扇凉,冬天把父亲的被褥暖热。人夸他的孝:“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迁徙分布

   黄姓zui早的发源地应在金河南省潢川县西部一带。黄国灭于楚之后,黄姓族人散居四方。有地北逃至河南中部,大批则*内迁到楚国腹地(今河北境),今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据说均因黄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又有一支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秦汉之时,黄姓已称盛于长江中游及以北河南、安徽等地。黄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末年,因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使黄姓在南方的分布更广泛。

在壮族中,黄氏是zui大的姓氏之一,不仅人口众多,宗族势力强大,而且人才辈出。壮族黄氏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地主土司、民族将领、著名的文人学者以及近现代大资本等杰出人物,因而也是整个少数民族黄姓中zui优秀的一支。


壮族中的黄氏族姓,主要为隋唐时期的黄洞蛮演变而成,还有一部分则是宋明时期内地汉族黄姓融合、同化于壮族的结果。公元9世纪初期,黄洞蛮*被唐王朝董昌龄、董兰父子*后,黄洞黄氏宗族强大的势力遭此致命的打击,因而一度衰落。不过,黄洞余部的潜在实力仍然存在,并在不断发展。至宋代,当原来的西原蛮(壮族古代称谓)、乌浒僚演变成“僮人”时,唐代黄洞蛮的主体部分便演烃成岭南粤西的壮族土著黄姓各支。与此同时,壮族黄姓的发展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即由于征战和官员调遣等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内地汉族黄姓成员来了广西壮族地氏,加适应症壮族队伍,使壮族黄姓得到发展。至宋元之际,在经过了四五个世纪的生息繁衍之后,壮族黄氏进入了重新复兴时期。各支黄姓家族,其势力和地位都得到了恢复并且有新的发展,还开始重新控制对当地壮族人民的统治。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黄氏土司”已开始形成。因为宋、元王朝实行了“以夷治夷”的政策,在领南地区建立起了土司制工,行多有势力的土著壮族黄氏家族和因功受封于此的内地汉笔黄氏家族被封建王朝授以土官、土职、成为了广西地区的早期黄氏土司。更多关于黄氏资料请搜索黄氏大家族关注,到了时代,壮族黄氏又有了更大的发展。本地的蛮洞土著黄氏进一步繁衍昌盛,早年从内地迁入的汉族黄氏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至明代的中晚期已完全同化为地道的壮族土著了。从上述可以看出,壮族黄氏自隋唐黄洞蛮之后,中经宋代的滞缓阶段,继经元代的初步发展,至明清之世,就迎来了它的蓬勃发展的盛世。

下面介绍壮族黄氏中zui著名的一些土司黄氏宗族。

思明府土司黄氏宵族

思明府土知府黄氏家族,是历史上壮族黄姓土司中zui著名也zui为强大的家族。明清时的思明士府,在宋代是羁縻思明州,在元代是思明路和上石西州,即今天广西宁明、明江两地。思明府土司黄氏是土著黄氏旧族,始祖是黄善璋。宋仁宗时(1023——1063年),大将狄青奏请分置世官镇守边陲,黄善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领兵镇守当地。至元代,黄善璋的一位裔孙黄克顺,官作武毅将军兼同宁路(今广西南宁市)总管,这时,家族开始振兴。黄克顺生黄万山,黄万山的长子黄武胜任思想路总管。黄武胜生数子,长子黄忽都也是历史上zui著名的壮族黄氏上司,故《中国少数名族名人辞典》载有其人其事。黄忽都在元朝晚年即以长子身分世袭任思明路军民总管,加封武略将军。元朝鼎革后,黄忽都立即归顺明朝,他于洪武二年(1369年)遣使向朱元璋明朝廷贡献马匹及方物,朝廷因而设置思明土府,授黄忽都思明府知府,准许世袭。他作职达24年,直至1391年去世。

