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传承与创新给年轻人的启示「沐景是什么意思」
- 作者: 岩喜
- 来源: 投稿
- 2024-03-03
沐景是什么意思?
沐读[mù],五行为水,字型为左右结构。
沐:洗头发;润泽,或受润泽;整治,米汁,休假。用作人名意指爽朗、吉祥如意之义;
景读[jǐng],五行为木,字型为上下结构。
景:环境的风光;情况,状况;佩服,敬慕;祥瑞;高,大。用作人名意指如意吉祥、推崇备至、前程似锦之义;
沐景这两字的含义
沐景这个名字五行含*析
名字「沐景」水木组合,水生木,木旺。这种组合的人心底善良,富有智慧,做事稳健,人缘好。其人意志坚定,为理想能奋斗到底,耐性佳,能忍受艰苦,依靠自身的努力,取得人生和事业上的成功。
厚重的历史感和灵动的创造力共生,江西景德镇——
千年瓷都 青春常驻(*·城市味道)
核心阅读
不同的人,能在景德镇感受不同的城市味道。
作为千年瓷都,这里有老窑址、老街区,也有陶瓷艺术村、文创市集;有坚守工艺的匠人,也有创意迭出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追逐梦想,见证改变,也为这座城市带来发展新活力。
江西景德镇的文化味道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在景德镇的古街、里弄徜徉,青石板、夯土墙,会告诉他延续千年的故事;有的人,在古窑口、博物馆徘徊,随处可见的瓷片、青花、釉里红等文物,讲述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有的人,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到陶瓷学院、四大市集,寻找灵感与青春迸发出的*和创意……
古窑重燃,讲述千年文化底蕴
天微亮,位于曙光路的景德镇古玩城里已经有些热闹。
陶艺家李见深熟练地穿梭在摊位间,不时拿起瓷片、瓷碗抚摸。砍价成功后,他笑着把收获稳稳捧在手里:“你看这瓷器上的鱼,画得多生动。”几十年的浸润,李见深熟悉这里的每条老街里弄,“待在这是我zui幸福的时光”。
而在余喜来心中,见证老窑口的重建与开窑,是zui幸福的时光。
火光映红了砖窑,也映红了余喜来的脸庞,通过观察孔,每一处的温度、每一件器皿的成型,老余都胸有成竹。作为一名陶二代,余喜来师从父亲,15岁开始做窑工,后来又做过两个国营陶瓷大厂的负责人。2012年,市里决定在景德镇复建一个古窑,zui终选址在御窑后的徐家窑,老余被请来担任复建复烧总指挥。无论摆架、陈设还是用料,完全按照千年窑口来还原,“恢复老窑口,就是要一个古字。”余喜来说。
出窑的瓷器摆上桌,大家纷纷围上前去,产品被抢购一空。徐家窑2015年建成复烧后,考虑到环保等因素,一共烧了5窑,没料到一窑比一窑卖得火。2020年10月的开窑节,徐家窑卖出200多万元的货品,余喜来很自豪。
如今,喜爱瓷器的人,正从工业制品的千篇一律中转身,转向欣赏古老窑口烧制出的温润、个性和变化。“历史底蕴是景德镇重要的财富。”老余说。
走进景德镇陶瓷馆,500多件珍贵文物讲述着景德镇的故事:从汉朝肇始,到宋元明清,辉煌灿烂,新中国成立后十大国营瓷器厂,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从2009年开始,景德镇相继复烧了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宋代龙窑等历代典型瓷窑。2015年,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切入点,景德镇*《景德镇市御窑厂遗址保护管理条例》,推进御窑遗址博物馆等重大文化保护项目建设,并对遍布全城的150多处老窑址、108条老街区、“十大瓷厂”老厂房等文化遗存实施*性保护修缮。
青春力量,释放创新设计活力
从景德镇市区驱车,20分钟后就到了三宝瓷谷。
乍一看,这似乎只是平凡的山间小村,农人荷锄归来,黄狗相随。再细看,很多房屋又有着完全不同的味道,精心设计的院落、墙上的装饰、门头的牌匾……体现出主人对于美的个*受。
三宝村与艺术结缘,源于当年紧挨着陶瓷学院老校区,很多老师在这里置业创作。瓷谷的尽头,则是三宝国际陶艺村。
1978年,九江人李见深di一次来到景德镇。1998年,他在景德镇城东南郊外买下几幢老房子,取名三宝国际陶艺村。
一面是*。李见深提出“驻场”的概念,希望来此交流的从业者能住上两三个月,可以接触到制作陶瓷的配泥、拉坯、施釉等各道传统工序。
从2000年正式对外*以来,近千名外国陶艺从业者来这里创作、交流、访问,长住的有500余人,各种肤色和语言的人在这里感受中国文化。
一面是传统。土路、土墙、木门,农家小院坐落在青山绿水间,野趣天成,一直到今天,李见深还坚持带人用zui原始的方法制陶,“三宝国际陶艺村是一件作品,是对传统手工艺的致敬。”李见深说。
离三宝村不到5公里,便是陶溪川。华灯初上,各种小摊支上,沿路摆开的各类文创产品,吸引着众多游客。每周末的陶溪川市集,准时开始了。
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景德镇市陶文旅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子力很欣慰。曾经,这里是宇宙瓷厂——过去的大型陶瓷企业遗址,断壁残垣,如今,它是刘子力和很多人的一件作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多次调研景德镇,他和刘子力一拍即合,参与设计改造宇宙瓷厂。1.6万名青年创客在此集聚,免费的街区市集、免费的国际工作室,凸显了陶溪川的*。走进陶溪川,红砖房上长满爬山虎,老厂房焕发了新活力。原来的烧炼车间变身美术馆、博物馆,老窑炉、烟囱、水塔依然耸立,几十年的制陶史,通过一张张照片讲述。
