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体检攻略来了家长们必看「新生入学体检必须做吗」
- 作者: 禹钢
- 来源: 投稿
- 2023-01-21
三湘都市报7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孙昕 杨祎莎 通讯员 杨正强 陈思雨)随着中*成绩的全面放榜,一张张通知书正陆续飞入千万新生手中。“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成为了近期新生家长们关心的话题。
为什么要做结核病筛查?新生入学体检时需要注意什么?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怎么办?记者今天采访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湖南省胸科医院)防治部主任、副主任医师唐益和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谭振,进行了解。
易造成传播和流行,结核病新生入学必查
唐益表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中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在人员密集的学校,一旦存在传染源,处理不及时,极易造成校内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
近年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的要求, 结核病检查项目成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
“在新生入学体检中,因为部分肺结核患者的肺部会有一些特异性的病灶,很容易就被筛查出来。”唐益强调,如果有活动性结核病,需要休学积极进行治疗,符合复学标准后才可以恢复上学。
谭振介绍,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新生入学体检,使用不同的方法,主要的内容包括对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的问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X光片检查等。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 不一定是患结核病
“在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中,检查出学生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果显示强阳性,这并不一定是患结核病。”唐益解释道,所有检查中,单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提示有结核菌感染,但不一定是患结核病。
统计学数据显示,大约90%感染了结核菌的人终生不发病,10%人群多是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对于单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的孩子,要进行*X光片检查,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行其他结核相关检查,医务人员会加强健康教育,鼓励他们进行评估之后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预防性治疗。
未接受预防性治疗者,应在首次筛查后3月末、6月末、12月末分别到定点医院进行一次*X光片检查。
服务
新生入学体检时需要注意什么
谭振介绍,新生进行入学体检时应携带*原件(或户口本原件),并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检当日早晨需要空腹,空腹项目完毕后可以适当补充些温水和食物,再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二、在进行问诊时,切不可隐瞒肺结核病史、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现有症状和持续时间。如实陈述现病史、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用药史、预防接种史等。
三、不能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情况,包括患急性传染病、患全身性皮肤病者、有多种药物过敏反应者、患有血液病、免疫*疾病者、临床医生判定暂不适合进行皮肤试验者等情况。
四、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后请留观30分钟,无异常后再离开现场。皮试后如针眼出血,不可用力*,以防药液溢出;局部不可搔抓、摩擦、热敷,以免感染发炎;不可用肥皂或沐浴露等*、创可贴覆盖及涂抹任何药物、花露水、风油精等, 以免影响结果判断的准确性。
五、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后48至96小时(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皮试为48至72小时),受试者本人必须到指定地点查看皮试结果,未在规定时间内查看结果的则视为皮试无效。
延伸
结核病防治知识
误区一:咳嗽咳痰等常见症状被误认为感冒。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去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目前全市各区县都在辖区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误区二:身边没有肺结核患者,就不需要预防。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在校期间,我们需要做到一是养成良好习惯:一是不随地吐痰,不面对他人咳嗽和高声说话,勤洗手,多通风;二是增强身体素质:科*动、合理膳食、规律作息;三是配合健康体检:健康体检是早期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手段。学生及其家长、教职工要积极配合;四是落实健康监测: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踪制度,学生、教职工健康监测制度,及时发现肺结核患者,早发现早报告,防范肺结核在校园内的传播扩散。
误区三:担心被学校同学、老师发现自己患有肺结核,故意向医生隐瞒或谎报学校班级。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病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在医院就诊时,应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实告诉医生。如果隐瞒学生身份,带病上课却会延误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从而造成结核病疫情在校园内的传播蔓延,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肺结核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需依法承担责任。
误区四:从小接种了卡介苗,就可以终身预防患结核病。
卡介苗主要是用来预防儿童期由结核杆菌感染所引起的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结核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卡介苗的保护效益逐步下降,不能达到终身免疫的效果。因此,平时还是应该做好结核病个人防护措施。
误区五:症状好了就可以停药。
结核杆菌不同于普通细菌,服1-2个月的药并不能被完全消灭,必须至少遵医嘱规律服药治疗6个月,再由专科医生根据病情评估停药或延长疗程。
(一审:郭文雯 二审:彭治国 三审:周文博)