在长期的一代又一代的世袭过程中,虽有黄 、黄 的谋乱,黄绍、黄文昌父子的起兵叛乱,但都被明朝官兵*,世袭得以延续。满清代南明时,当时的思想土知府黄戴乾即归顺清朝,所以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肖政府依旧任命他为思明土知府,准放世袭。雍位的黄戴乾第五代孙黄观珠因罪被废,思明府被清廷降为思明州,辖地减少将近一半,不久又改名为思州,由黄观珠之弟黄观琏袭职。后来,在清政府改土归流的浪潮中,土思州被废除。至此,壮族黄氏zui大的土司家族对广西南部宁明地区长达近4个世纪的统治才宣告结束。


思明州土知州黄氏宗族

这一支黄氏与思明府土知府黄氏是同族,是思明府土知府黄氏家族的分支。思明州di一位土知州是黄钧寿,他是di一位思明土知府黄忽都的弟弟。明朝初年,黄钧寿归顺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他亲赴京都进贡方物,明王朝因没建思明土州,土州归隶思明上府,授黄钧寿为di一代思明土知州,准世袭

在世袭过程中,思明土知州也同样经历过叛乱与平叛的斗争。清潮建立后,时任知州黄河龙立即归顺。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政府正式承认黄河龙世袭思明土知州。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政府在改土归流运动中,以知州黄芸犯法为借口,革除了他的职务,将思明州必为流官司治理,黄氏土司在思明州的统治也就至此结束。


江州土司黄氏宗族

江州土司黄氏宗族,兴起于北宋,是由内地汉族黄氏被化后演变成壮族黄氏的。在历史上的壮族黄氏土司中,江州土知州及其分支土司黄氏宗族,是仅次于思明府、州黄氏土司宗族的第二个著名的豪强大族。江州土州为今广西崇左县江州一带地区。江州土司黄氏宗族的开山始祖是山东青州府益都(今山东省益都县)人黄胜奇。北宋皇 年间(1049——1053年),宋朝大将狄青同下征讨*侬智高领导的广西壮族人民宋大*时,黄胜奇作为属交随征。因在战斗中立下大功,故被宋朝廷分土授职,官任江州土知州,准许世袭,从此,黄胜奇家族便世代落籍定居于江州地区,成为当地的世袭土官。久之,便完人被同化为壮族,成了著名的壮族黄氏上司。

在历次的改朝换代中,该家族也都能因时顺势,传承世袭。元明换代后,当时的知州黄威在即率领部族归顺朱元璋,所以,洪武二年(1369年),明王朝仍授予黄威庆江州土知州旧职,仍允许世袭。明清易代后,黄廷杰立即归附清朝,清朝即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承人黄廷杰袭任江州土知州之职,准世袭,直到黄寿松袭职,他成为zui后一任江州土知州,因为,在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江州土知州被废除,而改为流官治理。直到这时,才结束黄氏土司在此长达近10个世纪的家族统治。


忠州土司黄氏宗族

忠州土司黄氏宗族忠州土司黄氏兴起于宋代,是江州土司黄氏的分支家族。宋至清时的忠州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地。宋元两代,忠州土知州都一直由始祖黄胜奇的一支后裔世袭。明洪武初,原忠州土官黄威升表示归顺,因此,明王朝仍授他忠州土知州之职。但任职后不久,黄威升阴档诏书,拒不服从朝廷,后被明朝大军捕杀,宗族官民亦被剿灭殆尽。存命下来的土民郭保等人,于是请救派江州知州黄威庆第三子黄中谨袭任忠州知州一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黄中谨还赴京晋朝,因此,明王朝准其继任忠州知州,准许世袭。以后一直世袭到清代。但不知何时改土归流。