连续5年举办全国陶瓷行业技能竞赛;连续举办17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打造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试验区……平台越来越*与多元。
八方匠人,延续城市发展魅力
2016年,俄罗斯姑娘塔西雅在导师的建议下来到景德镇进行学习交流。在这里,她深刻体会到了匠人精神。72道工序,每道都有专人负责,细致打磨,不能一蹴而就,不可半途而废。
“景德镇是个神奇的地方,因为大家对于艺术的执着。”塔西雅笑道。如今,塔西雅正在专注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是献给自己和景德镇的礼物。”
翡翠的耳坠、南红的花扣、羊脂玉的领夹……每一样精巧设计的小物件都让人爱不释手,年轻手艺人田田说:“我们在老物件的基础上设计,变成现代的风格。”
很难想象,亲手打造这些物件的田田,大学学的是外语专业。2015年途经景德镇时,一次偶然的市集淘宝经历,让她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钻研手工。
2017年,田田和姐姐搬到三宝村,在这里开了工作室,专心老物件手工饰品的制作。如今,三宝村也迎来了很多和她一样的手工艺人。“我很享受将作品和想法呈现出来的状态。”创作之余,田田会学习更多的技能,书法、插花、古琴……在碰撞和交流中,每个人都在感受文化、诠释艺术。
刮刀在手,中国工艺美术*刘远长呼吸平静;刮刀下,粉尘纷纷,一个特异造型的瓷瓶坯纹路毕现,饶有细节。虽是耄耋之年,刘远长每周必须要亲自上手做工:“吃饭的家伙,不干,脑子会退化。”
2019年,《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批复,刘远长非常兴奋。19岁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做设计、干厂长,见证了景德镇的变化。如今,在刘远长眼中,瓷都景德镇迎来了zui好的机会,“那个‘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景德镇仍然在。”
上世纪70年代,一位老太太拿着一只蓝色大碗来到北京市文物商店,想要卖掉它换些钱。收购部的工作人员曹书田将碗拿来仔细观看,只觉此碗比较奇特,于是便花了80元收了,做梦也没想到这只蓝色大碗竟是国宝级文物。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曹书田看着这个蓝色大碗釉色浓淡均匀,胎体厚重,应该就是乾隆年间的瓷器了。
老太太见曹书田有心收,赶紧说得:“这肯定是真的,这个大碗在我们家放了很多年了。刚开始用它装盐,后来还用它喂鸡。这上面的痕迹可以证明。”
确实,碗里面的磨痕和污垢不像作假的。
就这样,曹书田便用80块钱的*将这个蓝色大碗给收了。
之后,对碗底的污垢进行清洗时,曹书天发现这上面竟然写着:大明宣德年制。看着这几个大字,曹书田的脑子都是嗡嗡的。
意识到不对劲的曹书田马上追出去,可门外哪还有老太太的踪迹。回去之后曹书田便上报文物部门,特别注明,这是宣德年纪的瓷器。
很快,这个消息便被各个知名专家知道,经过北京市*和国家*多方鉴定,zui终确定这件烧制于明朝宣德年间的瓷器为国家一级文物,并取名为:景德镇窑洒蓝釉钵。
虽然洒蓝釉在宣德年间已经出现,但它流传下来非常少,全世界一共有三件,除去这件景德镇窑洒蓝釉钵外,剩下两件,一件在首都博物馆中,一件原收藏于侨居瑞士的仇焱之老先生手中,之后被拍卖,换得370万港元。
为何宣德年间蓝釉瓷器这么少见,其实还是因为这种瓷器的作用。
那时候,宣德皇帝朱瞻基迷上了掷*的游戏,于是便让景德镇做一款花色特别,专门用来玩*的瓷器。
这种想法可谓是从来没有人想过,然而等选的皇帝驾崩之后,下任皇帝不喜欢这个游戏,于是便不在生产。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生产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洒蓝釉烧制工艺比较特殊,在《陶冶图说》中曾这样记载: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吹。吹之数遍,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则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
不仅耗时耗力,zui重要的一点还是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所以选的皇帝之后,洒蓝釉便停止烧制了。
这一停就到了清朝,直到康熙时期,康熙觉得洒蓝釉大气,于是便下令让景德镇研制洒蓝釉瓷器。
从元朝开始,特别是明清时期,景德镇便成为我国著名的瓷都,在这里生产出让人震惊的佳品。
其实在明朝时期,景德镇的瓷器业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制作工艺,比如永乐时期的甜白釉、成化时期的斗彩,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宝物。
如今这个景德镇窑洒蓝釉钵被收藏在首都博物馆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欣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