上思州土司黄氏宗族

上思州土知州黄氏家族与江州土司黄氏同族,同为黄胜奇的扣裔。自宋以来,上思州土知州之职,一直由黄氏土司世袭。上思州自宋至明清明均隶属于思明上府,地在今广西上思县。明洪武初,上思州土官黄宗黄归附明王朝,故明王朝依旧委任他为上思州土知州。不久,该地爆发了由上思州黄氏家族成员黄英杰、黄权等领导的壮、瑶民族反明大*。元明换代时,黄英杰竖旗*,拥众万余人,攻打官府。更多关于黄氏资料请搜索黄氏大家族关注,*郁林州达半月之久,不克,便撤回上思州,继续坚持与官认斗争。1369年,明王朝调派湖南、广西两省官军合力围剿,*军失败,黄英杰被牺牲。黄英杰*被*后,上思州地区人民几乎被全部残杀,形成了无土民抚恤的局面。因此,土知州黄宗荣便申奉思明府,请求委派江州致仕土知州黄威庆的次子黄中荣护印署理州事。建文二年(1400年),黄中荣升为上思州同知,旋又被土民和思明府保荐正式上升为上思州知州。至黄中荣的孙子黄瑛,他成了zui后一位上思州土司黄氏。因为黄瑛袭任上思州知州后,他暴掠百姓,侵掠邻境,致被官军捕杀。黄瑛死后,家族子孙又争位、叛乱,结果均被官军剿灭。因此,至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王朝将上思州改为流官司治理,隶属南宁府。正德六年(1511年),原上思州土司黄氏裔头目黄锱聚众*,攻破州城,后被官司军所杀。嘉靖元年(1522年),都御史张 上奏:“思州本土官,后改流,遂致土人称乱,宜仍其旧,择土吏之良者任之。”因此,朝廷又恢复上思州黄氏土司的世袭知州之职。但此后该黄氏土司何时改土归流,不详。


奉议州土司黄氏宗族

奉议州土司黄氏家族,兴起于明初,是明清时期又一著名的壮族黄氏土司宗族。明清时期的奉议州,*时曾改为奉议县,为今天的广西田阳县。

这个家族的祖先,在明以前是当地世袭土官,但明以前的祖先世系无可稽考,他们的可知始祖黄志威,原是元末田州路(今广西田阳县)军民总管。明朝建立后,黄志威即率部归附,并派其次子黄世铁赴京,向朝廷贡献方物。朝廷为奖励其父子归顺之功,便批准他的长子黄世武为都康州(今广西天等县西北都康)知州、次子黄世铁任向武州(今广西天等县)知州、三子黄世或任富芳县各县。洪武在上(1370年),黄志威亲自赴京朝贡。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大军至南宁,黄志威统领士兵接济军饷。次年,他又为明王朝招扶奉议等士州前来款服。因为多方有功,失元璋便于武七年(1374年)任命黄志威为奉议州知州兼守御事,直隶广西行省,又命以安州、侯州、杨县属之。黄志威去世后,由孙黄嗣隆袭职。此后,虽中经变故,但世袭一直传承下支,到景泰四年(1453年),黄文显嗣位。更多关于黄氏资料请搜索黄氏大家族关注,再往后,黄氏土司承袭世系史书不详。但《明史·广西土司列传·奉议州》有如下记载,嘉靖四年(1525年),奉议州土司黄氏参加州田岑氏土司叛乱,被*,但准其改为自新,立功赎罪。不久,土知州死,黄氏绝嗣。此后,朝廷不设知州,改由流官治理。

在壮族黄姓土司中,除以上著名家族外,还有上石西州、向武州、适隆洞等土司黄氏家族也较著名,在壮族黄氏的历史上,都有过较大的影响.文章来源于潢川黄姓研究会!由黄氏大家族整理发布。

从上文可知,广西黄氏的重要“势力范围”如下图(白*域)


   黄大哥,你来福州三坊七巷,有去黄巷参观?唐代大文学家黄璞故居就在黄巷小黄楼中。
然后方便的话,莆田黄巷(在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也值得去参观,我们更早的祖先(唐代进士桂州刺史光禄大夫开国公黄岸)故居就在这儿,至今祠堂和大墓保存完好。
黄巷是晋代入闽始祖之一黄元方创始(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当时任闽晋安郡守,相当于今福州市长),其后裔唐代进士桂州刺史光禄大夫开国公黄岸外迁莆田黄巷(其名来自福州黄巷),把黄姓发扬光大,当时黄族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裔十分显赫,曾出过十状元十宰相,莆阳黄氏后裔广播于闽、台、江、浙、两广、两湖、赣、皖、云、贵、川、陕、齐、鲁、幽、燕之地和国外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世界各地,拥有500多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